前言:

2004年盛暑的炙熱已經隨著中秋節的來臨而逐漸消褪,陣陣西風又再次吹起遠方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但在競爭激烈的筆記型電腦市場上,雖然Centrino推出後已歷經一番洗牌效應,雖然時節正朝嚴冬前進,但各廠商之間的競爭卻日益火熱,待來年櫻花盛開之時,又將是新的變局。近日傳出Intel預計今年第四季推出的Sonoma平台將會延到明年三月之後才推出,日前剛閉幕的Intel Developer Forum 2004 Fall會上也揭露的下一世代筆記型電腦的規劃藍圖。站長將透過手邊所取得的資訊,與網友討論ThinkPad未來新機的可能發展與未來的趨勢,尚請大家不吝賜教。

 

Intel 筆記型電腦平台發展

原本預計在今年第三季推出的Sonoma平台,由於Alviso晶片組設計瑕疵的影響而延到第四季,但目前傳出實際上市的時程可能會延到明年三月以後。Sonoma平台由於是第一個PCI-Express base的晶片組,支援了多項新時代硬體規格而備受矚目。但境遇卻是一波三折。受到Sonoma 延期的影響,連帶也讓相關產業受到波及,例如支援PCI-Express的顯示晶片等。先前傳出ThinkPad T43將會是第一台Sonoma平台的ThinkPad,除了支援PCI Express 16X之外,也將會配備「ExpressCard」(取代PCCard的新擴充槽),不過都隨著Sonoma的延期而跟著往後延。

推出時程 2003 2005 2006(預測) 2007以後(預測)
平台代號 Carmel Sonoma Napa Santa-Rosa
處理器 Banias Dothan Yonah (雙核心,65奈米製程) Merom
晶片組 Odem/MGM+ Alviso Calistoga (ICH7-M) Crestline
無線網路 Calexico 1/2 Calexico 3 Golan Golan2(?)

就目前ThinkPad T-Series所使用的機構設計(Rome-Platform)將會沿用到Sonoma平台,也就是2005年。但是原定2005年下半年要推出的新一代筆記型電腦平台(研發代號:Napa)可能會順延到2006年才推出。Napa平台將會是Intel在Mobile PC產業的新挑戰。從上表中能看到Napa平台就如同Centrino一樣,仍是由三項要件所組成: 處理器、晶片組與無線網路。只是Intel這次的企圖心將更為明顯。

先舉「Yonah」處理器為例,Intel準備透過65奈米製程將兩顆「Dothan」核心置於一顆CPU之內,達到多核心的目的。雖然雙核心設計能夠在不大幅增加運作時脈的前提下增加效能,但是相對的,耗電量仍舊會提高。目前傳聞Yonah處理器的TDP(熱設計消費電力)可能高達45W。這數字雖較Desktop CPU為低,但仍比現有的Pentium-M (Banias、Dothan)高出不少。大家不妨回憶一下,當初ThinkPad T23 (Mobile PentiumIII ) 結束之後繼任的T30採用Mobile Pentium4-M,機身厚度與重量著實增加不少。最主要的原因在於Mobile Pentium4-M的高耗電、高溫度,導致機身厚度與散熱機制無法輕薄化,等到Pentium-M推出後才獲得控制。如果Yonah處理器的TDP最後仍為45W,除非將來散熱機制有奇蹟似的進步,不然站長個人是懷疑未來的T-Series機身厚度是否能夠維持現有T40-Series的高度,甚至將回復T30的機身厚度(寒....|||)。

Napa平台所搭載的Calistoga晶片組包含了ICH7-M,就目前所知Calistoga晶片組會有更佳的3D與多媒體顯示效能,此外SATA-II也會在支援之列。至於代號「Golan」的無線網路模組則是Intel實現「短、中、長距」無線網路整合的明確開端。從短距的UltraWideBand(Bluetooth)、中距離的Wi-Fi(802.11a/b/g/i)到長距離的WiMAX(802.16),Intel之所以投資無數創造「Centrino」品牌,強調不受有線拘束,其實目的在於主導整個市場走向以及使用習慣。過去的筆記型電腦雖然可隨時帶著走,但是離開的公司、家裡的網路線,就有如資訊汪洋中的一個孤島,與外界的訊息隔絕起來。未來的筆記型電腦不論身在何處,都可以立即「On-Line」運作,這對於將來的生活形態、工作方式其實將有深遠的影響。Mobile Office甚至Mobile SOHO將不會是空談,端視整體環境架構成熟與否。Intel從Centrino開始發難,而Napa平台會是更明確的一個解決方案。

在Napa平台之後會有一個全新架構的「Santa-Rosa平台」,目前所知不多,僅理解所使用的處理器(代號:Merom)將會是一個基於Netburst架構重新開發的多核心處理器,同時會特別強調省電機制上的強化,目的是為了讓筆記型電腦CPU與桌上型電腦CPU再次回到一統的局面。Santa-Rosa平台起碼也要到2007年之後才會與我們見面。


Intel Mobile Platform 近程規劃

Intel除了在CPU、晶片組等硬體架構上力求突破外,對於相關硬體的應用發展也是不遺餘力,這些規劃都將影響未來ThinkPad的發展。接下來介紹Intel針對未來2005年的移動式平台規劃做簡單的介紹:

 

 

Intel在IDF2004 FALL會場上公開展示了預定2006年商業化的新世代電池技術。其中最受矚目的是由Intel Capital投資的一間公司,所開發出來的「Advanced Li-Polymer」(先進鋰聚合物電池)。這間公司名稱為PIONICS,設於日本。現行的筆記型電腦主電池多使用的cell為圓筒型,因為直徑為18mm,長度為65mm,故業界通稱為「18650」。以ThinkPad X31為例,主電池是由6個 cell (18650)所組成,電池容量4400mAh (10.8V),相乘之後約為4.8Wh。如參考日本PC Watch 笠原一輝先生所撰寫的專文「長時間驅動シ高性能メ兼ゼ備りペ2006年ソвみЬ」,文中便有秀出PIONICS展示的先進鋰聚合物電池原型。 相當有意思的是,PIONICS公司拿來示範的正是一台ThinkPad T20-Series!過去的T20-Series主電池可容納 6 cell (18650),每個18650電池重量約為47克,因此6 cell總重為282克,電量約為48Wh。但在同樣的主電池體積之下,卻可塞入「九片」薄型先進鋰聚合物電池,每片僅重27克,9 cell總重為243克!而且每 cell為1800mAh (3.7V),採三串聯、三並聯方式,可得電池容量約為60Wh!藉由技術的突破,不但主電池重量得以下降,電池容量更可增加,因此Intel才會喊出「電池使用時間突破八小時」的目標。

按照Intel的規劃,他們希望等產品上市時,內含9 cell的電池容量起碼可達75Whr甚至100Whr!下圖左邊是使用目前18650 6cell的電池體積與電池配置,採三串聯、二並聯方式。如果使用先進鋰聚合物電池,一模一樣的電池殼內可置入 9 cell,採三串聯、三並聯方式。

或許有網友會說現在的T40-Series長效鋰電池(9 cell)不也號稱可撐「8.25小時」?何必多此一舉使用昂貴的先進鋰聚合物電池?我們不妨來計算一下。T40-Series長效鋰電池(9 cell)重量為480克,採三串聯、三並聯方式,所以電容量約為71Wh。嗯...其實這數字已經超越IDF 2004 Fall所展示先進鋰聚合物電池試作品的60Wh了,但是重量呢?區區「243克」而已,約為長效電池的一半,甚至比T40-Series普通電池的325克為輕!而且別忘了,T40-Series普通電池剛好也是6 cell (18650),換句話說,同樣的普通電池外殼,一旦換上先進鋰聚合物電池之後,續電量不但接近長效鋰電池,重量還會更輕!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呢?

我們不妨在這裡「空想」一下未來的T-Series長效電池,由於方形電池面積較大,所以要超越9 cell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加高厚度,如果拿現有的T-Series主電池為例,就不是後面多出一截,而是底部墊高一層。如此就能變成「12 cell」。我們先不拿Intel規劃中的目標容量,僅取試作品的單cell電容量 1800mAh (3.7V)當計算標準。12 cell的先進鋰聚合物電池會是三串聯、四並聯,計算下來的電池容量將高達80Wh (11.1V*7200mAh)!而且重量僅324克(27g*12)!這樣的重量已經接近目前T40-Series主電池重量,但使用時間卻超過長效鋰電池!假設未來的使用者還是能夠接受現行T40-Series長效鋰電池的重量(480克),反推算先進鋰聚合物電池的cell數可達17cell,取15 cell來計算就是三串聯、五並聯,電池容量將可達100Wh (11.1V*9000mAh)!屆時T-Series單機突破10小時或許不會是夢!


ThinkPad新機發展

接下來就來談ThinkPad未來新機的可能發展方向。首先是原訂在今年10月發表的ThinkPad T43由於受到Sonoma延期的影響當然無法如期推出。不過原本要給T43使用的「指紋辨識器」聽說有可能會如期在10月提供給改良版的T42使用。因此最快下個月或許有機會看到內建指紋辨識系統的新款T42問世,不過沒有的話也不用找站長了...(逃)

至於T42有沒有可能再換裝ATI Mobility Radeon 9700(M11)呢?站長個人認為機會不大,目前ATI Mobile 工程用繪圖晶片只出到MOBILITY FIRE GL T2(MR9600核心),因此其餘的T42改配更高階的Mobility Radeon 9700會造成產品區隔上的衝突。倒是有件事站長更為關切,便是台灣所銷售的ThinkPad T42何時能夠將顯示晶片的水準提升。既然IBM要靠R-Series作為入門、平價機種,或許顯示晶片效能「被迫」要比T-Series為弱,但是台灣地區銷售的T40-Series長久以來卻存在一個畸形的情況,明明顯示晶片能夠搭配高階版本,偏偏就是要選擇Mobility Radeon 7500!以T42動輒新台幣六萬元以上的高價位,甚至8萬元以上常有的,但是在顯示晶片效能上卻是非常的不均衡。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Mobility Radeon 9600(M10),但是既然是中階以上的T42,就該有他應有的規格!其實熟知顯示晶片行情的網友都曉得ATI M10、M9、M7之間的價差根本就沒有高達萬元新台幣之譜,但是IBM卻刻意用顯示晶片等級來區分機種價位,更何況是先前要找一台搭配ATI Mobility Radeon 9000(M9)的T41竟然苦尋無法購得,不論售價是九萬還是六萬!這實在是讓ThinkPad愛好者無言以對。在此希望IBM-TW能夠在畸形規格的選擇上多費點心思,以吸引ThinkPad用戶願意持續購買「物有所值」的T-Series呀。

等到明年上半年Sonoma推出後,ThinkPad T43將會跟著推出。T43之於前代T-Series的變化,有如當年T23之於前代T20-Series一般,站長僅就目前相關硬體發展而推測如下:

從以上的硬體規格不難看出T43的整體性能將會有一番新躍進!那....本文前面談了一堆Intel在Mobile PC上的研發成果呢?或許藍芽無線技術與陣列麥克風等其他技術,其他友商會等到Sonoma推出後陸續加進去,但T43的機體架構其實都已經底定,所以暫時不會有過大的修改。此外Alviso晶片組雖然支援SATA硬碟,但是即使到明年第一季,全球各大硬碟廠的SATA硬碟產能並無法取代現有的P-ATA,IBM向來要求供貨的穩定性,據信仍會使用傳統P-ATA硬碟,或是使用SATA硬碟,但是加上「轉接版」的方式來使用,算是過渡到全SATA時代前的替代方案。

原本按照Intel的Roadmap所示,今年10月推出Sonoma平台,明年第三季推出Napa平台。但如今Sonoma平台延到明年第一季之後,Napa平台推出時程勢必將延到2006年。此舉也影響到傳說中的次世代T-Series開發計畫時程。其實推論T-Series會有新機構設計是很合理的,現有的ROME平台屆時將歷三年,面對新一代的Napa平台以及時代的變革,ROME機構孔恐不敷使用,特別是「寬螢幕」LCD的應用。

現在的面板廠已經逐漸朝寬螢幕面板供貨,因此寬螢幕在價格上將會更有競爭力,遲早會成為主流規格。或許使用者不見得習慣寬螢幕,但在經濟切割的前提之下,即使是堅持方正造型的ThinkPad仍舊會投入寬螢幕的戰局。我們不妨假設2006年推出的次世代T-Series就是「T50」,搭配上面所寫的Intel技術願景,我們可以歸納出可能的規格如下:

雖然說硬體的發展是無止境,但站長仍舊相當好奇未來的ThinkPad T-Series將會如何的進化!

最後提供一個截稿消息,ThinkPad X-Series將可能有新機種!目前據馬路消息指出,一款代號為「Phoenix」(鳳凰城,ThinkPad研發代號多為各地城市名)的新X-Series正在進行開發,目前推估仍為12.1吋而且還是「1-Spindle」。這款新X-Series正由國內某W廠ODM,預計明年中上市,如果參照Intel Roadmap,屆時使用的處理器可能為 Dothan LV 1.5GHz或是 Dothan ULV 1.2GHz。或許各位跟站長一樣還期待這台是使用2.5吋硬碟吧(笑)。此外,原本今年底之前要停產的ThinkPad X31,可能是為了接續「ThinkPad-Phoenix」,聽說將繼續服役到明年上半年。這也可見ThinkPad X40並無法順利取代X31的產品地位。ThinkPad X40的次世代機也會在Napa平台問世後推出,相信2006年會是相當熱鬧的一年!

 

galaxy lee寫於2004.9.27 AM:00:15

 

註:本文中新聞消息來源,取自各廠商正式發表(或未揭露)的產品/技術資訊,部份由不具名網友提供,本文所討論的產品訊息或言論,無法確保該產品日後正式推出時,規格細節與相關訊息能完全相符,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