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站長撰寫ThinkPad新機介紹特集時,感覺就像是歷經了一次「大長征」(笑),特別是本次一口氣借測了四款ThinkPad,規模算是歷年之最。雖然Santa Rosa平台的T61/R61/X61/X61s可視為舊瓶新酒,但從前面六篇的文章中,相信網友不難理解Yamato Lab在新世代寬螢幕T61/R61所費的苦心,以及如何改善X61-Series的Palmrest過熱問題。 本次特集的結語就讓站長帶大家回到ThinkPad的原點---「Yamato Lab」,同時探討次世代ThinkPad的蛛絲馬跡。

每年的10月時序已經進入秋季之時,也是ThinkPad誕生的月份。2006年10月13日,在Lenovo-tw與Lenovo-JP的大力協助之下,TPUSER網友組團拜訪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大和事業所(日本漢字),英文名稱為「Yamato Laboratory」,故站長多在文章中簡稱為Yamato Lab。

左圖是Yamato Lab一樓招待處的照片。簡潔的佈置搭配「Yamato Laboratory」一行字,沒有華麗的裝飾,卻也透露出在此奮鬥的工作人員與其心血結晶---ThinkPad的共同特徵:樸實、剛健。

 

本篇所使用的照片除了站長拍攝之外,也獲得同行朋友的同意,引用他們所拍攝的照片,站長在此感謝Albert Lu與waterball的協助。左圖為Lenovo-tw的Albert Lu經理。

 

站長要特別感謝日方多年來對於台灣參訪團的重視與協助,不管是2002年的媒體參訪團(當時請到內藤在正先生上台簡報),或是2003年的TPUSER參訪團(ThinkPad S30-Series的主設計師山崎和彥先生也應邀簡報),當年的IBM-JP與Yamato Lab都派出高階的技術人員,且從2003年的TPUSER參訪團開始,「與研發人員對談」更是每次的壓軸戲。

2006年的參訪行程是ThinkPad改隸Lenovo麾下後,本站網友的首次拜訪。很高興在Lenovo-tw與Lenovo-JP的大力協助之下,台灣的TPUSER們再度踏入ThinkPad設計殿堂---Yamato Lab!

左圖是在進入簡報室的門口時,所展示的歡迎畫面。由於「Taiwan End Users」字樣是站長當初寫英文信給原廠時所使用的字樣,早知道就寫成「Taiwan ThinkPad Users」,想必「爽度」會更不同吧(笑)!

 

※關於Yamato Lab的簡介請網友參閱本站「2003年---日本IBM 大和事業所參訪行程介紹特集」 。

 

Yamato Lab非常尊重遠道來訪的客人,例如說參訪團的行程主要項目是由站長和Lenovo-tw討論規劃,日方不但全數保留,也加入他們精心規劃的節目。左圖是本次的完整節目介紹。即使安排了一整天行程仍讓同行網友感到意猶未盡。後來Lenovo-JP在2007年7月時也舉辦日本使用者的Yamato Lab Tour,但行程只有下午半天,而且參加者還必須自行到神奈川集合...|||,相較之下,台灣TPUSER參訪團每次都是全天行程,而且由原廠派遊覽車全程接送,套句媒體用語,這算是「高規格禮遇」吧(笑)。

站長參加2002年媒體參訪團時,當年雖然與各大報媒體記者去,但一夥人卻是跟著IBM公關搭地鐵去神奈川,到車站後轉乘計程車。一路上花了一個多小時通車而且還是上班時段,回想起來算是有趣的經驗。當時的行程幾乎是全天簡報,除了中間有參訪ThinkPad測試設施之外,並沒有太多機會與研發人員對談。所以往後的TPUSER參訪團都會請日方務必安排研發工程師與網友進行會談。從左圖的時程表看到日方安排X60與T60研發團隊各45分鐘的充足時間,除此之外,最讓站長感動的是出席的工程師都是我方邀請的對象。本次的節目除日方所新增之外,站長其實都有建議每個節目的出席者,希望「見到該見的人、表達該講的意見」,沒想到Yamato Lab幾乎全數安排出席,這點真的讓站長感受到日方的誠意。

 

左圖就是去年TPUSER參訪團聽取簡報時所使用的會議室。後來Lenovo-JP在今年七月舉行的國內參訪團人數必須限制在20名之內,可能是參考TPUSER這次的規模。台灣的TPUSER只要願意參加Yamato Lab Tour就可以成行,反而日本國內團是開放全國申請,故必須抽籤決定20位名額,並非人人都有機會去。

左圖就是本次出席的TPUSER網友們正在觀看主持人介紹節目時所拍攝的。這畫面真的挺有趣的,比較像是一群人去日本開會,因為桌上擺的ThinkPad都是網友自己從台灣帶過去的!

其實站長舉辦這次Yamato Lab Tour的目的並不是去聽簡報,而是去「抱怨」的。去年X60-Series推出之後站長也馬上購入X60s,雖然X60-Series是不可多得的好機器,但正如同網友常在討論區看到的文章,Palmrest過熱、鍵盤敲擊感比X31鬆等問題這些都是設計層面,與其在網路上抱怨,何不親自向Yamato Lab的設計人員反應呢? 台灣銷售的notebook品牌眾多,不管是國內品牌或是進口品牌,ThinkPad是唯一提供使用者拜訪行程的日本設計品牌。站長非常感謝TPUSER網友的踴躍參加,在百忙之中仍撥空自費前往Yamato Lab,這次的「Snata Rosa介紹特集」其實從某角度來看,算是驗證台灣使用者的心聲是否有傳達到日方。

 

 

 

上午的簡報內容共有四場,前兩場包括開場白與Yamato Lab、ThinkPad的簡介,其內容站長就不贅述了。接下來兩場是安排T60-Series與X60-Series研發人員向出席網友介紹新機特點。左圖是負責講解T60的Mr. Isoda。由於本次同行的網友多半使用X-Series,站長也並未針對T60撰寫完整的介紹特集,故T60的簡報內容對於大家來說滿新鮮的,例如Roll Cage、貓頭鷹葉片設計等。

 

 

左圖是Mr. Isoda簡報內容其中一張截圖,介紹T-Series的開發流程。站長看到本張內容時很驚訝,沒想到Yamato Lab會對End user介紹主機開發的過程。左圖介紹的流程表中有提及Gfx(獨立顯示晶片),除了ATI M5x之外,赫然出現nVidia MEP43字樣,站長特別詢問Mr. Isoda,難道T60在開發時也曾經考慮過nVidia?Mr. Isoda便答覆的確是同步驗證。

沒想到T61推出時,Yamato Lab果然選擇了nVidia的Quadro NVS 140M,可能是ATI的DirectX 10顯示晶片無法配合ThinkPad的推出時程。Mr. Isoda會介紹這張流程圖的用意是解釋以往ThinkPad開發時常遇到某些元件延遲供貨,導致主機被迫延後上市的狀況。現在則會在開發階段設立許多檢查點,如果元件廠商無法配合,Yamato Lab便會改用其他廠牌的零件。

 

負責報告X60-Series的是山崎哲氏先生,擔任X60的開發經理。不管是Mr. Isoda或是山崎先生均非空手來簡報而已,兩人都帶來許多T60或X60的主機及零件。左圖便是山崎先生在簡報介紹到X60與前代X-Series的主機板面積差異時,直接拿兩張主機板展示實物差異。

 

雖然X60-Series主要由Yamato Lab設計,但山崎先生簡報中仍不忘特別介紹到其實X60-Series也是由台灣緯創(Wistron)協助設計並量產,故特別刊出左圖與緯創團隊的合體照。Yamato Lab負責X-Series的開發成員常需要到台灣洽公,或許這也是為何本次出席的X60開發人員對於來自台灣的TPUSER表現得特別親切吧。

 

山崎先生還特別刊出緯創負責X60的PM---丁文信先生的一段中文歡迎詞。沒想到我們人身處日本Yamato Lab,卻能看到來自台北的介紹!

之後同行的大家便半開玩笑地討論,假設來年次世代的X-Series仍舊由緯創協助開發時,屆時的Yamato Lab Tour或許可商請負責的緯創PM撥冗擔任導遊,一起陪我們到日本與開發團隊會談(笑)。

 

 

中午承蒙Yamato Lab招待豐盛的日本幕之內便當。 光看就讓人覺得秀色可餐,實際菜色也非常可口。由於時間緊湊,所以安排45分鐘用餐時間之後就開始下午的參訪行程。

 

下午第一場簡報是由Mr. Kumaki介紹ThinkVantage的諸項特點與功能。第二場則是很榮幸邀請到先進機構設計副部長---崛內光雄先生為大家專門介紹ThinkPad鍵盤。崛內先生從首台ThinkPad便開始參與鍵盤設計,Lenovo-tw及站長都習慣稱呼崛內先生為「Keyboard桑」。

 

左圖是崛內先生解釋鍵盤敲擊力道的原理,一個「Click」的敲擊小動作其實包含了許多力道回饋的細節。

 

左圖就是ThinkPad鍵盤的「公式」,不同機種有不同的α值,畢竟T-Series的鍵深與X-Series鍵深不會相同,如何在有限的鍵深內提供最佳的敲擊手感,這就是Yamato Lab所費心研究之處。

 

ThinkPad鍵盤好打的祕訣除了「七列按鍵」「敲擊α值」之外,其實連按鍵本身的造型也是經過精心設計過的。左圖中的簡報就是解釋ThinkPad按鍵有較長的「斜面(slope)」,有助於高速鍵打。關於ThinkPad鍵盤特點請參閱「ThinkPad R60新機介紹---實機介紹(上)」,站長有詳細的圖文說明。

規劃本次參訪行程時,崛內先生是站長列入「務必」請日方安排出席的重量級人物。因為「Keyboard桑」在這15年來負責設計ThinkPad鍵盤,如果要抱怨鍵盤不佳,當然直接向他陳情嘍。

這次站長是為了X60-Series鍵盤的敲擊感比X31鍵盤「鬆」而向崛內先生反應。其實按鍵的鬆緊度感覺往往因人而異,但有鑑於X31使用者為數眾多,當轉換成X60-Series多半覺得按鍵比較鬆,為此站長還特地帶著X60s赴Yamato Lab,搭配同行網友的X31向崛內先生反應。雖然不奢求X60-Series就進行鍵盤改款,但希望未來的X-Series能有改進的機會。

網友也向崛內先生抱怨X60-Series按鍵取消紅、藍色條的設計,也許是類似的抗議音量越來越多,Lenovo官方Blog於今年七月底舉行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高達92%的壓倒性票數要求恢復以往的紅藍條設計,八月初負責發起調查的David Hill宣佈「We plan on putting the stripes back at the earliest date possible. 」,是的,紅藍條將會回到未來的ThinkPad上面!

 

在結束精彩的ThinkPad鍵盤介紹之後,緊接著就是本次Yamato Lab Tour的壓軸節目:「與開發人員對談」!首先是X60-Series開發團隊。左圖兩位從左至右分別是:

  • 平野幸彥氏(X60-Series開發企劃)
  • 阿部直樹氏(X60-Series開發Team Leader)

這兩位都是站長指明希望能出席的X60-Series開發代表人物,沒想到Yamato Lab真的安排與網友進行面對面會談!而且他們還不忘帶來滿桌的X60-Series主機與零件。於是乎,本次行程中網友「砲火」最猛烈的「審問會」終於開始。

其實站長也曉得X60-Series( Sumo/Kabuki)的機構設計已經底定,很難再做大規模變動。但是從X30、X40一直到X60-Series的開發案,TPUSER參訪團並未曾與X-Series的研發團隊對談過,殊為可惜。希望透過這次的交流機會有助於未來X70-Series的開發。

網友紛紛針對X60-Series提出建議,站長則是再三反應Palmrest過熱的問題(上午已經跟山崎哲氏先生抱怨過),同時也抱怨X60-Series無法支援T60-Series的Docking Solution,且Ultrabase X6也不提供DVI數位輸出等。

說來可惜,早知道就順道帶一台當初會發出「高頻音」的X60到Yamato Lab去抗議(笑)。後來X60-Series是透過更新BIOS修正Intel晶片組所產生的高頻音。雖然幾位TPUSER的意見無法代表廣泛的商務人士,但當站長建議未來的Ultrabase加入DVI輸出時, 阿部直樹氏先生則是認真地詢問其用途與必要性。Yamato Lab其實願意聆聽使用者的看法,只是來自於美國Lenovo的行銷部門往往做出令人噴飯的決策,這也是為何Yamato Lab屢次聽到來自台灣使用者的心聲時會感到驚訝的原因。

 

經過45分鐘熱烈的討論之後,一行人便去參觀位於地下室的ThinkPad測試設施。由於禁止攝影故無法提供照片,尚請網友見諒。

在參觀測試設施時,倒是有「驚鴻一瞥」看到當時尚未公開的新款ThinkPad。例如X60 Tablet以及寬螢幕T60,同行網友都非常驚喜看到這些「傳說中」的ThinkPad。

在前往隔壁棟測試大樓途中會經過一個「歷史長廊」,其中一側擺設歷代著名的ThinkPad,此處也是著名的Yamato Lab「景點」。

負責開發X60-Series的阿部直樹氏先生得知站長曾用過多款ThinkPad時,詢問站長最喜歡哪款?「ThinkPad 600!」當站長講出時,兩人相識大笑。是的,只要曾參與過ThinkPad 600開發案的設計人員都以該機型為榮,但ThinkPad 600的開發年代是「IBM時期」的黃金年代,之後的研發投資金額不斷減少,一直到後來Lenovo接手IBM PC部門之後,才有充裕的研發資源,從「第三世代ThinkPad」便能看出成果,例如Roll Cage等設計。

 

ThinkPad 600時代的結束也代表13.3吋面板被14.1吋所取代,之後整個筆記型電腦進入微利化的戰國時代,現在則是變本加厲進入消費機種的低價時代。眾人稱道的「600傳說」其實在當時有其跨時代意義,例如ThinkPad 600是首台「輕量化」、內建光碟機的13.3吋主機。

說來巧合,隨著寬螢幕面板的躍居主流,13.3吋面板也捲土重來,只是這次改以寬螢幕的風貌問世。目前採用13.3吋面板的外商機種數量仍有限,但從面板規格上來探討時,其實13.3吋寬螢幕是不錯的14.1吋傳統面板取代方案。13.3吋面板的寬度與14.1吋傳統面板接近,高度又接近12.1吋傳統面板。換言之,一台「擁有T60的鍵盤(配合面板寬度)」結合「X60螢幕高度的輕巧機身(配合面板高度)」的全新機種將可配合13.3吋面板而誕生!

當年的ThinkPad 600主機重量約2.5公斤,拜新科技之賜,透過LED背光面板與SSD固態硬碟,一台站長心目中的「600繼承者」或許有機會成真。這台「空想ThinkPad」將搭載13.3吋螢幕,並內建光碟機。同時挑戰以往視為不可能的重量極限:「比現役所有X61-Series更輕」!

在ThinkPad 600推出屆滿十週年(2008)時推出一台具備「T-Series的全尺寸鍵盤」、「TrackPoint Only」、「內建光碟機」、「重量低於X61/s」等特點的「600繼承者」,或許會是最佳的慶生方式吧!

 

參訪完測試設施之後,便是本次會談陣容最堅強的T60開發團隊!左圖中的出席人員由左至右分別是:

  • 大谷哲也氏(T60-Series機構設計)
  • 中村聰伸(先進機構設計 課長)
  • 赤井隆之氏(T60-Series 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
  • 石井啟太氏(T60-Series Graphics Driver開發)

相較於X60-Series開發人員熱情地抬出全部家當(笑),接受TPUSER網友無情的砲轟(難道這就是「北斗有情猛翔破」嗎...站長知道耍冷了....|||),負責設計ThinkPad T-Series的核心成員則是信心滿滿的一字排開,隨時接受來自網友的質問。為何X60-Series出席人員僅有兩位,但T60-Series卻有四位?說來慚愧,站長本來以為T60-Series團隊成員都很忙,恐怕不克出席,故一口氣報了四位大頭的名字給日方,站長想說「好歹四個也會出席兩個吧」...沒想到Yamato Lab竟然如實安排四位核心成員出席!

站長看到左邊數來第二位的中村聰伸課長也出席時非常驚喜,三年前拜訪Yamato Lab時曾經與他當面抱怨過T40的PCMCIA擋板問題,當時他馬上提供尚未放上產線的改良式擋板,事隔三年又再次見到時,倍感親切。

可惜同行網友較少使用T-Series,所以較少發問。而且站長覺得太早安排與T60-Series開發團員會面了!應該等到這次T61發表之後才去日本的,屆時就可以當面請教T61的不對稱LCD邊框設計、為何放棄ATI改用nVidia獨立顯卡等問題,回想起來真是可惜呀。

 

經過一整天的豐富行程後,終於到了揮別Yamato Lab的時候。大家便在Yamato Lab的門口合影留念。 同行網友對於Yamato Lab地下室的巨大測試設施都留下深刻印象,雖然站長之前也曾看拜訪過,但是再次親臨現場的震撼感仍是難以忘懷的。中村聰伸課長在會談結束時曾笑著問站長「下次何時再來Yamato Lab」呀?或許等到13.3吋寬螢幕版的ThinkPad出現在大家面前時,就在楓葉逐漸轉紅的10月底,將是TPUSER再次拜訪Yamato Lab的時候吧!

對於熱愛ThinkPad的使用者來說,「IBM ThinkPad」時代已經告一段落,其實就研發層面,Yamato Lab是獲得比IBM末期更多的研發資源,雖然ThinkPad是IBM時代所建立起的知名品牌,但IBM已轉型為服務導向的企業,以PC/notebook此類低毛利的硬體事業並無法讓企業內部繼續投注足夠的資源。

站長個人會懷念過去IBM ThinkPad所開創的「600傳說」,但站長更期待Yamato Lab在Lenovo時代能夠繼續堅持「究極商用機器」的傳統,在世道已經流行鏡面面板、鼓勵用戶添購散熱墊的亂世裡,讓後起的使用者仍能繼續使用ThinkPad,並進而體會Yamato Lab的設計苦心。

整篇Santa Rosa介紹特集其實只想傳達一個概念給網友:不管外在硬體架構如何變化,一台筆記型電腦最基本的堅持並不該因此而鬆動,例如散熱機構設計、鍵盤與指向輸入裝置設計、螢幕軸承的堅固性等。雖然明年2008北京奧運之前ThinkPad就會卸下「IBM Logo」,今年適逢ThinkPad誕生15週年,也算是一個歷史分界點吧。希望Lenovo原廠以及Yamato Lab能夠為商用使用者繼續提供獲獎無數、為人稱道的新世代ThinkPad!

 

--->Back:X61/s效能實測

--->Back to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