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 | ThinkPad X61(試作機) |
ThinkPad X61s(試作機) |
LCD | 12.1" (XGA) |
12.1" (XGA) |
CPU | Intel Core 2 Duo T7100 (一般電壓版Merom 1.8GHz / 2MB L2) |
Intel Core 2 Duo L7500 (低電壓版Merom 1.6GHz / 4MB L2) |
GPU | 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X3100 (GMA X3100) |
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X3100 (GMA X3100) |
VRAM | 共享記憶體架構,最大使用448MB |
共享記憶體架構,最大使用448MB |
HDD | HGST 80GB 5400RPM (8MB buffer) |
Seagate 160GB 5400RPM (8MB buffer) |
![]() |
站長這次借測的ThinkPad X61s與X61是有趣的組合,因為X61s採用的低電壓版Merom時脈雖然只有1.6GHz,但L2快取卻有4MB;反觀X61採用一般電壓版Merom,時脈為1.8GHz,但L2快取僅有2MB,相信很多網友都滿想知道X61s (4MB L2)對決X61(2MB L2)的勝負吧。 按慣例依舊從Sisoftware Sandra XI「CPU Arithmetic」Benchmark」開始測試。由於本項僅針對CPU運算效能進行測試,故通常時脈越高分數越高,X61(1.8GHz)勝過X61s(1.6GHz)算是意料中的表現。一般電壓版Merom必須時脈為2.0GHz才會內建4MB L2,根據先前測試R61(2.0GHz)的成績,Whetstone成績是12809 MFLOPS;Dhrystone成績則是18097 MIPS。 |
![]() |
Multi-Media成績結果仍是X61勝出,R61(2.0GHz)的Floating-Point成績是59749 it/s;Integer成績為109828 it/s。 |
![]() |
在Multi-Core Efficiency測試項目中,T7100(1.8GHz)與L7500(1.8GHz)的效能差距不大,反觀搭配4MB L2的T7300(2.0GHz)成績為:Latency是47ns;Bandwidth則為 6331MB/s。如果CPU時脈拉高至2.4GHz(T7500),效能差距更為顯著, Latency僅為39ns;Bandwidth高達7469MB/s。 |
![]() |
從Santa Rosa世代開始的T61/R61/X61-Series都提供一項全新的資訊保全功能:「I/O Port Access」。電腦管理員可以在ThinkPad BIOS設定開放或關閉哪些連接埠與連線功能(BIOS預設為全部開放)。 本項功能對於一般個人用戶的意義不大,反而是商業用戶有需要斟酌使用,例如限制約聘雇人員、工讀生透過USB隨身碟存取ThinkPad內部資料等。站長上班的公司前陣子就明令工讀生的電腦必須「關閉」USB連接埠,當時負責的同事傷透了腦筋。畢竟每台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的BIOS設定不盡相同,有的電腦即使已經在BIOS設定關閉USB功能,進入作業系統之後仍舊可以使用。 不管是ThinkPad或是ThinkCentre往後都會提供「I/O Port Access」功能,其他友商的機器也能看到類似的功能,顯見企業對於USB隨身碟、MP3隨身聽可能帶來的資安威脅開始採取防治的動作。 左圖中顯示出「I/O Port Access」能管控到的連接埠種類,雖然無法全數列舉,但從左圖中不難看到「I/O Port Access」幾乎可以全面限制任何可能的資料外洩管道。而且其他廠牌的notebook多半僅能限制存取USB連接埠、IEEE連接埠,「I/O Port Access」卻連Ethernet LAN、 WLAN、Bluetooth、Ultrabay擴充槽等都在管控之列。 如果全數功能都開啟,使用者除了單機操作之外,恐怕很難從主機拷貝出電子檔案。 |
![]() |
![]() |
X61/s各種記憶體容量的效能差距與先前T61/R61的測試結果類似,都是兩條1GB記憶體模組的雙通道組合成績表現亮眼,即使X61s配備4GB(2GB+2GB)也略遜2GB(1GB+1GB)一籌。但這些成績都是在Vista 32位元版所測得,如果在64位元作業系統環境下,相信4GB( 2GB+2GB)會發揮應有的效能。 另外一項有趣的現象,在記憶體頻寬測試中,X61s( 1.6GHz)在所有的記憶體組合成績中都擊敗X61(1.8GHz)! 由於X61-Series均採用整合型繪圖晶片,效能與記憶體頻寬效益有密切關係,在下面的各項測試中將發覺X61s的沈默實力。 市面上仍有部份的notebook僅提供一組記憶體擴充槽,且主機通常已先內建記憶體。如果內建1GB還算「有救」,使用者可以自行加裝第二條1GB記憶體模組,或是加裝2GB記憶體(但效能不及1GB+1GB的組合)。如果主機僅內建512MB,使用者只能擴充成1.5GB或是2.5GB。相較之下X61-Series提供兩組記憶體插槽,且位於主機底部,只需要解開兩顆螺絲就可以打開蓋子,真的比T61/R61輕鬆多了...|||。 |
![]() |
在介紹3DMark05成績之前,不妨先溫習一下去年X60/s的成績:
同樣是1GB+1GB的組合時,X61成績為860分;X61s則是827分,可以看出雖然CPU時脈沒有增加,但是藉由強化處理器與晶片組的架構,仍舊可以獲得不錯的成績表現。 不過...站長個人懷疑是Intel的驅動程式有針對3DMark此類測速程式進行「最佳化」,因為測試剛彈(UCBenchmark)這款冷門的程式時,幾乎沒啥長進...
|
![]() |
X61與X61s的1GB+1GB記憶體組合在PCMark05呈現截然不同的結果,X61s所有的記憶體容量組合中,以2GB( 1GB+1GB)成績最佳,總分為3523。反觀X61搭載2GB( 1GB+1GB)時的PCMark Score總分卻是最差。由於X61的表現實在太反常了,站長個人覺得僅供參考即可。 |
![]() |
接下來比較一下剛彈3D版線上遊戲的測速程式(UCBenchmark),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在安裝單條記憶體時,X61s果然如同3DMark06成績所示,都能比X61獲得更高的成績。X61只有在安裝兩條記憶體時才能勝過X61s。但站長故意將X61s安裝WinXP(使用7K100硬碟),哈哈哈∼∼∼果然再次印證「WinXP+雙通道+7200RPM無敵論」,成績超越X61的各式記憶體組合。 只是整合型繪圖晶片組畢竟有其效能限制,與nVidia Quadro NVS 140M動輒破3000分相比,即使是最新一代的GMA X3100仍舊與中階獨立顯示晶片有相當大的效能差距。先前提到站長懷疑Intel的X3100驅動程式有針對3DMark05/06進行最佳化的原因是去年測試X60/s時,UCBenchmark成績如下:
很明顯地X61/s並沒有獲得很大的效能進展,但去年的X60/s只要安裝1GB( 512MB+512MB)便可以順暢地執行魔獸世界,以X61/s的規格當然是勝任愉快。畢竟整合型晶片組也不用過於苛求其3D效能表現了。 |
![]() 站長同樣使用BatteryMark 4.0.1版測試X61/s的電池續航力。至於電源管理組態一率使用「TEST-2」(請參閱T61/R61效能實測),也就是將LCD亮度調至第9級(滿格為15級)。 很多使用者都在問:究竟X61s與X61的續航力相差多少,假設均安裝Windows Vista,從左圖的成績中顯示,Life test(低負載測試)時X61s比X61延長了38分鐘的續航力,但在Conditioning test(高負載測試)時僅差距18分鐘。 從8-cell長效電池的使用時間差距也會發現,在不同的操作狀況下續航力也有明顯的差別。以X61s為例,即使搭配8-cell電池,在進行高負載操作時的續航力僅為3小時27分鐘;相反地,就算只用4-cell方形薄電池,在低負載操作時也能撐到2小時49分。所以X61-Series搭配8-cell電池的續航力為何?端視使用者當時的操作狀況而定,有可能輕鬆撐到6小時以上,也有可能3小時左右就電量耗盡了。 倒是微軟雖然宣稱在Vista上面實作許多「有助於notebook省電」的功能,但廣告詞在實機驗證面前終究不堪一擊。站長為了不讓Vista的續航力輸太多,故刻意放水拿HGST 7K100(7200轉高轉速硬碟) 安裝WinXP進行測試。 結果在4-cell方形電池測試項目中,Vista搭配5400轉硬碟的續航力「終於」小勝WinXP+7200轉硬碟。但是到了8-cell長效電池環境中,不愧是「路遙知馬力」,WinXP即使搭配7K100照樣輕易「KO」掉Vista。換言之,如果使用者嫌新購的Santa Rosa電腦續航力不彰,可以改灌WinXP以延長續航力。或是乾脆換裝7200轉高速硬碟,對於續航力衝擊也不大。 以上圖為例,一台預載Vista的X61續航力與運算效能已經不彰了,遇上X61s裝配7200硬碟及WinXP時,真的會被慘電。首先是X61s的電池續航力可增加25分鐘到44分鐘,其次7200rpm硬碟效能也優於5400轉硬碟!如果使用者有幸改用HGST最新的「7K200」系列硬碟,基本上這已經是某種程度的殺雞用牛刀了,我們還是體諒一下微軟精心想出的Vista廣告詞吧。 |
![]() |
左圖是X61測試SATA硬碟外接盒的照片。站長使用Buffalo在日本販售的eSATA擴充卡(PC Card界面)。透過eSATA纜線連接到 STARDOM公司的iTank硬碟外接盒。站長會刻意測試的原因是在X60/X61同樣使用PCMCIA+ eSATA外接盒時,透過eSATA界面傳輸時效率異常低落,只有15MB/S!但同樣的iTANK外接盒改用USB 2.0界面傳輸時,傳輸速度恢復成34MB/S。 原本以為是eSATA界面卡與USB外接盒的相容性問題,但站長把同樣的組合(Buffalo擴充卡+STARDOM外接盒)拿到T60/R60上面測試時卻一切正常!輕鬆跑出60MB/S的佳績,也就是透過PC Card插槽外接SATA硬碟時,比ThinkPad內建的5400轉主硬碟還快! 但很不幸地,在X61仍遇到同樣的問題,eSATA效能會被限制在15MB/S。在此提醒有意在X61-Series上面加裝eSATA擴充卡的網友,不如把擴充的錢省下來,改用USB 2.0傳輸。至於IEEE1394的效能,站長並未測試過。 |
![]() |
隨著802.11n Draft 2.0已於近日通過,相信各網通設備廠商都會陸續推出符合Draft-N 2.0的設備。站長在測試X61/S時曾借測了三台號稱符合Draft-N 1.0的無線網路路由器,如左圖所示,從左至右分別是: 除了D-Link DIR-655有內建4-Port Gigabit Ethernet之外,其餘兩款都僅有10M/100M Ethernet,站長個人對於一台「號稱」無線網路效能理論值高達300Mbps的Draft-N無線路由器,竟然僅有100M的 Ethernet LAN感到大惑不解,難不成希望筆記型電腦之間都透過Ad Hoc點對點模式傳輸不成?雖然市面上的Draft-N設備鮮少能夠在WLAN實測時超過100Mbps傳輸速度,但如果連Ethernet LAN僅提供100M,等於限制電腦之間傳輸速度(無論有線、無線)有超過100Mbps的可能性。 |
![]() |
為配合T61/R61/X61-Series內建的「UltraConnect II」新一代天線設計,Access Connections程式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連線圖示。左圖就是X61s(內建Intel 4965AGN+ MIMO)連線到D-Link DIR-655的Access Connections畫面。如果成功透過802.11n模式連線,首先左側的ThinkPad圖示會出現三個天線發信位置,且右側的無線網路設備也會刻意以三根天線代表正連線到支援802.11n的AP。 此外代表無線傳輸的動畫也增為兩層,可能隱含Channel Bonding之意。 只是4965AGN雖然號稱支援802.11n Draft,但實測的結果,只能在D-Link DIR-655透過802.11n進行連線,且正如左圖所示,連線速度僅為144Mbps,儘管改過許多設定,仍舊無法讓連線出現300Mbps字樣。反觀站長改用Atheros的802.11n網卡連線時, 都能順利顯示300Mbps。
|
![]() |
詭異的現象還不只一項,Intel 4965AGN並不支援NBG-415N( ZyXEL)或是WZR-G300N(Buffalo)以802.11n模式連線。如左圖所示,僅能透過802.11g模式連線。此時Access Connections的ThinkPad圖示只會出現兩個天線發信位置,對應的AP圖示也改為單天線, 代表無線傳輸的動畫也減為單層。 或許隨著Draft-N 2.0的通過,Intel 4965AGN後續可透過韌體、驅動程式更新以提升802.11n的相容性。但現階段802.11n相容性真的堪憂,除非使用者從無線網卡、無線網路基地台都預先規劃過,確認相容性不成問題。雖然Atheros的802.11n網卡相容性最佳,但很可惜地,遇到Intel強力推銷Santa Rosa平台,使用者恐怕很難有機會使用到Atheros網卡。 ThinkPad Santa Rosa戰隊的實機測試告一段落了,很可惜地,站長在歸還主機之後才借到HGST最新銳旗艦級硬碟:Travelstar 7K200(200GB)! 站長會將後續的測試成績刊登在主站的Blog上面,敬請網友期待! |
--->Next:結語
--->Back:T61/R61效能實測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