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40雖然在外觀上類似ThinkPad T40-Series,但整個機構設計卻完全不同。T40-Series為了避免機器底部溫度過高,將大部分的電子元件都移到主機板正面。反觀X40則延續X-Series的設計傳統,mini-PCI模組、CDC通訊子卡以及記憶體插槽仍舊在機器底部。故站長第一次看X40底部有一個超大的蓋子時,頗感驚訝。網友可從下面的照片中看到蓋子打開後,原來裡面容納了三種擴充槽:mini-PCI、CDC、記憶體。在日本上市的首批X40只有搭配802.11b WLAN功能,或是沒有裝配任何WLAN模組。使用者可視需求自行換裝「IBM Wireless LAN 802.11a/b/g mini-PCI Card」。相較於ThinkPad T40/R50-Series必須拆卸鍵盤與Palmrest才能更換mini-PCI子卡,X40方便許多。目前看到的X40並沒有內建Bluetooth(藍芽)功能,將來的X40-Series如果有內建藍芽天線,便可支援藍芽功能,因為現在的CDC整合Modem與Bluetooth功能已是稀鬆平常。但現有的X40就算換上了藍芽功能的CDC子卡,在沒有內接天線的協助下,更換也是沒有意義的。 網友可從照片中的「電池槽」看到深度其實是相當「淺」的。整個ThinkPad X40的設計出發點就是以「輕、薄」為主要訴求。但也為了做到最薄的ThinkPad,必須有所妥協,後面會談到電池續航力的問題。 ThinkPad X40底部還有一個擴充底座的接頭,除了能夠接取Ultrabase X4之外,還能夠接取X40專用的「擴充鋰電池」,容後詳述。站長先介紹Ultrabase X4的各項功能。 |
![]() |
![]() |
雖然使用者對於X-Series專屬的Ultrabase(擴充底座)毀譽參半,但不可諱言地,過去唯有透過Ultrabase,X-Series才能獲得「內建IDE界面光碟機」的功能,這不管是自行安裝作業系統,或是備份系統都相當便利。而且Ultrabase X2/X3內建的Ultrabay2000多功能擴充槽也提供X-Series強大的周邊升級空間,例如ThinkPad X20現在可以裝配上Ultrabay2000的Multi-Burner(DVD燒錄機),這在三年多前是難以想像的。 但隨著USB周邊的普及,以及BIOS對於USB的支援日益周全,再加上USB 2.0的推波助瀾,如果Ultrabase功能沒有轉型,在功能性上的確是容易被新一代的USB 2.0外接式光碟機所取代。畢竟使用者如果只要使用光碟機,為何要購買「笨重」的Ultrabase。 站長要再次強調Ultrabase的設計定位,他不是讓使用者天天帶著走的!原本設計就是擺在桌面上,平常只需帶輕薄的主機出門,回到座位上時再將主機與Ultrabase「合體」。從這個角度來看Ultrabase就不會覺得他很「笨重」,因為本來就不是讓人帶著跑的。此外,既然Ultrabase是屬於「Docking Solution」的一種,雖然主機本身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放入傳統連接埠,那不妨移到Ultrabase上面吧! 從Ultrabase X4開始,IBM在設計此類Docking的概念也有新的轉變。過去的PortReplicator也好、Dock也好,是採用「Pass Through」的方式運作。也就是擴充塢本身並沒有處理訊號的能力,全部連通到主機上面。 |
所以過去的擴充底座接頭的針腳都相當密集,就是為了讓整個底座上的訊號全數傳輸到主機上去處理。但這麼做卻有個缺點,首先是密集針腳的接頭故障率較高,更糟糕的是,一旦資料正在傳輸,而使用者卻不慎硬將主機與Ultrabase分離,輕則系統當機,重則導致系統短路,甚至主機板掛點。這不僅出現在X-Series上,只要是舊設計的Docking Solution都有類似的隱憂。因此IBM在設計X40專屬的Ultrabase X4時,開始導入新的設計,在Ultrabase X4上內建一顆Super I/O,同時把「Hub」的功能整合進去,使得Ultrabase X4的底座針腳精簡許多。 |
![]() |
為了滿足X40-Series最輕薄的目標,也為了搭配新一代的Docking Solution設計,ThinkPad X40放棄了與前代所有Docking Solution的接取功能(畢竟針腳都改了)。但為了彌補Docking功能的缺損,IBM將Ultrabase X4設計成為史上功能最豐富的X-Series Ultrabase! Ultrabase X4有點類似Ultrabase X3結合ThinkPad mini-Dock。為了讓厚度降低,則採用了T40-Series的「Ultrabay Slim」多功能擴充槽。以下茲將Ultrabase X4功能列舉:
當X40與Ultrabase X4結合時,不含光碟機時的重量約1.88公斤,與前代相比重量降低許多。歷代的X-Series Ultrabase比較表如下表所示。
|
圖解:ThinkPad X40如在開機狀況下,要與Ultrabase X4分離,只需按下右側藍色的分離開關,待系統顯示可安心分離之後,去拉動「主機分離拉桿」即可。故X40是可做到「熱分離」的。 |
Ultrabase X2 |
Ultrabase X3 |
Ultrabase X4 |
|
多功能擴充槽 | Ultrabay2000 |
Ultrabay2000 (支援Ultrabay Plus) |
Ultrabay Slim |
主機脫離拉桿 | 兩個,位於兩側後方 |
一個,位於左側 |
一個,位於右側 |
內接式軟碟機 | Yes |
No |
No |
可加掛第二顆系統主電池 | No |
Yes |
No |
外接顯示器接頭(D-Sub) | No |
Yes |
Yes |
防盜鑰匙 | No |
No |
Yes |
USB連接埠 | No |
一個 |
三個 |
重量 | 798g |
720g |
650g |
![]() |
左圖是Ultrabase X4的後端特寫。要提醒網友的是,Ultrabase X4所提供的PS/2埠,按IBM的說明「只支援滑鼠」,如果要外接鍵盤,必須購買IBM原廠的「Y型接頭」,但是否真的如此,站長未實測過,僅告知網友有這樣的說法。 Ultrabase X4已經內建USB Hub功能,當主機結合時,共有四個USB 2.0連接埠可使用,分別是主機一個、Ultrabase三個。主機左側的「Powered USB2.0 Port」會被Ultrabase擋起來。 前一篇站長提過ThinkPad X40的假想敵可說就是DELL Latitude X300,現在站長就以日本當地市場,兩台新機剛上市時的規格與參考售價做一個比較。 |
DELL Latitude X300機型與參考售價以2003年8月11日,日本DELL發佈為準。
ThinkPad X40機型與參考售價以2003年12月3日,日本IBM發佈為準。
DELL Latitude X300 |
IBM ThinkPad X40
( 2371-4WJ) |
|
尺寸(長寬高) | 273 × 223 × 24.9-30.2 mm |
268 × 211 × 20.6-26.9 mm |
機體材質 | 鎂合金 |
鎂合金 |
重量 | 1.28kg |
1.23 - 1.24kg |
CPU | Intel 低電壓版 Pentium-M 1.2GHz |
Intel 超低電壓版 Pentium-M 1.0GHz |
晶片組 | Intel 855GM |
Intel 855GME |
記憶體 | 對應PC2100 On Board 128MB |
對應PC2700 On Board 256MB |
硬碟 | 20GB 4200rpm、2.5吋 |
20GB 4200rpm、1.8吋 |
光碟機 | 支援「D-Bay(Powered
USB)」的 外接式24X CD-ROM |
選購 |
網路功能 | 56K Modem、10/100 Ethernet |
56K Modem、10/100/1000
Ethernet |
無線LAN網路功能 | Intel PRO/Wireless 802.11b |
Intel PRO/Wireless 802.11b |
內建藍芽無線傳輸功能 | 無內建,可升級 |
無內建,無法升級 |
IEEE 1394 | Yes |
No |
電池 | 預載 3 cell:使用時間不詳 |
預載4 cell:約3.5小時 |
2nd Card Slot | SD Card Slot x 1 |
SD Card Slot x 1 (SD I/O對應) |
對應之Ulttrabase | X300專用MediaBase |
Ultrabase X4 (UltrabaySlim周邊) |
預載作業系統 | WindowsXP Professional |
WindowsXP Professional |
國際保固 | 三年 |
一年 |
建議售價(日幣) | ¥188,000 |
¥198,000 |
從上表能看到Latitude X300與ThinkPad X40在規格上是在伯仲之間。但ThinkPad X40為了符合IBM本身對於鍵盤以及機體重量的堅持,被迫採用1.8吋的硬碟,而且在初代X40上為了補足電池續航力的不足,只好先採用Intel 超低電壓版 1.0GHz CPU。反觀DELL卻在其文宣上不提及他的「3 cell」電池使用時間,因此在使用時間上X40還是佔上風的。
但若從「效能」的觀點來看,Latitude X300使用低電壓版 1.2GHz CPU,硬碟也是一般的2.5吋規格,所以使用者BTO時甚至可以選擇60GB版本。反觀ThinkPad X40使用1.8吋的硬碟,在效能與容量上都受到限制。因此從 Latitude X300的平台設計就不難理解,為何DELL要準備取消D400產品線,畢竟兩台12.1吋 1-Spindle機種幾乎只差別在D400是用一般電壓版CPU,展望未來使用者對於輕薄、長效使用的需求之下,Latitude X300產品線勝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接下來談談日本當地媒體或使用者對於ThinkPad X40的反應,ThinkPad X40的重量雖然沒有向日系廠商的機種那麼輕,但是對其表現仍相當滿意,畢竟這是第一款突破1.3公斤,且具備經典「ThinkPad鍵盤」的輕薄機種。但是最為人所詬病的是硬碟容量。第一代的X40只配備20GB硬碟,扣除掉回復磁區之後,所能使用的空間就更有限了。此外日本國內已經開始盛行802.11g的無線網路,初代X40竟然只有內建802.11b,這也是讓有意購買X40的使用者感到卻步。但是從上面與Latitude X300的比較表中,或許網友也能看出其脈絡,日本IBM為了拉近與Latitude X300在價格上的差距,硬體規格都盡量比照,例如同為20GB硬碟、802.11b WLAN等。
但是最快將從今年上半年起,ThinkPad X40會推出新改款,站長預測可能的規格將推進如下:
但除非X31-Series會繼續研發下去,如果貿然將X31-Series停產或不在研發後續機種,待年底Intel Sonoma平台推出時,如果只靠現有的「Sapporo Model」也就是X40-Series升級為 Sonoma平台,在功能與效能上都無法勝過現有的Latitude X300-based的設計,別更提台灣notebook大廠虎視眈眈的新產品。不過現有「Tokyo Model(X30-Series))」的設計是1.6公斤,即是升級到Sonoma,也已經跟不上潮流。有關Intel Sonoma與未來X-Series的走向,站長將留待最後一篇與網友探討。下一篇站長將介紹ThinkPad X40的幾項特點與擴充性。
--->Next:實機介紹(下)
--->Back:實機介紹(上)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