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介紹ThinkPad Z60m實機的特點。先前有提過Z60m是一台15.4吋寬螢幕的 2-Spindle(雙軸,意指同時內建硬碟機、光碟機) 機種。從Lenovo-US的一段宣傳句便能知道這台機器的定位:

The Z60m is versatile and powerful to meet the most demanding work and home tasks. The Z60m combines the convenience and mobility of a notebook with the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ity of a desktop.

多功能、高效能的Z60m能夠符合大多數的工作及家庭用途。Z60m同時整合了筆記型電腦具有的便利性與機動性以及桌上型電腦的性能與功能。)

Z60m的重量約為3.2公斤(使用6-cell電池),配合15.4吋的大尺寸LCD面板以及相關配備,提供使用者一台能夠滿足辦公室與家庭兩用的多功能notebook。雖然就重量而言,Z60m並不適合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公車、捷運)的使用者每日攜帶,但就「定點」使用的觀點來看,Z60m的確是一台多功能的notebook,透過換裝各式裝備,能夠輕易地符合辦公室的商務用途,或是家庭的娛樂用途。如果真有移動的需要,3.2公斤其實並不會造成搬運上的困擾。

以下便向網友介紹Z60m「多功能、高效能」的一面吧!

 

相較於Z60t以「Travel」為主,故硬體規格變化有限,Z60m從CPU、LCD到北橋晶片、VGA晶片則有不同的規格可做搭配。條列如下:

CPU:

  •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with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1, Execute Disable Bit, and 533MHz system bus(2MB L2 cache)
  • Intel Celeron M Processor with XD Bit and 400MHz system bus (1MB L2 cache)

北橋晶片:

  • Mobile Intel 915PM Express Chipset / 82915PM Memory Controller Hub(搭配ATI獨立顯示晶片)
  • Mobile Intel 915GM Express Chipset / 82915GM Graphics Mem Cont Hub(內建整合顯示功能)

顯示晶片:

  • ATI MOBILITY RADEON X600 / PCI Express x16 / 128MB memory
  • ATI MOBILITY RADEON X300 / PCI Express x16 / 64MB memory
  • 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00 (GMA 900) / integrated in 915GM

LCD:

  • 15.4" (391.0mm) WSXGA+ (1680x1050) TFT color / 200 nits / 16:10 aspect
  • 15.4" (391.0mm) WXGA (1280x800) TFT color / MaxBright / 300 nits / 16:10
  • 15.4" (391.0mm) WXGA (1280x800) TFT color / 200 nits / 16:10 aspect ratio

如果是使用Celeron M的處理器,目前都只有915GM+GMA900+WXGA(200 nits)的配置。如果是商務使用而偏好高解析度的用戶,可以選擇Pentium-M / 915GM /WSXGA+ (1680x1050) TFT的黃金三角組合。如果是遊戲玩家,便可考慮Pentium-M / 915PM / ATI X600 128MB / WXGA with MaxBright的搭配。

 

除了規格上可根據不同情境選擇不同的零件之外,Z60m的幾項共通功能也值得一提。例如左圖所示的是Z60m機身前方特寫。在前方右側是一個「三合一讀卡機」,支援MultiMediaCard、Memory Stick與Secure Digital(SD)三種類型的記憶卡。

每一台Z60m在機身右側都有S-Video輸出端子,左側則有IEEE 1394(FireWire)連接埠以及ExpressCard與PC Card擴充槽。如果再搭配上預設的Ultrabay Enhanced多功能擴充槽,使用者可依需求熱抽換八倍速寫入的DVD燒錄機,或是第二顆硬碟抽取盒等周邊。Z60m機身兩側各有一個喇叭,能夠提供較佳的聆聽感受。

ThinkPad雖然不擅長消費型產品市場操作,但就Z60m多樣化的硬體功能配置與完整的多媒體輸出入,配合上寬螢幕的面板尺寸,Z60m除了能夠繼續在商用市場上發揮影響力,同時也能夠消費性市場上嶄露頭角。

與Z60t做一個比較,不難發現Z60t並沒有S-Video輸出端子,也沒有IEEE 1394,讀卡機也僅支援 Secure Digital(SD)一種。雖然就功能面而言,在Z60t上面加入這些功能並無困難,但很明顯地Lenovo想將這兩款寬螢幕產品做更大程度的區隔,因此Z60t雖然方便攜帶,在多媒體功能上卻做了限制,而同時強化了Z60m的多媒體功能。究竟「商務用途」是否就真的鮮少使用到S-Video輸出端子或是IEEE 1394 ﹖這問題就讓後續的市場反應來回應吧。

 

Z60m機身前方左側是紅外線埠(infrared) (4Mbps))及無線網路硬體開關。左圖是近拍特寫。

 

 

左圖是Z60m機身右側,從左至右各部元件分別是

  • S-Video輸出端子
  • Ultrabay Enhanced多功能擴充槽
  • USB Port x2
  • 防盜鎖孔

與Z60t的機身厚度(26.6-30.9mm)相比,Z60m的厚度(37.3-40.2mm)高出不少。但考量到這兩款定位好比T43 vs. R52, Z60m無怪乎會採用12.7mm的Ultrabay Enhanced,機體也較厚。

 

Z60m的機身左側各連接埠如下:

  • ExpressCard插槽(上層)
  • PC Card插槽(下層)
  • IEEE 1394 Port
  • 耳機插孔
  • 麥克風插孔
  • RJ-45接頭(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
  • RJ-11接頭(Modem)
  • VGA螢幕接頭(D-Sub)

 

Z60t由於只配備一個外部擴充槽,考量到最大相容性,選擇了傳統的PC Card (PCMCIA)。反觀Z60m一方面機身厚度夠,二來要提供最大的擴充性,所以採行了「雙插卡」設計。左圖是外部擴充槽特寫,旁邊的退出桿所刻畫的圖案也不一樣,上層是ExpressCard插槽,所以退出桿刻上一個「X」的符號,頗富巧思。下層就是傳統的PC Card (PCMCIA),退出桿上的圖案仍舊維持以往的圓形。

Z60m的ExpressCard支援「ExpressCard/34」( (34mm寬))或「 ExpressCard/54」 (54mm寬)兩種尺寸。在傳輸速度上,支援PCI Express x1 或USB 2.0兩種模式。雖然ExpressCard被視為取代PC Crad的新一代擴充槽規格,但是目前的notebook已經內建各式功能,舉凡過去需要藉由擴充卡才能支援的IEEE 1394、多合一讀卡機、WiFi無線網路等功能,都已內建在Z60m內。之前有看過廠商推出ExpressCard的Gigabit Ethernet網路卡,但平心而論,通常會內建ExpressCard 的機種很少不內建GbE的。因此支援ExpressCard的周邊在市面上可說甚為稀有,站長能想到的應用大概有:S-ATA擴充卡、DVB數位電視接收器、影像捕捉卡。只是市面上有內建ExpressCard的notebook也不多,所以廠商也會觀望一陣子,等ExpressCard機種普及率高之後,市面上或許就會開始見到多種相關周邊了。

 

 

很多人都在詢問2006年發表的ThinkPad新機是否會汰換掉現有的Ultrabay Slim/ Enhanced。就目前所知Ultrabay擴充槽仍舊使用P-ATA界面,也因此站長認為現有的Ultrabay Slim/ Enhanced還會沿用一陣子。其實桌上型電腦用的晶片組還是保留一組P-ATA介面用來連接光碟機使用,市面上的SATA介面光碟機也尚未成為主流,因此notebook要全面改用SATA介面恐怕還有一段時間。

R52/Z60m會採用12.7mm的Ultrabay Enhanced主要是成本考量。除了機身為了與T43/Z60t做區隔因此厚度較高之外,12.7mm規格的光碟機成本較9.5mm規格便宜,畢竟越輕薄的產品設計、生產難度更高,成本也會墊高。另一方面9.5mm規格的光碟機受限於厚度,使得DVD燒錄速度最快只停留在四倍速,12.7mm規格的光碟機已經能做到八倍速的燒錄速度。所以購買R52/Z60m此類有配備Ultrabay Enhanced的機種,反而有機會配備到最高速的DVD燒錄機,至於T43/Z60t則只能配備到四倍速的機種。

由於Ultrabay Slim/ Enhanced的介面相同,所以厚度低的Ultrabay Slim周邊可以放入Ultrabay Enhanced擴充槽中。左圖就是明顯的兩個案例。上圖是放入一台Ultrabay Enhanced 規格的DVD燒錄機,下圖則是放入Ultrabay Slim規格的第二顆硬碟抽取盒。或許因為介面相同,當時IBM就沒有另外推出Ultrabay Enhanced規格的第二顆硬碟抽取盒,雖然比較不美觀,但使用上並沒有太大差別。

隨著Z60-Series推出,Lenovo也推出了新一代的「ThinkPad Serial ATA Hard Drive Bay Adapter」,其實就是支援S-ATA介面硬碟的第二顆硬碟抽取盒,負責將SATA介面硬碟的訊號轉成P-ATA訊號給Ultrabay Slim/Enhanecd。這個新款的硬碟抽取盒支援Ultrabay Slim/Enhanecd,所以置入Ultrabay Enhanced時,也會跟左圖一樣,留一個縫隙。

 

 

Z60m與Z60t電池規格不同,故無法相容。Z60m電池有兩種容量,6-cell(10.8V / 5.2AH)與9-cell(10.8V / 7.8AH)。左圖是配備6-cell電池。

Z60m機身後面左側有一個垂直的USB Port。如同Z60t也是兩個平放、一個垂直的USB Port,Z60m也是一樣的配置。

 

左圖是Z60m機身底部全貌,站長已經把硬碟槽的外殼取下,網友可以清楚地看到兩側加裝了硬碟固定吸震架的硬碟。Z60m是近期ThinkPad各系列中,少數將硬碟置於機器底部的機種。

Z60m的機體材質主要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plastic,除了少數機種的LCD背蓋有採用銀色的「三合一」材質之外,如果是全黑色機身,材質便都是ABS plastic。相較於Z60t黑色機身採用新一代的Hybrid 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材質,Z60m畢竟定位在取代桌上型電腦,較不需要頻繁攜帶移動,機體材質便選擇ABS plastic,這點與T43採用CFRP、R52採用ABS plastic,也是有著同樣的巧合。

Z60m的主要電子元件都移到主機板正面,因此主機底部除了擴充塢接頭、硬碟槽、電池槽之外,過去常見的記憶體擴充槽、Mini PCI擴充槽都已不復見。

 

左圖是Z60m硬碟槽的特寫。圖中S-ATA接頭清楚可見。

從Z60-Series開始,2006年發表的新世代ThinkPad也會開始配備SATA介面的硬碟。所幸過去添購的P-ATA介面硬碟仍舊可以透過UltrabaySlim的第二顆硬碟抽取盒來善加利用。或許再過一陣子,ExpressCard介面的「eSATA」(SATA外接規格)擴充卡也會陸續問世,屆時如果能克服供電問題,使用者可以改用傳輸速度更快的SATA硬碟,同時搭配支援eSATA的硬碟外接盒。現在IEEE 1394b的規格雖然已經推出一陣子(800Mbps), 單就理論傳輸速度是比USB 2.0的480Mbps來的快,但IEEE 1394硬碟外接盒必須另外接上電源,這對於使用的便利性實在是一大扼殺,反觀USB 2.0的硬碟外接盒雖然問世時間比IEEE 1394a要晚,但已經取得了市場的領導地位,除了成本較低之外,2.5吋的USB硬碟外接盒可透過雙USB接頭便可供電,這點便利性其實是消費者所需要的。雖然不可諱言地,IEEE1394傳輸穩定性優於USB 2.0,但在USB 2.0 OTG與 eSATA的兩相夾擊下,IEEE1394最後也許只能繼續困守在擅長的AV視聽器材領域。

 

 

這次拆卸Z60m的Palmrest時,比Z60t輕鬆許多(笑),將Palmrest卸下後,映入眼簾的是雙層的記憶體擴充槽。Z60m跟Z60t一樣都採用堆疊式記憶體插槽設計。使用者如果要自行更換記憶體時,需要費點工夫將Palmrest先移開。

站長親自使用Z60m的感覺是Palmrest感覺非常紮實,原來下方就是堅硬的鎂合金骨架(Roll Cage),以往使用者感覺Palmrest左側下方硬度不足的問題,到了Z60m不復存在,再加上硬碟放置在機器底部、主機厚度夠,讓Z60m的Palmrest不至於有兩側溫差過大的問題產生。這對於一台須長時間使用的「Desktop Replacement」而言,提供使用者更佳的操作舒適度。

 

 

Yamato Lab宣稱Z60-Series有著比以往ThinkPad各機種更佳的「排水」能力,原來是排水孔數量由一個增加為二個。根據PCWatch網站所提供的簡報資訊,不同種類液體的能水能力如下表:

  過去的ThinkPad Z60-Series
水/咖啡 1.60 cc/s 2.80 cc/s
可樂 0.77 cc/s 1.65 cc/s

雖然排水能力增強了,但不代表使用者可以「放心」地把水倒在鍵盤上,請大家還是愛惜的ThinkPad。左圖就是兩個排水孔位置的特寫,右側孔是在空白鍵右下角,左側孔則是在Windows鍵下方。

 

如果IBM當初只想規劃一台「消費向」的多媒體notebook,大可不必如此費心,相反地,我們從Z60-Series身上看到許多項新設計,都可能延到到次世代ThinkPad。舉例來說,Z60-Series便是ThinkPad系列中首次採用「Roll Cage」鎂合金框架(骨骼機構)的機種。其實「Roll Cage」這概念常出現在許多ODM/OEM機型上,代工廠可以針對客戶需求,在「骨架」外披覆不同的外殼,但內部的元件都是統一佈局。

舉個「機動戰士GUNDAM 0083」的情節來說,原本地球聯邦軍委託亞納海姆(AE)社進行的開發計畫,其中的GUNDAM GP04(試作四號機) 在開發期間被聯邦軍取消,但後來AE社秘密獨力開發完成試作機,便在改裝外型偽裝後交給德拉茲艦隊使用。

採用了Roll Cage的Z60-Series在機體強度上增強許多,Yamato Lab為了證明Roll Cage的效用,曾經打造一台同樣採用Roll Cage的T40-Series試作機,測試結果對於Roll Cage對於內部零件的壓力可減輕30%,筐體的剛性也增加20%~40%。所以站長才笑說Z60-Series雖然表面上是一台消費型notebook,但「骨子裡」卻是不折不扣的商用機。

左圖是取下鍵盤、Palmrest後可看到的內部全貌。Z60m主機內建一個Mini PCI插槽(WLAN)與一個Mini PCI Express插槽(WWAN),左圖中這台Z60m並沒有支援WWAN功能,所以Mini PCI Express插槽是空的。

整個Z60m拜Roll Cage之賜,Palmrest跟鍵盤右邊都非常的穩固,至於鍵盤左邊下方因為缺乏平整的立足點,所以會感覺比較浮動一些。從左圖的照片中不難看出要重現ThinkPad 600-Series穩若泰山的鍵打觸感,恐怕機構設計上必須重新設計。但整體而言站長覺得Z60m的鍵盤觸感還是相當不錯的。

 

 

左邊是Z60m各部的近拍特寫,讓網友欣賞一下。

基本上Z60m秉持著Z60系列的共通特性,許多功能都一樣能在Z60t上面看到。例如:

  • 位於鍵盤兩側的喇叭
  • 機身兩側的圖示( I/O Icons)
  • 添加了多媒體播放功能的方向鍵
  • 圓弧形的機身四邊

 

 

最後一張圖是Z60m的三個USB Port特寫與新版的90W AC Adapter特寫。

從Z60-Series開始,以前的ThinkPad所用的72W AC Adapter無法沿用到2006年發表的次世代T/R-Series,因為都將改用90W AC Adapter。為了避免使用者誤用,主機與AC Adapter上的電源插孔也都修改了設計。

新型的90W AC Adapter長度(126 mm)約與羅技 G5滑鼠一樣。

 

 

--->Next:15:9(Z60t) vs. 4:3(T42)

--->Back:Z60t實機介紹(下)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