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篇將為各位介紹ThinkPad T43的鍵盤防水機制。該項機制從T40便有了,只是過去IBM並沒有特別強調原來ThinkPad機器底部有一個導水孔,能將不慎流入的液體排出機體外。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ThinkPad代代自豪的鍵盤吧,左圖是T43英文版鍵盤的全貌特寫。站長曾經在「T40介紹特集中」對於T40 鍵盤設計做過解釋,在此不贅言。雖然最近有廠商意圖搶食ThinkPad的商用市場,鍵盤上也有TrackPoint,但站長實際操作過的感覺是,撇開按鍵的觸感不提,其他廠牌對於按鍵的排列仍未非常講究。這點其實讓站長滿困惑的,既然要「抄」為何不把ThinkPad鍵盤的精髓學得像一點呢?如果連「七列按鍵」、「右上方六顆小按鍵(PgUp等)」都沒有,徒有TrackPoint豈不是低估了ThinkiPad鍵盤的努力,更別提ThinkPad在所有機種上都能保有的鍵打觸感。或許對其他廠商來講「成本」還是一個主要因素吧(苦笑)。 |
![]() |
筆記型電腦的鍵盤設計已經算是一種「傳統工藝技術」,雖然各電子元件日新月異,但對於鍵盤這種非常「低科技」的元件卻鮮少有人在意。相信有很多網友即使是使用桌上型電腦,對於鍵盤的選擇也是非常注重。筆記型電腦本身有厚度的考量,對於「鍵深」先天已經有不利的影響,倒是「鍵距」已經不會是主要問題了,隨著寬螢幕的普及,筆記型電腦鍵盤要做到「全尺寸」或是鍵距跟桌上型鍵盤一樣並非不可能。因此影響鍵打感覺的關鍵還是在按鍵的機構設計與鍵深的拿捏。 如果是一個必須在辦公室長時間工作八小時的上班族,或是常需要繳交報告的學生族,與他們接觸最密切的不會是效能多快的Intel Pentium-M處理器,也不會是速度多驚人的ATI Mobility Radeon顯示晶片,而是「鍵盤」。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意鍵盤好打與否,但是在這個凡是講求Cost Down的年代裡,站長很慶幸起碼還有ThinkPad在默默為了我們這一群在乎鍵打感覺的使用者繼續堅持下去。 |
![]() |
接下來就用圖解方式跟網友介紹ThinkPad的導水孔設計。首先請看左圖綠色方格處。ThinkPad T40-Series的鍵盤在空白鍵旁邊有一個缺口。過去站長對於這個缺口也是感到困惑。因為ThinkPad鍵盤周圍都圍起來一圈,避免液體濺入後直接滲流到下方的主機板,那怎麼會多出一個缺口呢? 答案是:那個缺口是用來引導液體流向「導水孔」用的。通常遇到不慎把液體潑到鍵盤上時,第一個動作是立刻把主機翻過來,讓液體馬上流下來,最好是跟著關機。如果此時鍵盤上仍有殘餘的液體,便有可能流向鍵盤預設的缺口。 左圖中有跟缺口相接的palmrest特寫,該處有一個小小的「蓄水槽」除了與鍵盤缺口緊密接合外,同時承接從鍵盤流過來的液體。 下圖是palmrest導水管的特寫。網友可以清楚地看到原來palmrest也扮演了重要的排水功能,導水管會直接延伸到主機底部將水排出主機外。 |
![]() |
![]() |
下面兩張圖片是說明palmrest的導水管如何跟主機板連接。請先看下方左邊的圖片,原來是接到PC Crad插槽旁邊有一個圓孔。而下方右邊的圖片則是把ThinkPad主機整個透光來檢視,果然那個圓孔是直通底部的。
|
|
![]() |
![]() |
![]() |
那導水孔究竟在主機底部哪個位置呢?如果是14吋的ThinkPad T40-Series,就位於產品序號標籤下方!相當有意思吧(笑) 。 |
![]() |
為了讓網友能體會palmrest的導水管運作方式,站長就將一個palmrest放在水龍頭下,站長故意把水流向前面提過的小小蓄水槽,正如左圖所示,水會從導水管徐徐向下流出。當然ThinkPad的導水機制只能針對少量的液體進行緊急排除,當鍵盤大量進水時,還是要馬上將主機翻過來強迫排水才對。 |
![]() |
左圖是IBM-TW所提供的照片,以實機演練T43的導水孔設計。照片中當水大量灌入鍵盤時,導水管會迅速把水從主機下方排出。這張照片拍得挺逼真的。當然左圖是「危險動作」請網友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愛機「操演」一番。畢竟這機制僅是針對突發情況所設計的。 站長看過很多人不慎將咖啡、牛奶、可樂等飲料倒在鍵盤上,雖然主機無恙,但鍵盤會因為那些含糖飲料而變得黏黏的,影響濺打舒適度。像此類狀況都是屬人為損害,使用者必須自費更換鍵盤(約台幣三千元左右),所以還是請大家在飲用香濃的咖啡時,記得遠離鍵盤。 |
--->Next:電池效能介紹 --->Back to 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