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從2004年底IBM宣佈將個人電腦事業部賣給大陸聯想集團(以下簡稱Lenovo)之後,ThinkPad的未來發展一直是愛用者所關心的議題。經過一年的磨合期,Lenovo明確地將原IBM 「Think」家族產品定位在「商用路線」,同時也會推出「Lenovo」品牌的產品,目標在小型企業、SOHO及個人市場。雖然ThinkPad歷經經營層轉移等諸多紛擾,但研發的腳步並未因此而停止下來。回顧2005年,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ThinkPad研發中心:大和實驗室(以下簡稱Yamato Lab)陸續推出X41 Tablet及Z60-Series。其中Z60-Series所採用的許多技術(Roll-cage、新式鍵盤等)都成為次世代ThinkPad的設計基石。隨著ThinkPad推出寬螢幕的Z60t、Z60m,使用者也開始期待X-Series與T-Series何時會推出新機。 英特爾公司(以下簡稱Intel)在2006年1月發表了全新一代「雙核心」筆記型電腦平台(Code-name: Napa),同時ThinkPad T60與X60也在第一時間發表。如同先前網路消息所預測的,新一代的T60-Series與X60-Series在外觀設計上雖然承襲了先前的「40系列」,但在內部設計與功能面上卻有顯著的進步!如依Yamato Lab所言,歷年來的ThinkPad演進史可分為三個世代, 從首創的1992年到1999年被稱為第一世代,當時的ThinkPad是以「數字」作為主要的機種辨識,例如570、600、770等。第一世代算是ThinkPad輝煌時期,當時的notebook還侷限在商務人士使用,價位相較於現在也昂貴許多。ThinkPad在第一世代推出了許多款膾炙人口的經典代表作,同時也奠定了「商務專用機」的業界定位。2000年到2005年則進入了第二世代,2000年也開始了「T/A/X/i-Series」四系列的命名原則,一直沿用到現在成為「T/X/R//Z-Series」。 |
圖解:上圖為X60左側特寫。 |
第二世代ThinkPad最主要的改變是強調 「一致性」與「共通性」。所謂的「一致性」包括「 ThinkPad的LCD開關統一在前端、電源開關開鍵盤上方、每款都配置「ThinkPad按鈕」與獨立的音量調整按鈕以及配備ThinkVantage軟體」等,確保使用者在接觸不同款ThinkPad時都能立即上手,因為操作環境都是非常類似的。至於「共通性」則展現在Ultrabay-Series多功能擴充槽、Dock/PortReplicator的相容性上面,甚至變壓器的接頭也是統一規格。讓企業用戶在部署各式ThinkPad時,能夠獲得最大的周邊設備相容性。
![]() |
從Z60-Series開始,ThinkPad開始進入「第三世代」,目前已經推出的產品有Z60-Series、T60-Series、X60-Series,未來還會有R60問世。第三世代的ThinkPad有何特點呢?根據Lenono-JP在T60/X60新機發表會的簡報資料,第三代ThinkPad的特徵是「速度」!相關特點如下:
因此第三世代的ThinkPad除了強化原本自豪的堅固性外,也全面針對高速化時代進行設計。或許網友會問所有的notebook廠商不也使用相同的Intel系統?但如何在同時搭載了雙核心CPU、DDR2-667高速記憶體,以及獨立顯示晶片時,機體還能夠穩定、安靜地運作,而不會為了散熱一味地加高風扇轉速,帶來惱人的高頻噪音,或是由於機體溫度過高隨之而來熱當機、電池使用時間縮短等後遺症,這些都考驗著notebook廠商的設計功力。 |
圖解:上圖為X60右側特寫。 |
![]() |
接下來就向大家介紹本次特集的主角:ThinkPad X60-Series!ThinkPad X60-Series分為兩款:ThinkPad X60與ThinkPad X60s。各代X-Series研發代碼如下所示: X20-Series (code-name: Sydney):X20/21/22/23/24 X30-Series (code-name: Tokyo):X30/31/32 X40-Series (code-name: Sapporo):X40/41 X60-Series:X60 (code-name: Sumo,日文「相撲」之意) X60-Series:X60s (code-name: Kabuki,日文「歌舞伎」之意) 原本IBM希望讓ThinkPad X40-Series取代ThinkPad X31,著眼點是「輕薄化」已經成為時代的趨勢,但是一味地追求減重的代價是效能的犧牲,由於X40使用1.8吋的4200rpm硬碟,不論在容量、效能、成本上都無法勝過 2.5吋硬碟。特別是硬碟效能不彰成為X40-Series的一大罩門。雖然X40-Series在美國、日本頗受好評,但原先使用X20、X30-Series的使用者對於是否改用X40-Series仍有份疑慮。後來IBM乾脆推出ThinkPad X32便是回應使用者對於「效能」 的重視。 反諷的是,為了彰顯X40-Series才是「新架構」,IBM決定讓ThinkPad X41採用Intel 「Sonoma」平台,而ThinkPad X32僅使用Intel Dothan處理器,但晶片組仍舊使用Intel 855PM,同時將記憶體運作時脈限制在266MHz。但是Sonoma所採用的 Intel 915晶片組遠比855晶片組耗電許多。因此原本電池容量較小的X40-Series,到了X41時,如果僅搭配4-Cell方形電池,續航力僅剩下2.5小時,反觀X32配備6-cell圓形電池,續航力可達5.7小時。後來X41為了彌補續航力的弱點,多半內建8-cell電池,雖然電池使用時間同樣可達5.7小時,但是全機重量也增為1.49公斤,與X32的1.65公斤相差僅160克,效能卻因為硬碟的緣故而比不上X32。因此自從X40-Series推出後,大家都在問:何時有輕薄、高效能的X-Series呢?X60-Series便是Yamato Lab提出的最佳答案! |
圖解:上圖為X60正面特寫。(此款無搭載指紋辨識器) |
![]() |
ThinkPad X60-Series可說集X30-Series(Tokyo)與X40-Series(Sapporo)兩系列設計之大成,如以X32為例,主機特徵為:
而X41的主機特徵如下:
綜合X-Series兩大台柱特點後,新生的X60-Series擁有以下的數項特點,同時也成為市面上同尺寸機種中,最輕薄、整體效能最佳的「完全體」!
以上各項特點是多數X60-Series都會具備的。X60與X60s則會再針對不同客群而有不同的硬體配置。ThinkPad X60可視為繼承原ThinkPad X32「效能至上」路線,因此使用一般電壓版的Intel CPU。X60s則是承接原本ThinkPad X41的輕薄路線,採用低電壓版CPU同時達到減重的目的。關於X60/X60s在重量、電池使用時間與X41、X32的詳細比較,後面的章節會有詳細的介紹! |
圖解:上圖為X60正面特寫。(此款搭載指紋辨識器) |
--->Next:認識 Intel「Napa」平台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