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過五個多月的連載,年度測試「ThinkPad X300介紹特集」終於到最終章了。這段期間拖搞的時間滿長的,非常感謝網友的支持與包涵。站長最近一直忙於公務,為來會儘量在主站(Blog形式)發表新機測試文章,以免延誤到消息發布速度。 從今年二月底X300發表迄今,一轉眼又進入盛夏七月,notebook業界最大盛事當屬預計七月中旬發表的Intel「Montevina」平台,正式產品名稱可能會被稱為「Centrino 2」,顯見Intel對於新平台的重視。「Montevina平台」對於Lenovo而言也是一個全新階段的開始,不但ThinkPad產品線將進行調整,連ideaPad產品線也會推出一系列新機,今年夏天將會非常熱鬧!關於ideaPad的新機資訊,站長會在主站Blog陸續提供,本篇將聚焦在新世代ThinkPad的可能發展。 首先解說一下ThinkPad從「Montevina」開始,全線產品將採用全新的命名原則,以往是英文字母一碼加上數字兩碼,例如「X60」,後繼機種仍舊以英文字母開頭,但數字增為三碼,例如「X200」。特別是第一碼數字所代表的意義是LCD尺寸大小,例如「2」對應12.1吋,「3」對應13.3吋,「4」就對應14.1吋,依此類推。後兩碼數字則供各代改款識別用。 |
![]() |
採用全新命名規則的ThinkPad也將全面使用寬螢幕面板,由此觀之,今年暑假推出的一系列新世代ThinkPad將會是ThinkPad自從「60世代」之後最重要的一次變革。就連大家熟悉的T/R/X-Series也額外新增了兩項新產品線:SL-Series與W-Series。SL-Series將取代原先的「Lenovo 3000」系列的平價商用notebook,主要供中小企業或SOHO等預算有限的商業客戶使用。W-Series則是取代原本的T61p繪圖工作站,提供15.4吋甚至17吋巨無霸機型。故ThinkPad產品線可說由原本的T/R/X-Series同時向上、向下延伸,滿足不同預算需求的企業客群。 從「Montevina平台」開始的ThinkPad不妨想成可區分為剛彈級(GUNDAM)與吉姆級(GM),剛彈級包含W/T/R/X-Series四款,吉姆級則是SL-Series一款。雖然同為「Montevina」平台,剛彈級ThinkPad將全線改用「DDR3」記憶體,此舉將是繼兩年前「60世代」ThinkPad全面改用SATA硬碟以及新的變壓器接頭之後的最大變革!目前DDR3記憶體模組價格仍不便宜,如果將未來升級需求考量進去,新世代ThinkPad改用DDR3記憶體是能夠理解的。 「Montevina平台」所使用的ICH-9M南橋晶片不再支援PATA界面,所以新世代ThinkPad所使用的Ultrabay擴充槽也將改成SATA界面,所以「DDR3記憶體」、「寬螢幕面版」以及「SATA界面Ultrabay擴充槽」將是新世代ThinkPad的最主要變革。 至於SL-Series因為定位在平價的商用入門機種,即使同樣是「Montevina」平台,仍舊使用DDR2記憶體,以免增加成本。
|
![]() |
「Montevina」平台的ThinkPad X-Series將會由「X200」打先鋒,未來也會推出「X200s」與「X200 Tablet」,許多網友都在詢問「X300何時會有下一代」,其實新款的X300與X200s等機種都必須等到低電壓版Penryn處理器問世之後才有辦法推出,大概是今年第四季Intel才會推出LV-Penryn。 X200-Series便是X60-Series的後繼機種,仍舊為1-Spindle設計(未內建光碟機),全面改用12.1吋寬螢幕面板。目前得知X200與X200s的研發代號為:
|
![]() |
關於X300新機的資訊,除了推測會採用「Montevina」平台並搭配LV-Penryn處理器之外,「聽說」主機會內建Display Port影像輸出端子,相信這點是許多網友所樂見的(包含站長自己)。由於DVI端子的接頭體積不小,而HDMI端子又比較偏娛樂用途,X300都沒有採用這兩種數位輸出端子。隨著Intel的晶片組也開始支援Display Port,接頭又比DVI小許多,「剛彈級」ThinkPad都可以透過新款Docking solution或是主機內建等方式來支援Display Port。以X200-Series為例,就可以透過新一代的「Ultrabase X200」使用Display Port。目前有內建Display Port的螢幕並不多,所幸使用者可以透過轉換接頭將Display Port的接頭轉成DVI規格。 X300畢竟是Yamato Lab精心打造的年度代表機種,無論是主機厚度或是重量均優於X200(Mocha),即使是鍵盤敲擊觸感,仍是X300略勝一籌,關鍵在於「鍵深」,也就是主機厚度更薄的X300,其實鍵盤按鍵的深度高於X200,再加上X300按鍵採用耐磨塗料、皮革質感的Palmrest底部完全沒有熱源,造就了X300堪稱繼ThinkPad 600之後最佳的ThinkPad鍵盤,每當站長有機會使用X300時都不禁為之深深吸引。 左圖是X300與某台「試作機M」的CPU排風口比較圖。X300除了使用特殊封裝版的低電壓版Merom處理器,還採用了「通風斷熱」等散熱設計,相形之下,讓採用一般電壓版Penryn的「試作機M」CPU排風口顯得十分巨大。「試作機M」採用2.4GHz的Penryn處理器,時脈是X300的SL7100(1.2GHz)整整一倍,也難怪需要使用較大體積的銅質散熱片來加強散熱。 |
![]() |
在「Montevina」平台上,ThinkPad會有兩款13.3吋寬螢幕機種,一台是X300的後續機種(採用LV-Penryn),另一台則出現在SL-Series,型號為SL300。SL-Series全系列將有13.3"/14.1"/15.4"三種螢幕尺寸。由於定位在入門級(吉姆級...),SL-Series將與W/T/R/X-Series的剛彈級在軟體、硬體上有所區隔,幾項主要的差異點如下: 與原先的「剛彈級」ThinkPad做出有效區隔,取消了幾項功能(不然怎麼稱為「吉姆級」呀…):
其實SL-Series的定位有點類似當年的「Z60-Series」,除了中小企業、SOHO族之外,也希望能夠滿足一些個人娛樂需求。因此在多媒體功能上稍微著墨一下,例如提供HDMI數位輸出端子。SL-Series除了商務人士愛用的抗眩光(霧面)螢幕之外,也提供鏡面螢幕(Vibrant View)給一般客戶。或許對於用慣了「剛彈級」ThinkPad的老客戶而言,SL-Series簡直是離經叛道,但SL-Series的目標市場本來就不是鎖定在原先用慣ThinkPad的客群,而是仍未使用過ThinkPad,且預算有限制的新客群才對。從這角度來看,客戶原本只能買到Lenovo 3000,現在能夠改買ThinkPad SL-Series,其實是非常超值的。至於已經用慣了T/R/X-Series的老朋友,請繼續支持今年暑假新發表的剛彈級ThinkPad。 今年除了是ThinkPad邁入「Montevina」平台大改版的一年,也是「ThinkPad 600」推出的十週年,更是本站成立十週年紀念(YA~!),這十年來notebook產業可說變動劇烈,站長躬逢其盛歷經ThinkPad 600的輝煌時代,也看著Yamato Lab這十年來不斷地在低價化的惡潮中不斷挑戰「600神話」,終於在今年開花結果,Yamato Lab打造出notebook業界的商用機種代表作。緊接著Yamato Lab又要推出全新世代的「剛彈級」ThinkPad,今年真的是非常熱鬧呀(笑)。 如果時機成熟,站長希望今年11月時能夠再組團赴日本Yamato Lab參訪,以紀念「2008」如此變動卻又讓人懷念的一年!
Galaxy Lee寫於台北 2008.07.06 PM:06:03 --->Back:效能實測 --->Back to 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