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在今(2005)年一月時發表了Centrino(迅馳)最新一代平台,代號「Sonoma」。雖然同樣稱為「Centrino」,但內部架構卻做了不少的修改。在這裡複習一下 ,所謂的Centrino並不是一顆CPU的名字,而是由「CPU、晶片組、無線網卡」三合一所組成的平台名,Intel稱做「Centrino Mobile Technology(迅馳行動運算技術)」。

最新一代的Centrino演進為「PCI Express世代」,由533FSB的Dothan 處理器、915系列晶片組以及PRO/Wireless 2915ABG 或 2200BG所組成,上述新平台的代號便是「Sonoma」。因此網友看到報章雜誌、網路新聞提到Sonoma時,便知道原來是指新架構的Centrino平台。

今年一月份,IBM在美國也發表了Sonoma平台的T-Series:T43,之後於三月發表Sonoma平台的R-Series:R52。至於Sonoma平台的X-Series目前確認將由X41擔綱,相信近期會公佈規格細節。站長本次很榮幸向台灣IBM商借一台ThinkPad T43試作機,雖然借測的時間僅有三天,但對於T43所帶來的種種新感受依舊記憶深刻。本站是國內第一個取得T43實機的網站媒體,慚愧的是站長忙於公務,延宕至今日才能開始連載整篇簡測,還請IBM-TW以及網友包涵。由於先前已經做過非常詳細的ThinkPad T40介紹,再加上網友反應每次特集文字過多,造成閱讀壓力,所以本次特集相較之下文字不多,並以大篇幅的圖片為主,佐以文字說明。希望網友能夠較無負擔地輕鬆閱讀,感謝。

 

 

本次借測的T43型號為: 2668-44U,簡易規格如下:

  • P-M 750(1.86GHz), 512MB RAM, 40GB 5400rpm HDD,
  • 14.1 XGA(1024x768) TFT LCD,
  • 64MB ATI Radeon X300,
  • 24x24x24x/8x CD-RW/DVD,
  • Intel 802.11b/g wireless(MPCI), Modem(CDC), 1Gb Ethernet(LOM),
  • UltraNav, Secure Chip, Fingerprint Reader,
  • 6 cell Li-Ion battery, WinXP Pro

雖然規格並不是最頂級的,卻可以測試一下中階T43的實際表現。免得網友說本站不知民間疾苦(笑),老是拿怪物級的規格來測試。

 

ThinkPad T43是IBM內部稱為「ROME(羅馬)」機構平台第四代的產品。記得當年第一代ROME推出時(就是ThinkPad T40)引發了許多ThinkPad新舊用戶間的熱烈討論。不可諱言地,ThinkPad T40-Series推出時是有一些毛邊或是不盡理想之處,一路走來到了T43算是做了一個完結。 有網友笑說T-Series要到第四代(3結尾)才能臻於完善,對照ThinkPad T20-Series的確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年的T23雖然是T20機構筐體,但內部系統架構已經大幅修改,例如採用Tualatin核心的Mobile PentiumIII-M 處理器、 Intel 830MP晶片組,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參考「ThinkPad T23完全攻略特集」。

有人說Sonoma將會是短命的產品,如果知道明年第一季將會有更新一代的「Napa」平台,從這個角度來看是沒錯的。但站長測試T43時,卻是用一個「原T40老用戶」的角度來檢視T43,站長會認為如果現在就有需要更換新機的用戶,T43會是非常不錯的換機選擇,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發覺T43的諸多新發現吧。

 

 

大家會發現站長對於上面三張照片並沒有加以說明,因為這台14吋的T43其實外觀跟原本的T40-Series 幾乎無異,所以大家看看就好(呃...),站長應該不用再詳加解釋各邊連接埠的功能了吧(笑)。

站長特地留了右視圖來講解。即使到了T43,UltrabaySlim擴充槽的縫隙仍在。從照片中可以很清楚地發現,由於光碟機是平的,因此成梯形的擴充槽上方就會有一個縫隙出現。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這設計,這次站長有再測試過,當置入第二顆硬碟擴充盒時,那個縫隙就會變小,可見得9.5mm的光碟機跟擴充硬碟盒之間的高度仍舊不同,即使硬碟也號稱9.5mm高,但要把擴充盒本身厚度計算進去。或許這樣的縫隙是必要之惡吧。站長個人並不排斥,畢竟使用時不會故意去看右側面。

大家不妨留意一下,右側前方放置硬碟的外殼造型也改了,不再是全平的,兩邊會突起。跟15吋機型一樣。

 

繼續談到ROME機構設計的優異設計,從現在去回顧當年Centrino剛推出時,同期的機種多如過江之鯽,但ROME是極少數機構沿用之今的機型。我們甚至可以說ROME代表了IBM在14吋機身上的最佳化設計,以接近一吋厚度的機身、2.4公斤的重量,能置入高速CPU 、ATI FireGL工程運算晶片 。甚至在某些日系機種上都能看到ROME的概念身影,例如CPU及主散熱機構位於機身中段左側,機身右側安排光碟機以及硬碟機等。

縱使後來的廠商已經能夠在14吋甚至15吋機型上實作出比ThinkPad 更輕、更高速顯示晶片的機種,但這不能抹滅ROME在2003年便已達到的成就。何況ThinkPad的機身韌性、堅固程度仍舊讓使用者能夠放心使用,即使現在的筆記型電腦越來越微利化,設計、生產週期越來越短,不是每個廠商都願意花過多的成本在耐用測試上,所幸ThinkPad繼續堅持下去。當「消費型notebook」喊的震天嘎響時,似乎廠商可以拿一堆花花綠綠的外型、超眩的功能來掩飾「產品實用性降低」;拿「使用者喜新厭舊」「消費性產品生命週期短」來掩飾「產品耐用性降低」。商用跟家用notebook的分野雖然看似涇渭分明,但可歎的是時潮的演進卻讓「商用的堅持」在這CostDown的時代裡變成鳳毛麟角。

 

站長覺得相當有趣,T43後端的印表機埠(Parellel Port)從原本的桃紅色改回黑色了。左圖中,上方是T43,下方是T40。

 

ThinkPad T43已經改用DDR-II記憶體(PC2-4200 533MHz),最大系統記憶體可擴充到2GB。 在這裡重提一下,T43的記憶體插槽有兩個,第一個位於主機正面,所以必須將鍵盤打開才能拆裝,好在出廠時都會直接將記憶體裝在鍵盤下方。第二個記憶體插槽位於主機背面,從左圖可以看到,只要打開機器底部的蓋子,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自行加裝第二條記憶體。

 

Sonoma目前對於筆記型電腦帶來的新改變主要有以下幾點:

  • PCI-Express顯示晶片
  • DDR-II 記憶體
  • ExpressCard擴充槽
  • SATA硬碟

ThinkPad T43使用上了前面三項功能,倒是因為供貨穩定等考量沒有使用SATA硬碟。左圖就是T43的ExpressCard插槽特寫。T43擁有一個Express Card插槽(支援ExpressCard/34或ExpressCard/54)以及一個PC Card插槽(支援Type I or Type II)。左圖上方的是ExpressCard,下方是PC Card。

隨著電腦用的PCI匯流排逐漸被PCI Express匯流排所取代,過去的PC Card傳輸速度也跟不上日新月異的應用以及高速傳輸需求。 ExpressCard可說是用來取代PC Card的新一代notebook用擴充槽(Desktop也可透過轉接卡來支援)。

ExpressCard規格可分為 ExpressCard/34 (34mm寬)或ExpressCard/54 (54mm寬),主要是寬度不同,用來應付不同的使用環境。詳細規格請參閱左圖(取自Express.org)ExpressCard傳輸模式有兩種,分別是PCI Express x1 或是USB 2.0,T43的ExpressCard這兩種都支援。

下圖左是T43加裝IBM原廠SamrtCard Reader(PC Card)的畫面,下圖右則是站長的T40平時加裝兩張PC Card,分別是CompactFlash讀卡機,以及一張六合一的記憶卡讀卡機。因此未來的T-Series如果沒有內建多合一讀卡機,可能有網友會和站長一樣,有時候需要抽換這些周邊卡。

有個有趣的現象,首波推出Sonoma的廠商有採用ExpressCard的非常少,甚至多半只有一個PC Card(TypeII),或許要等到未來ExpressCard產品較為豐富時,其他廠商才會跟進。不過現在的notebook都內建一堆功能,不像當年要連接Ethernet、WLAN時都必須依靠PC Card,或許ExpressCard功能將式微,但例如Mpeg4捕捉壓縮卡等,仍舊需要ExpressCard的高速傳輸能力。

 

即使是Sonoma架構的T43照樣還是能接上ThinkPad DockII。未來的ThinkPad Dock或許也會槽PCI-Express邁進,例如能夠插入一張全尺寸的PCI Express RAID卡之類的。

只是希望新的Dock系統風扇能改進,目前發出的噪音的確是大了點,不是很適合辦公室此類需要安靜場合所需。

如果是站長個人的觀點,如果只是用來整理連接線,其實添購「PortReplicator」(萬用集線器)或是ThinkPad miniDock即可 。

 

 

左圖是T43機身底部減震裝置的特寫其一。前端是成波浪狀的減震墊。

站長的T40在硬碟避震方面只有「IBM Hard Disk Drive Shock Absorber」,從T41開始增加了「IBM Active Protection System (impact protection)」,甚至最新版的APS都開始支援第二顆硬碟的避震機制。

 

左圖是T43機身底部減震裝置的特寫其二。後端也有較不明顯的減震墊。

 

ThinkPad T43上的「Access IBM」按鈕特寫。聽說未來的ThinkPad會將此鈕上面的名稱改成「ThinkVantage」,以因應IBM個人電腦事業部被賣給大陸聯想。

可能有的新網友不是很清楚這個藍色的「Access IBM」按鈕有何用處。在ThinkPad開機時按下此鈕,會進入IBM Rescue and Recovery with Rapid Restore畫面,使用者可以進行系統還原、系統檢測甚至透過DHCP方式以Ethernet連線上網。對於一個使用者如果遇到系統異常時,ThinkPad的確提供了一套非常強大的快速還原檢測軟體。特別是當預載為中文系統時,「IBM Rescue and Recovery with Rapid Restore」也會是中文界面,站長便曾經測試過,不但可以開起瀏覽器上網、下載驅動程式,甚至還內建微軟新注音輸入法!可以緊急收發E-Mail!

如果是進入 Windows系統後按「Access IBM」 鈕,便會啟動線上說明,使用者如想多了解自己的ThinkPad有何功能,不妨多加利用。

 

 

 

--->Next:實機介紹(下)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