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圖中,看到ThinkPad X40機身前端厚度比十元硬幣還低。 ThinkPad X40為了達到輕薄的目標,被迫做出了許多的妥協。其中最受爭議性的便是硬碟與電池。前者與效能有關,後者則與續航力有著密切的關係。

本篇先就硬碟部份開始談起。

ThinkPad X40採用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文後簡稱HGST)所推出的1.8吋硬碟---Travelstar C4K40。詳細的介紹網友可參考HGST網站上的介紹。

1.8吋硬碟並不是HGST最先發表的,而是TOSHIBA。TOSHIBA也是最早將1.8吋硬碟用在自家Portege系列的筆記型電腦上。

雖然1.8吋硬碟較傳統的2.5吋硬碟具備了重量更輕、體積更小、耗電更省等優勢,但早期容量只有20GB,再加上售價不低、產量不大,因此除了少數日系廠商願意採用之外,一般的歐美大廠並沒有採用。隨著單碟片密度的提升,現在的1.8吋硬碟容量已經到達40GB,這容量也是目前筆記型電腦的主流硬碟容量。再加上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紛紛採用硬碟當儲存媒體(例如MP3隨身聽),1.8吋硬碟的需求便水漲船高,市場能見度也漸漸被打開。

真正讓美日各大廠開始採用1.8吋硬碟的關鍵除了容量突破20GB之外,HGST的「接頭設計」更是功不可沒。TOSHIBA的1.8吋硬碟接頭不相容現有的IDE 2.5吋硬碟,必須另外使用自己的規格。HGST或許是受到自家MicroDrive相容於CompactFlash Slot的影響,將1.8吋硬碟的排線接頭設計與現有的2.5吋硬碟相容!

從左圖中能看到,1.8吋硬碟在寬度上與2.5吋硬碟一樣,都是70mm。長度上就有顯著的差別,C4K40是60mm,ATCS則是100mm。重量上C4K40是 47g,ATCS是102g,相差兩倍以上。

為何排線接頭的相容設計讓廠商動心呢?除了不必另外採用特製規格之外,更保有與現有2.5吋硬碟的相容性。這可以從ASUS華碩電腦的S5N notebook上面看到類似的考量,該設計便是準備足夠的空間,可容納2.5吋硬碟。當為了市場宣傳的需要,可改裝配1.8吋硬碟,一來節省重量,二來也降低耗電量,延長電池使用時間。此類「雙規相容」設計還有一個實際上的好處,現有的HGST 1.8吋硬碟產量不是很充裕,如果機器限死只能安裝1.8吋硬碟,便無法緊急

改裝配2.5吋硬碟來應急。因此今年起,此類相容雙規硬碟的設計思惟,可能會陸續在其他機器上看到。

 

HGST的C4K40單碟片是20GB。因此硬碟有兩種厚度。20GB版本只需單碟片,故厚度僅 7mm。40GB版本需兩片碟片,厚度則是標準的9.5mm。從左圖中便能看出兩種厚度上的差異。當年TOSHIBA採用1.8吋硬碟有個原因,厚度僅 8mm,可讓notebook機體厚度再薄一點。那IBM選用1.8吋硬碟也是看中其在厚度上的優勢嗎?答案是否定的。ThinkPad X40的硬碟槽仍舊保有9.5mm的厚度,以便放入40GB版本的1.8吋硬碟。IBM會選擇1.8吋硬碟主要是因為重量更輕、體積更小這兩項特點。

左圖有一張「搞笑」的照片,站長將2.5吋的ATCS裝入ThinkPad X40硬碟槽裡面,令人「驚喜」的是針腳果然相容,只是ThinkPad X40空間不夠,所以會露出一截到機體外。無怪乎有網友笑稱,如果ThinkPad X40支援5V運作的HGST 7K60硬碟,說不定還可以就這樣「克難」地讓ThinkPad X40以7200rpm的7K60來執行。

雖然說1.8吋硬碟有著種種的優點,但是當網友聽到ThinkPad X40採用時,還是表達出失望的意見。「效能」是目前1.8吋硬碟最大的罩門。當ThinkPad X31的愛用者紛紛投向高轉速硬碟懷抱之際,新推出的ThinkPad X40竟然採用1.8吋硬碟,愛用者之失望可想而知。此外首批X40硬碟只有配 20GB也是另一個爭議的話題。

將來的X40一定會有內建40GB硬碟的版本,問題是「效能」還是無解。這點可從IBM將X31定位在「高效能」,X40定位在「超輕薄」便能理解,以X40的機身厚度是可以容納9.5mm厚度的硬碟,但為了降低重量,故只好捨棄效能較好的2.5吋硬碟。可是我們看一下X40的「假想敵」--- DELL Latitude X300,雖然重量多了一點,但能夠使用2.5吋硬

碟,在效能及容量上的揮灑空間便寬廣許多。站長認為當IBM要整合X30-Series與X40-Series時,勢必要決定採用的硬碟規格。如果採用上述「雙規相容」設計,或許也是一種方向吧。

 

上面解釋過ThinkPad X40第一項妥協(硬碟)之後,接下來談第二項妥協---電池。左圖從右上到左下分別是X40、X31、X24的電池。很明顯地ThinkPad X40的電池體積較小也薄許多。但是問題就是在這「厚度」上。

notebook所使用的電池裡面是由「cell」所構成。現行所廣為使用的 cell為圓筒型,因為直徑為18mm,長度為65mm,故業界通稱為「18650」。左圖三個電池的容量分列如下:

X40
X31
X24
14.4V
10.8V
10.8v
1900mAh
4400mAh
4000mAh
方形 4 cell
圓形 6 cell
圓形 6 cell

當初ThinkPad X20主機所附的 6 cell電池容量才3600mAh,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同樣是6 cell的「18650」,容量已經增加到4400mAh。換算下來,單顆cell從1800mAh(3.6V)進步到2200mAh(3.6V)。今年一月Panasonic也發表新一代鋰電池,首先用在自家的Let's note Y2上,單顆 cell容量一舉推進到2350mAh。

再看到ThinkPad X40所使用的電池上面,IBM為了讓X40機身儘可能地輕薄,圓筒型電池雖然電量較大,但如果塞入X40現有機身卻有困難。X40機身後端高度為 26.9 mm,扣掉18mm只剩8.9mm,但別忘了考慮LCD所需的厚度。因此除非ThinkPad X40也採用X20/30-Series的設計,讓電池突出於機器底部,或是採用T40-Series長效電池的設計,讓多餘的cell突出於機器後端。後來X40專用的長效電池便是採T40-Series的設計。

因此為了達到1.23公斤的目標重量,IBM將X40的主電池採用「方形cell」。但是方形cell單顆容量僅有1900mAh,使X40的續航力不足。

表面上採用「超低電壓版」CPU的ThinkPad X40電池使用時間「應該」比採用一般電壓版CPU的ThinkPad X31來得久,沒想到X40的標準電池使用時間僅有3.5小時,相較於X31的標準電池有5小時,也難怪使用者大感不解。站長要先告知網友,廠商所宣稱的電池使用時間,通常不是「CPU全速運轉」下所測得的時間,這點常有網友誤解,請大家明察。接下來站長分析一下ThinkPad X40的各項電池組合與重量、使用時間的比較。

ThinkPad X40共有三種電池可選用:

    電壓
    電量
    cell數目
    電池重量
    最長使用時間
    14.4V
    1900mAh
    方形 4 cell
    200g
    3.5小時
    14.4V
    4300mAh
    8 cell
    400g
    7.5小時
    14.4V
    1900mAh
    方形 4 cell
    450g
    3.5小時

如果我們再把ThinkPad X30-Series所用電池拿來比較:

電壓
電量
cell數目
電池重量
最長使用時間
X30-Series 鋰電池
10.8V
4400mAh
圓形 6 cell
320g
5.5小時
X30-Series 擴充鋰電池
14.4V
3800mAh
方形 6 cell
420g
4.0小時

如將ThinkPad X40主機設定為1.23公斤(內建 4 cell鋰電池),X31主機設定為1.64公斤(內建 6 cell鋰電池),我們整理出以下的對照表

主機與各款電池搭配組合
X40
X31

標準鋰電池

  • 1.23kg
  • 3.5小時
  • 1.64kg
  • 5.5小時
大容量鋰電池
  • 1.43kg
  • 7.5小時
  • N/A

標準鋰電池
+
擴充鋰電池

  • 1.68kg
  • 7.0小時
  • 2.06kg
  • 9.5小時
大容量鋰電池
+
擴充鋰電池
  • 1.88kg
  • 11小時
  • N/A

我們先分析ThinkPad X31的理想組合,從重量與使用時間來看,主機搭配標準鋰電池已經能提供5.5小時的續航力,且重量在1.64公斤。如果再加上擴充鋰電池,重量則會增到2公斤以上,故有不少的使用者寧可加購第二顆標準電池。

從表中來看ThinkPad X40的電池配置,搭配標準電池雖然重量最輕,但續航力也是最短。無法滿足X-Series強調的「機動性」。站長認為主機搭配大容量鋰電池是相當不錯的組合,一來重量只有1.43公斤,比X31還要輕,二來理論續航力高達7.5小時,其實這樣的組合才真正算是X40-Series輕量化的本意呀。再看到X40的「Full Power」版本,大容量鋰電池加上擴充鋰電池,在重量只比X31多240g的狀況下,單機使用時間長達11小時!但如果不要求「單機不換電池」,X40主機搭配兩顆大容量鋰電池,重量更只有1.83公斤,使用時間可達驚人的15小時。

總結如上,如果是從重量與電池時間的「平衡點」來看,ThinkPad X40搭配大容量鋰電池,不論是單顆或是兩顆抽換使用,都能提供使用者「全天工作」的長程續航力,這也才是ThinkPad X40除了輕薄之外,另一個吸引人之處。


圖解:ThinkPad X40大容量鋰電池特寫。規格上是8 cell,從實物照片中研判,可能由 4 cell的方形電池,外加 4 cell的圓形電池所組成。

 

站長個人認為ThinkPad X40的擴充鋰電池在重量與用電時間上有加強的必要。我們先從重量來看,擴充鋰電池的重量是450g,為歷代X-Series電池之冠,但是相當諷刺地,電量竟然只有1900mAh(14.4V),這數值代表擴充鋰電池其實跟標準鋰電池一樣,同為 4 cell方形電池。但是標準電池只要200g,就連用電時間長一倍的大容量鋰電池也才400g,反觀擴充鋰電池竟要450g...。

所以從上表中便會看出一個奇怪的現象,標準鋰電池搭配擴充鋰電池,重量為1.68kg、續航力為7小時,皆輸給單機裝配大容量鋰電池:1.43kg、7.5小時。雖然說擴充鋰電池的造型是為了配合安裝在X40底部,但是同樣的續航力,重量硬是比標準鋰電池多一倍以上,這實在令站長感到不可思議。

最後提醒一下,擴充鋰電池跟Ultrabase X4共用同一個擴充接頭,所以接上Ultrabase X4之後便無法再將上擴充鋰電池,反之亦然。使用者連接上Ultrabase X4時,可以從Ultrabay Slim裝入專用的「Ultrabay Slim鋰聚合物電池」,讓X40擁有第二顆電池。

 

過去的USB連接埠僅能微量供電,外接式 USB 2.0光碟機都一定要接上變壓器。DELL的 Latitude X300便準備了自家的「D-Bay」也就是可供電的USB接頭,解決了USB供電不足的困擾。IBM的ThinkPad X40當然也少不了這項設計。左圖就是 「IBM Powered USB 2.0 Port」近拍特寫。Powered USB 2.0 Port上方仍為標準的USB 2.0接頭,使用者可自行安裝USB界面的周邊。下方就是專門用來供電的接頭。目前IBM推出支援 Powered USB 2.0 Port的周邊裝備就是左圖的「USB 2.0 Portable Multi-Burner」(USB 2.0外接式DVD燒錄機)。

USB 2.0 Portable Multi-Burner的燒錄速度如下:

  • 2x(DVD-RAM)
  • 2x(DVD-R)
  • 1x(DVD-RW)
  • 16x(CD-R)
  • 10x(High-Speed CD-RW)

但有個前提,就是僅限於使用變壓器供電,或是透過Powered USB 2.0 Port供電才能到達此速度。因為本台機器還提供了第三種供電方式:使用「兩組」一般規格的USB Port傳輸資料並供電。但這方法卻僅限於「讀取」光碟片。詳細的供電組合與注意事項,有興趣的網友不妨參考IBM網站上提供的「繁體中文手冊」,裡面內容非常詳細。

USB 2.0 Portable Multi-Burner支援的讀取速度如下:

  • 24x(CD-ROM/R)
  • 16x(CD-RW)
  • 8x(DVD-ROM)
  • 4x(DVD-R/RW/+R/+RW)
  • 2x(DVD-RAM

與燒錄限制一樣,上述速率要靠變壓器或是Powered USB Port才能達到,如使用兩個USB Port供電,讀取速率會不一樣。

USB 2.0 Portable Multi-Burner這台採「上開式」設計的燒錄機是由TEAC所代工,支援USB 2.0 High-Speed(480Mbps)傳輸模式。其造型承襲前代外接式光碟機的設計,但是站長個人向來欣賞其設計。上圖就是USB 2.0與Powered USB接頭的特寫,能看出當需要連接至ThinkPad X40時,可將兩個接頭連結在一起。

ThinkPad X40除了本身的輕薄之外,Ultrabase X4與Powered USB 2.0 Port便是額外的兩大賣點。前者能滿足使用者周邊擴充的需求,後者能夠提供使用者「完全機動性」的最佳解決方案。兩者可說是一動一靜的完美搭配。

下一篇起將介紹ThinkPad X40的內部構造與元件,究竟IBM如何達成1.23公斤的目標?內部的祕密為何,請看下回分曉。

 

 

--->Next:內部圖解(上)

--->Back:實機介紹(中)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