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R31所使用的Intel 830MG晶片組內建2D/3D顯示功能,許多的網友也對此晶片的3D效能感興趣。一般說來此類整合型晶片最大的優勢在於「降低成本」,因為製造商可以省掉一顆獨立顯示晶片的成本,同時連顯示記憶體的成本都可以省下來了,直接使用主記憶體即可。但是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成本降低帶來的就是效能必須有所妥協,也因此對於整合型晶片的普遍印象都是「3D效能不彰」。ThinkPad R30使用的整合型顯示晶片「Trident CybeBLADE-Ai1」可說是此類的典型悲劇性代表。不過別忘了,今天的主角可是ThinkPad R31,究竟Intel本家的830MG能耐如何呢﹖請看接下來的實測吧:
首先簡介Intel 830M/MG的規格與特色。
Intel 830系列晶片組中,內建顯示功能的有830M與830MG兩種,文後皆稱為830MG。
Graphics Features
Intel 在網站上洋洋灑灑的列出許多功能,和先前ThinkPad R30使用的Trident CybeBLADE-Ai1相比,可以發現雖然同為整合型晶片組,卻仍有所不同。首先是Intel使用到的主記憶體最大可達48MB,同時支援OpenGL。Intel稱呼存取主記憶體的技術為 Dynamic Video Memory Technology (DVMT,動態視訊記憶體技術),藉由此技術830MG可根據軟體執行的需要,「動態」調整視訊記憶體的大小,也就是當程式需要的顯示記憶體容量較大,830MG便從主記憶體挪出更大的記憶體容量。而不是像Trident CybeBLADE-Ai1,從主記憶體固定撥出8MB之後就不再變動了。此外,DVMT還可以根據主記憶體大小,調節顯示記憶體的「最大」使用量。用下表說明:
System Memory
|
Maximum Memory Allocated for Graphics
|
0-63MB
|
Unsupported
|
64 MB
|
8MB
|
65-128MB
|
32 MB
|
129MB+
|
48 MB
|
有上表可知,使用DVMT的筆記型電腦最起碼的主記憶體必須為64MB。如果主記憶體能夠超過128MB,「理論上」最大可從主記憶體分到48MB當作顯示記憶體用。但是參照ThinkPad R31的硬體規格,卻又與Intel公佈的資料有所出入。IBM官方公佈的資料只提到ThinkPad R31最大可動態使用到「32MB」,而非Intel公佈的 48MB。
實際使用ThinkPad R31時便會發覺到,830MG會直接從主記憶體分出8MB當顯示記憶體,因此當ThinkPad R31裝配一條128MB記憶體時,系統會顯示主記憶體才120MB(128-8=120),如果裝配兩條128MB共256MB,系統顯示的主記憶體則為248MB(256-8=248)。所以不管主記憶體有多少,830MG都會直接撥出8MB來用。之前站長以為使用者能夠自行調整顯示記憶體的大小,例如一口氣調成32MB,後來才知道是「無法」自行調整的。
接下來站長將實際測試的結果與網友分享,在此先聲明:「此台ThinkPad R31僅搭配 Intel Mobile Celeron 933MHz(128K L2 cache),因此無法代表市售機的實際性能,所有測試結果僅供參考!」簡單講就是...「市售機不會這麼慢啦!」
![]() |
站長第一次測試ThinkPad R31時的系統設定如下:
|
![]() |
使用3DMark2000 Version1.1測試時的設定為:
成績就如左圖所示,1564分。和先前測試過的數款ThinkPad 的3DMark 2000分數相比較一下:
由此可以看出ThinkPad R31相較於前一代的ThinkPad R30在3D效能上有長足的進步。更何況ThinkPad R31的市售機可裝置PIII-M 1.13GHz,相信會更接近ThinkPad T23 Super Savage的成績。至於X22/23/24的Radeon-Mobility...呃...當作是YAMATO的惡趣味吧! One-Spindle機器也配備Mega粒子砲... |
![]() |
將3DMark2000 Version1.1測試時的設定改為:
成績猛降為878分(但還是比R30在16 bit時的總分高...) |
![]() |
既然Intel號稱DVMT(動態視訊記憶體技術)可以針對主記憶體大小,而調整視訊記憶體的最大使用量,那麼將主記憶體加大對於3D效能是否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呢﹖於是站長加裝第二條的記憶體模組,是創見的PC133 SDRAM 256MB,讓主記憶體共有384MB。不過830MG會固定扣掉8MB,所以系統裡顯示的主記憶體共有376MB。 使用3DMark 2000Version1.1測試時的設定為:
測試結果讓站長有點訝異,測試兩次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1522分就當作是誤差範圍內好了,至少從初步的測試可以看到「加大主記憶體無法大幅提升3D效能」。或許830MG 的3D加速引擎極限就在這裡,將來Intel的Mobile P4-M整合型晶片組,如能持續強化硬體架構,並搭配DDR-SDRAM,相信3D性能會再加強。 |
![]() |
![]() |
站長使用3DMark 2001 Second Edition測試時的設定為:
成績為836分。 |
![]() |
將3DMark 2001 Second Edition測試時的設定改為:
成績為626分。 |
![]() |
之前的ThinkPad R30因為壓根兒不支援OpenGL IDC硬體加速,所以不能玩「重返德軍總部」。那Intel宣稱有支援OpenGL加速的ThinkPad R31呢﹖站長第一次使用6.13.1.3013版的830MG驅動程式,竟然無法執行「重返德軍總部」,當時真的是傻了眼...。後來站長第二次測試ThinkPad R31時,驅動程式已經出到6.13.01.3024版,2002/03/25發布,裝上去後就可以順利執行「重返德軍總部」了! 這不禁讓站長想起在notebook業界服務的朋友提到,為何國內許多NB大廠喜歡用Intel的整合型晶片組,一來成本可以降低,二來Driver的更新與穩定度都有Intel在背書,而且性能方面也能提供不錯的表現。廠商自然樂意用Intel的產品。 雖然ThinkPad R31可以執行「重返德軍總部」,但是將解析度設為1024X768 16bit時,每秒張數約在10張上下,遇到複雜的場景就掉到個位數了。如果將解析度調為640X480 16bit,雖然可以有20張左右的FPS,但是畫面呈現網點狀的漸層卻讓人無法接受。因此在640X480 32bit 設定下FPS可以維持15張上下,讓人勉強接受。 相較之下,ThinkPad T23的SuperSavage在執行QUAKE III Arena (1024X768 16bit)可以保有30張以上的FPS,這真是讓830MG望塵莫及呀!對了,站長無法在ThinkPad R31上執行QUAKE III Arena ,不知道將來的驅動程式會不會修正這部份的問題。 |
![]() |
從以上的測試中,我們對於Intel 830MG的3D效能有了粗淺的認識,當然站長還是要強調市售機的性能將不止於此。以Intel 830MG的產品定位來看,能夠提供如此的表現其實已經難能可貴了。因此當網友在購買ThinkPad R31之前不妨先衡量一下,有沒有玩「重度」3D遊戲的需要,例如「重返德軍總部」或是「末日危城」等遊戲。如果只是玩線上遊戲、及時戰略SLG等較不需要複雜3D運算的遊戲,相信ThinkPad R31都能夠勝任愉快的。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