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經過一年的等待之後,IBM並沒有在2003年發表新款的10.4吋ThinkPad機種。但面對亞洲客戶要求更輕薄機種的聲浪,IBM終於在2003年底於日本發表了ThinkPad X-Series最新一代---X40,台灣也在2004年2月5日正式發表。這款12.1吋 B5 File size的 1-Spindle機種,究竟擁有那些新設計與新特點?在友商諸多機種的競爭之下,ThinkPad X40本身具有哪些優點與可能遇到的威脅,以上都是本次「ThinkPad X40介紹特集」將與網友一同探討的主題。希望網友不吝指教,感謝!

 


galaxy lee寫於台北
2004/1/31 PM 10:00

galaxylee@gcn.net.tw

圖解:上圖為X-Series三代照片,右上方為X31,左上方為X24,下方則是X40。

 

雖然這次主角是ThinkPad X40,站長先帶大家回顧一下X-Series的簡史。ThinkPad X-Series沿革如下所列:

X20-Series (code-name: Sydney):X20/21/22/23/24

X30-Series (code-name: Tokyo):X30/31

X40-Series (code-name: Sapporo):X40

ThinkPad X20是在公元2000年八月時首先在日本發表,當時的產品策略是承接並整合原先的ThinkPad 570系列(13.3" LCD)與ThinkPad 240系列(10.4" LCD)。X20-Series在三年多前問世之後,亞洲市場反應相當不錯,隨著科技的演進,X20-Series後續也開始內建Wireless LAN功能,讓機動性更為提升。到了公元2002年九月,IBM在美國正式發表ThinkPad X30。然而在這兩年中間,日系競爭對手所推出的同LCD尺寸機種早已突破1.2公斤大關,ThinkPad X30仍舊維持1.6kg的重量,在當時讓ThinkPad愛用者感到一些失望。但新推出的ThinkPad X30重新加上Parallel Port(印表機埠),雙電池設計也大幅延長X30-Series的使用時間。之後為了順應Intel Centrino(迅馳)平台的推出,IBM保留了X30的外觀,在內部重新設計並稍微修改機體連接埠位置之後,推出了ThinkPad X31,至此更加奠定X-Series在業界「長青樹」的地位,也讓X31以優勢的性能與優秀的機動性在台灣市場銷路長紅。

圖解:上圖為X-Series三代照片特寫,由上而下分別為X40、X31、X24。由此可見歷代X-Series的面積差異。

雖然日系競爭對手已將12.1吋 1-Spindle機種的重量一舉突破「1公斤」,但從IBM World-wide的角度來看,其威脅性卻不及美系大廠的產品發展,特別是DELL。以往DELL、HP或是更早的COMPAQ在12.1吋 1-Spindle這塊市場上都只有一種機型。但從DELL開始,有了Latitude C400、X200這兩個產品線,後續演進成為D400(一般電壓CPU、1.65kg) 與X300(低電壓版CPU、1.3kg)。同樣是主推商用市場,IBM對於DELL的產品動向相當注意。另外就是IBM自家的ThinkPad T40 (2.2kg) 與X31 (1.6kg) 這兩款雖然尺寸有差別,但在重量上卻讓X31無法突顯其輕薄的優勢。反觀DELL的X300,重量僅1.3kg,並且配備Powered USB接頭,能夠直接供電給外接光碟機,無須加掛變壓器。在不講求效能的1-Spindle機種競賽上,IBM現役的ThinkPad X31已無法滿足客戶對於輕薄機種的需求。

再從台灣市場來看12.1吋 1-Spindle機型這塊市場。由於國內品牌欠缺國際市場的銷量當後盾,或是國外主要銷售地區對於12.1吋輕薄機種需求量不大,即使國內消費者對於此類機種需求不少,也不願意冒險開發。至於日系品牌除了TOSHIBA較早正式銷售之外,其他日系大廠多依賴水貨商販售,在通路與銷量上自然無法與IBM相比。只是國內TOSHIBA公司貨售價不低,也降低消費者的接受度。過去HP從銷售過OmniBook 500-Series,這款是站長認為ThinkPad X-Series在台灣最可敬的競爭對手,卻因為日後合併了COMPAQ而不幸停產。COMPAQ的M300系列與後續機種也因為合併的關係,無法如過去一般發揮影響力,再加上新HP低估了Intel Centrino風行的程度,導致2003年台灣的12.1吋 1-Spindle機種霸主可說是ThinkPad X31。

以往技術門檻較高的12.1吋機型,隨著國內廠商代工經驗的累積,而不再是大廠的專利。再加上台灣市場需求孔急,以及看好大陸市場的蓬勃發展,國內各大廠紛紛從2003下半年起表示要重返12.1吋市場。於是我們看到ASUS的S5N、ACER的TravelMate 370陸續出現在市面上。展望2004年,12吋相關尺寸機型的開發也將成為國內廠商的研發重點之一。因此ThinkPad X40能否與X31繼續維持其市佔率,相信是今年值得觀察的發展。

ThinkPad X30-Series是設計來取代X20-Series,那ThinkPad X40呢?答案可能是Yes也可能是No。DELL對於Latitude D400與X300的態度是「讓市場決定去留」,從最近的報導得知,由於Latitude X300較受消費者歡迎,所以DELL可能會收掉Latitude D400產品線,以後的12.1吋機種將精簡為一款。IBM其實也是一樣的思惟,從日本PC Watch網站的ThinkPad X40開發成員訪談裡,日本IBM也是認為「聽取USER實際心聲後再決定」。因此現階段IBM維持ThinkPad X31與X40兩個產品線。倒是站長預測IBM不會浪費資源在開發兩款12.1吋機型上,遲早會走向整合的道路,因為DELL的決定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接下來我們開始介紹ThinkPad X40各部功能與差異性分析。站長先引用日本IBM網站所作的比較表並加以修改,讓網友清楚ThinkPad X31與X40的不同點。

 
X31
X40
特徵
  • B5 size Power Mobile
  • 注重效能
  • 多樣的機種與價格帶
  • B5 size Compact Mobile
  • 攜帶性最優先,最小、最輕量
  • 精簡的機種樣式
尺寸(長寬高)
273 × 223 × 24.9-30.2 mm
268 × 211 × 20.6-26.9 mm
重量
1.64 - 1.66kg
1.23 - 1.24kg
CPU
Intel Pentium-M 1.3GHz~1.6GHz
Intel 超低電壓版Pentium-M 1.0GHz
記憶體
對應PC2100/2700
(運作時脈266MHz)
對應PC2700
(運作時脈333MHz)
電池
  • 標準:約5-6小時
  • 擴充:最大約10小時
  • 標準:約3.5小時
  • 擴充:最大約10小時
2nd Card Slot
CF Card Slot x 1
SD Card Slot x 1
對應之Ulttrabase
Ultrabase X3
(Ultrabay2000周邊)
Ultrabase X4
(UltrabaySlim周邊)
支援ThinkPad Docking Solution
Yes
No
IEEE 1394
Yes
No
Parallel Port
Yes
No
Bluetooth(特定機種)
Yes
No

如果說ThinkPad X31是以「效能」為主要的訴求,ThinkPad X40就是完全以「輕薄化」作為設計出發點。與DELL放任Latitude D400、X300各自競爭、勝者為王不同之處在於,IBM的ThinkPad產品線向來講求「兄友弟恭」,這從T-Series一定有某些功能、規格是R-Series所沒有便能看出脈絡,到了X40更為明顯。IBM為了區隔兩款X-Series,很明顯地將X31定位在「高效能、多功能」,於是X40便取消掉IEEE 1394、Bluetooth功能、接取ThinkPad Docking Solution能力(ThinkPad Dock II、ThinkPad mini-Dock、ThinkPad PortReplicator II),為求體積減少,取消掉Parallel Port、捨CF Slot改取SD Slot。換句話說IBM成功地弱化了ThinkPad X40在功能上的擴充性與多樣性,以求換取「最輕薄」的稱號。但是這樣做只是讓ThinkPad User感覺到:買到「不完整」的ThinkPad ,特別是當首批規格在日本問世時。容後詳述。

 


感謝版主的大力幫忙,站長這次準備了歷代X-Series以「疊疊樂」的方式來比較並逐一說明。上圖由上而下依序是ThinkPad X40/X31/X24。從圖片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X-Series的機器長度有逐漸縮小。同樣是12.1吋LCD Panel,ThinkPad X40硬是比前兩代產品小一號。從主機前方的厚度來看時,可以看出ThinkPad X40在機體前端厚度比前兩代要薄上不少。回想去年T40與X31同時推出時,T40的前端厚度竟然比X31還薄,當時也是一陣譁然。終於到X40這代有長足的進步。

ThinkPad X40從某種角度來看時,其實有點像是縮小版的T40-Series,例如LCD兩側也是非對稱設計。X40也採用T40開始的「單手開啟LCD開關」,與X31不同的是,使用者先開啟右邊「Latch」之後,還要再開左邊的Latch,X40則簡化成為一個Latch,搬動Latch之後便可直接開啟LCD。ThinkPad T40-Series的內建WLAN天線分別在LCD的上方與右側,X40則是在LCD的上方與左側,這也是另一個與T40相反的有趣巧合。

 

ThinkPad X20-Series與X30-Series都是採「電池前置」的設計,就是電池槽在Palmrest下方。這樣的做法好處是能夠空出後端的空間(有人俗稱海岸線),在傳統連接埠(Legacy Port)仍常使用的年代裡,此類的設計是滿常見的。隨著USB周邊的盛行以及加裝長效電池的需求日增,將電池後置勢必成為日後筆記型電腦設計架構上的主流。ThinkPad是從S30-Series開此風氣,後來的T40/R50-Series也採用電池後置的設計(而且電池還是通用的)。將電池後置有項缺點就是後端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多餘的連接埠,故X40後端完全沒有連接埠,換個角度想一般商用場合Legacy Port用到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因此有的機構設計往往是時代演進而帶動的,並非單純技術主導一切。當時ThinkPad X20推出時採「無Parallel Port設計」,雖然「先進」,但是平心而論在公元2000年時,一般的印表機還是透過Parallel Port為主,有USB接頭的並不多見。所以也造成使用者很大的不便,即使透過轉接器,也無法保證在所有印表機上都適用。因此到ThinkPad X30推出時,終於將「眾望所歸」的Parallel Port加了回去(笑)。時代總是不斷地在進度,漸漸地印表機也開始全面換裝USB接頭,站長買的HP LaserJet 1000便只有USB Port而沒有Parallel Port。到了X40問世,直接拿掉Parallel Port相信大家也就認為是裡所當然的了。至於為何沒有Serial Port?或許從「一般商用」的立場來看,Serial Port過去只用在連接Modem與滑鼠,後來Modem都內建,連接滑鼠功能也被PS/2所取代(PS/2最後又被USB取代),除了需要透過Serial Port連接router等儀器的專業人士之外,Serial Port對於商用機種的使用價值已經不再重要了。

 

 


受到電池後置的影響,主機兩側便必須密集地放入相關的連接埠。 從上圖中看到ThinkPad X30-Series參考X20架構而來,所以機體左側的配置其實大同小異。反觀X40就是全新架構與設計,站長看到照片中的X40 AC電源接頭,回去找ThinkPad S30的照片與規格來比對,很有趣地,ThinkPad S30-Series的AC電源接頭也是位於機身左側後段。再看到S30-Series的尺寸:257×213×22.5-32.3 mm,與X40的268 × 211 × 20.6-26.9 mm相比較,也難怪IBM不打算再推出10.4吋的ThinkPad,因為從體積上來看,S30與X40其實相差無幾,但後者的螢幕卻更大、重量也更輕(1.45kg vs. 1.23kg)。因此站長認為,如果說 X20-Series融合了 570-Series與 240-Series,那X40-Series便是開始朝著融合X30-Series與S30-Series前進,可惜省卻了效能這要素,因此站長相當看好下一代的X-Series。

ThinkPad X40左側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奇怪的USB短接頭,他與上面的USB接頭合稱為:「IBM Powered USB2.0 Port」,簡單講就是上面的USB 2.0接頭負責訊號傳輸,下面的特殊短接頭僅負責供電。目前對應IBM Powered USB2.0 Port的周邊只有IBM原廠的「USB 2.0 Portable Multi-Burner」(外接式DVD燒錄機),有關這台燒錄機的功能後面站長會詳述。因為 Powered USB2.0 Port是ThinkPad的專屬規格,暫時沒有3rd Party周邊有對應。 或許有網友會問,多了一個可供電的USB2.0 Port有何作用?基本上他能夠讓外接式周邊「不必」再外接變壓器,直接使用ThinkPad的主機供電即可。像現在台灣銷售的ThinkPad X31多半會附贈一台外接Combo機,但是使用時還是非得接上變壓器不可,這對於「完全攜帶性」來說是大打折扣的。或許IBM可考慮推出支援 Powered USB2.0 Port的外接式隨身硬碟。

 

上圖是ThinkPad X40機身右側的比較。ThinkPad X20-Series與X30-Series右側相當簡潔,主要是放置硬碟的地方。ThinkPad X40為因應連接埠無法放在機身後面,故將硬碟移到Plamrest左側下方,空出右側容納其他的連接埠。站長已將各部功能標示出,在此就不贅述了。

通常12.1吋的機器除了一個Type II的PC Card插槽之外,還會搭配第二個記憶卡擴充槽。以前ThinkPad X20-Series與X30-Series是搭配CompactFlash,到了X40-Series一方面是空間考量,再來就是SD Card已經慢慢成為主流之一,故IBM決定捨CF而投入SD的懷抱。 ThinkPad X40的SD擴充槽不只是單純支援SD記憶卡而已,還支援SD I/O Card(Ver 1.0)規格。從SD聯盟的網站上能夠看出SD I/O Card的幾個發展方向,站長轉貼網站圖解照片如下:

如果是友商的機器,可能會內建所謂的「三合一讀卡機」(SD Card/ MultiMedia Card/ Memory Stick)。IBM則是選擇單一支援SD I/O Card陣營。如果網友所購買的數位相機並不是使用SD記憶卡,又希望能隨時存入X40,不妨考慮添購一片PC Card界面的多合一讀卡機。

從ThinkPad T40開始,IBM取消了「Line-in」的功能,只剩下耳機與麥克風接頭,ThinkPad X40也延續此政策。此外,X40的網路功能有支援到Gigabit Ethernet,相當難得。整個ThinkPad X40在規格上幾乎就是針對DELL Latitude X300而來,下一篇站長會與大家分析。

 

--->Next:實機介紹(中)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