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22使用「低電壓版」的Intel Mobile PentiumIII-M。從左圖WCPUID中便可以清楚的看到,System Bus與System Clock都推進到133MHz,之前的低電壓版Mobile PentiumIII 僅為100MHz,而且L2 Cache也終於增大為512KB。目前ThinkPad各款採用的CPU類型如下表:

機種 CPU類型 L2 Cache
A30 Mobile PentiumIII-M 512KB
T23 Mobile PentiumIII-M 512KB
X22 低電壓版Mobile PentiumIII-M 512KB
S30 超低電壓版Mobile PentiumIII 256KB
R30 Mobile PentiumIII 256KB

目前ThinkPad並沒有全部改用Mobile PentiumIII-M,有的機型還是使用上一代的Mobile PentiumIII,不過至少都是使用筆記型電腦專用的CPU。最近許多notebook廠商,特別是銷往歐洲的機器上都改使用Desktop PC使用的CPU,例如一般人就能買到的桌上型PentiumIII或是Celeron CPU。這麼做的好處是成本可以下降許多,同時脈下,Mobile PIII-M和DT PIII價差可不小。不過這種做法可以說是兩面刃,廠商的想法是:一但將使用者的「胃口」養大了,以後機器價格可能就必須走低價路線,這對於目前還保有較高利潤(相對於桌上型電腦)的notebook廠商而言是最怕看到的。也因此目前多半是台灣的二線notebook廠商才會出此下策。不過隨著使用DT CPU的notebook熱賣,許多一線大廠也開始評估是否也要推出類似的產品。

其實在B5-Size One-spindle的機器上,大概只能使用Mobile CPU,一方面體積的限制,二方面此類機器強調電池使用時間,因此耗電大的DT CPU就算能裝的下,散熱問題也會是廠商與消費者的惡夢。倒是Two Spindle或是All-in-One的機器由於體積較大,所以DT CPU是裝的下,就看散熱的問題是否能夠順利解決。雖然廠商都宣稱目前的桌上型PentiumIII與Celeron,隨著製程進步使得溫度降低許多,所以裝在notebook裡沒有問題。但是站長家裡使用的就是新版的Celeron 1.2GHz,使用原廠風扇下,溫度約攝氏三十多度。試想,Desktop CPU所用的散熱片與風扇和notebook用的散熱機制比起來,不啻是巨無霸,同時機殼也比notebook大上許多,在這些條件下,使用0.13製程的新版Celeron才能維持如此的溫度。之前使用0.18製程DT CPU的筆記型電腦,要如何利用notebook的小風扇與散熱片來維持系統的長時間正常運作令人相當好奇。如果今日notebook的散熱機制有強到能駕馭DT CPU,那麼一堆玩家買一個比一個還巨大的「超頻風扇」、「超頻散熱片」豈不就太傻了﹖他們為何不效法筆記型電腦的散熱做法呢﹖哦...更別提有的桌上型機殼還強調,可以一次六、七個風扇在裡面吹呢!這對於notebook而言也是天方夜譚...。當然有需求就有供給,有的使用者只要速度快、價格便宜的notebook,至於電池使用時間與機體溫度並不是他所在意的地方,自然使用DT CPU的機器便會繼續供應,而且銷路還不錯。站長並不會反對此類設計,只是希望廠商在販賣時能誠實告知消費者,讓買主去決定是否要使用此類CPU。至少目前ThinkPad都是使用Mobile專用CPU,再加上IBM的散熱機制,相信ThinkPad在長時間的使用下其穩定性是值得信賴的。

既然談到DT CPU的超頻,大家也許都有一些心得,站長之前也用過幾顆「名CPU」,例如Pentium IMPP 120、PentiumII SL2W7、Celeron 300A等,後來用ThinkPad習慣後反而覺得系統的穩定性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站長也沒有將主機板加壓,讓這顆Celeron 1.2GHz超頻到1.6GHz,因為「多那點速度又如何?」或許市面上太強調超頻的「重要性」,站長認為這是個人的自由,但是不應該變成一種風行,好像CPU買來就是要操到最高點才甘心似的。有時候會看到某些人抱怨自己的CPU超不上去,就在網路上大肆抨擊CPU不好、主機板太差、顯示卡不爭氣...這真的只有「白爛」兩字可以形容。只要系統能穩定地執行預設的時脈,超不上去,廠商何辜﹖為何要花篇幅講這些話﹖因為站長不希望接下來介紹的內容被人誤解,甚至引起歪風橫行。在此先鄭重強調:ThinkPad從來沒有設計來超頻運作!

由於現在的Mobile CPU都使用SpeedStep技術,依電源情況而分成高低兩種時脈。以ThinkPad X22為例,使用變壓器供電時,正常時脈為800MHz,改成電池供電時,時脈可以降為533MHz。這速度能調整嗎?大家請往下看便能了解。

開機時按「F1」便可以進入BIOS。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系統的概況,例如CPU的類型與速度,還有記憶體數量。

此時請選上方的「Config」,進入後選擇「Power」此項,然後便可以進入電源管理的畫面。將頁面往下捲就可以看到「Low/High Frequency」的選項,如左圖所示目前為「533/800MHz」。

此時站長感到好奇,何時ThinkPad有了類似「SoftMenu」的軟體調整時脈功能?或許ThinkPad T23也有,只是站長之前沒注意到。

於是乎,站長在此選項上按下了「Enter」鍵,令人驚訝的畫面終於出現了!

 

好多種組合呀!沒錯,理論上使用者可以調整所需要的高低時脈。但是很可惜的,以ThinkPad X22所用的此顆CPU只有533/800MHz一種選擇。但是如果是ThinkPad T23所使用的1.13GHz CPU,就有733/1133MHz與800/1133MHz兩種選擇。所以當使用者希望用電池供電時,速度能稍微快一些,便可以來此設定。

此時站長想:能否超頻使用呢?於是懷著忐忑的心情將時脈選成「533/866MHz」這組,然後從新開機...

哦~~~可以進去Windows98,用WCPUID一看,果然是866MHz!再跑個3DMark 2000測試看看,也跑完了!

於是站長又更貪心的進去BIOS,將時脈又往上調成「533/933MHz」,沒想到順利開機,進入作業系統了!

站長特地將WCPUID的畫面擷取下來,紀念這偉大(呃...白爛)的一刻。不過站長這次就不敢執行3DMark2000了。

好奇的站長後來還將時脈調到「533/1000MHz」,果然連作業系統都進不去。所以就趕緊調回正常時脈。


超頻運作對於ThinkPad造成的影響多大,相信網友都清楚,所以奉勸網友這部份的介紹看過有印象就好,除非您是ThinkPad T23以上機種,真的有需要才去調整高低時脈設定。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機器開玩笑!

講到超頻就讓站長想起前一陣子滿熱門的notebook CPU Upgrade話題。除了ThinkPad X-Series此類CPU焊死在主機板上的設計外,Intel前陣子不也聯合某些廠商推出「可升級」的notebook BTO專案?使用者可以購買盒裝的Mobile CPU,自行換裝在那些機器上。日本的ThinkPad網友也有將ThinkPad 600、T-Series換CPU的例子。

但是站長常想,之前的ThinkPad主機板沒有Jumper,也沒有SoftMenu,所以能辨認的CPU時脈幾乎是固定的。就以ThinkPad 600E為例,主機板頂多支援到400MHz,那站長從300MHz升級到400MHz有意義嗎?先前站長提到ThinkPad T20升級CPU的敘述,有網友來信賜教,節錄於文後。

會讓使用者感到notebok的性能不佳的瓶頸,大概是3D顯示晶片不夠力。試想:今天就算ThinkPad 600E升級到1GHz,但是顯示晶片還是NeoMagic 256AV呀!(2.5MB顯示記憶體...)所以CPU的快慢並不會是決定性能快慢的唯一因素。後面的測試網友會看到ThinkPad X22的3DMark2000成績勝過ThinkPad T23,屆時您便更能體會了。

 

----------------------------------------------------------------------------
網友來函:
站長:
引用您的文章中:
ThinkPad T21也頂多從750到850MHz,要上1GHz?抱歉,請換T22的主機板...

個人覺得可能有問題,以我自己使用的T20來說,我試過可以安裝P3-600/700/800,再上去的不是不能裝,一來國產品牌高過800MHz的機種較少,不好借到,二來,測試時,在約28度的室溫下,P3-800竟然在使用30分鐘後....熱當機,不過這個狀況我的朋友使用T21也發生過,甚至燒毀一顆P3-800(保固中,免費更換,還順便幫他把鍵盤換了一組??說是鍵盤太髒了),T20沒有出到P3-800的機種,一樣可以安裝,所以,我認為,處理器升級的瓶頸,並不是在原廠額定的時脈,而是機器設計的散熱能力而定,處理器幾乎都是鎖頻的,所以並不需要調Jump,國內很多小廠的NB,從C500到P3-1G都用同一塊板子,一些一線大廠就有分,但是好像也是為了更高頻的處理器,所需的散熱改進,連機殼都有一點不同,冬天到了,也許哪天有機會借顆P3-900以上的CPU來試試看,不過,先決條件是,不能把人家的CPU燒掉吧。

目前P3-900/1G的CPUID Code與P3-800一樣,皆為68A或說是68(10),因此,能辨識P3-800,因該就能辨識P3-900/1G

Writen by Mr. Lee
----------------------------------------------------------------------------

呃...所以說事實上ThinkPad T20可以裝上Mobile PentiumIII 800MHz,只是無法長時間運轉。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從ThinkPad T20到發表T21中,間隔的時間並不久。可能是為了讓系統能承受更高時脈,所以在散熱機制上又下了點工夫,然後再給個新的番號。之前T-Series機體的高熱不但來自於硬碟,CPU更是「貢獻良多」,所幸後來Intel終於推出了新製程的Mobile PentiumIII-M,相信CPU的高熱能有效降低。因此就算之前使用舊款Mobile PentiumIII的機器能升級CPU,看在高熱及穩定性疑慮的份上,站長寧可買採用PIII-M的新機。

 

 

--->硬體規格介紹(下)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