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Classic第三階段線上調查速報~! [CPU/RAM/儲存媒體/連接埠篇]

上週五David Hill刊出的最新一篇Blog文章「Retro ThinkPad Survey 3: What’s Under the Hood?」,終於讓ThinkPad Classic有了更清楚的輪廓。David Hill揭露了幾項第二階段線上調查的結果,條列如下:

  • ThinkLight與背光鍵盤的偏好比例竟然在伯仲之間(前者為50.6%,後者為49.4%),這讓David覺得非常棘手。因為七列鍵盤的傳統鍵帽彼此之間的間隙非常小,不利於透過LED背光照明。
  • Internet用的「下一頁、回前頁」兩個功能鍵的喜好程度也是旗鼓相當,但這點比較好辦,可以保留這兩個按鍵,但使用者可以關閉或是設定成其他功能使用。
  • 大家對於藍色的Enter鍵與專用的音量控制鍵,都呈現強烈喜好的結果
  • 螢幕尺寸的部分,14.1吋是大贏家,囊括了41.7%的得票率,其次則是13.3″的25%。由於這兩種尺寸比例的得票率已高達66.7%,因此David提到,會採用13.3吋的主機框體,塞入14.1吋面板,也就是螢幕會使用「窄邊框」設計。(想到「X300-Series」的機身換裝14.1吋面板,就讓人興奮不已)
  • 在螢幕比例部分,16:10也獲得非常明顯的支持,此外過半比例的網友會選擇非常高的解析度,站長推測至少是2K以上了。
  • 大家反應熱烈的LED指示燈部分,前三名是AC充電指示燈、大寫(Caps Lock)指示燈以及電池狀態指示燈。(好在沒有背蓋上的ThinkPad發光紅點)

綜合以上的資訊,或許可以推測出ThinkPad Classic將有可能是一台13.3吋機身,搭載14.1吋面板的窄螢幕邊框主機。但眼前的現況卻是14.1吋的16:10面板難尋,反而是13.3吋面板已經有16:10規格,而且解析度高達2560×1600。所以ThinkPad Classic的螢幕可能有下列三種可能:

  1. 直接採用14.1吋但16:9的面板,或許大家會說,這樣比例就不是16:10呀,但至少市場上已經有提供QHD(2560×1440)解析度的IPS面板。
  2. 仿效Macbook Pro,使用13.3吋的16:10面板,這塊就是2560×1600且16:10的IPS面板,雖然不是14.1吋,至少能滿足16:10以及2K高解析度這兩項要素。如果採用此項選擇,幾乎可以重新打造新世代的X300-Series了。
  3. 好吧,如果真的要「究極」的14.1吋,同時符合「2K以上解析度」、「16:10比例」、「IPS/VA超廣角技術」,那就必須去找面板廠量身訂做了,但光靠ThinkPad Classic的銷售量是很難支撐的,勢必得找次世代的T460s、X1c第四代一起來共襄盛舉才行。但這卻是三種可能性中難度最高的。

接下來David Hill也公布了第三階段的線上調查: http://youropinioncounts.lenovo.com/s/98rtj45/Retro/S3/,本次的調查終於問到內部重要元件甚至攸關機構設計的關鍵問題,如果說第二階段的調查結果將會決定主機的長度與寬度,那第三階段的調查結果將會決定主機的厚度。站長逐題說明如下:

▼第一題開門見山就問,大家想要使用哪顆CPU。原廠提供兩種選項,「四核心」且TDP高達47W的Core i5/i7,或是雙核心的15W低電壓版i5/i7。有趣的是,原廠跳過了一般電壓版(37W)的雙核心CPU。言下之意,既然要能安裝一般電壓版CPU,就可以容納47W的四核心CPU,就像現在T440p的主機厚度是可以應付雙核心或是四核心的CPU。選項中並未提供雙核心的超低電壓版CPU(例如Core-M),所以ThinkPad Classic即使是15W雙核心,也仍需要依靠風扇散熱,但相信絕大多數會選擇ThinkPad Classic的網友,對於CPU效能仍有一定的要求。

pic-01

 

▼第二題是詢問大家需要能夠安裝幾條記憶體。原廠還特別註明,即使只有一個記憶體插槽,也是能夠達到16GB的。從Broadwell世代開始,ThinkPad便能支援單條16GB的DDR3L記憶體,雖然目前的售價仍為天價,但至少就規格上,16GB並非雙記憶體插槽才能辦到。換言之,如果能有兩個記憶體插槽,ThinkPad Classic就有機會最大支援到32GB(16+16)的雙通道記憶體!

pic-02

 

▼第三題是詢問大家對於內部儲存裝置的偏好,提供了三種選項:傳統硬碟,SSD,以及兩者都要。本題指的SSD可能偏向於M.2 SSD,因為題目裡面特別提到採用SSD的機體,就可允許較薄的機身。如果仍為2.5吋7mm或9.5mm的SSD,其實厚度就跟傳統硬碟相同了。

pic-03

 

▼第四題終於問到大家是否需要獨立顯示晶片,還是可接受整合型顯示晶片(Intel UMA graphics),只是選項出現第三種選擇「Intel Iris Pro graphics」,所謂的「Iris Pro」(銳炬 Pro)並非Intel推出的獨立顯示晶片,仍舊是內建於CPU的繪圖引擎,但內建128MB的eDRAM,同時運算單元數量也比一般的Iris核心或是普通的Intel HD Graphics(UMA)更多,因此會搭載Iris Pro的通常是47W的四核心CPU了。所以選擇Iris Pro時,等於接受使用四核心CPU與較厚的機體。

pic-04

 

▼第五題想必是很多網友摩拳擦掌急著回答的(笑),如下圖所是,就是ThinkPad Classic究竟該使用哪種Hinge(螢幕轉軸)設計,有下沉式(drop-down)與非下沉式(non-drop down)兩種形式。如果選擇下沉式Hinge,機體後方的空間就無法用於長效延伸電池或是其他連接埠使用。

pic-05

 

▼第六題其實跟第五題是息息相關的。本題是詢問針對大容量的長效電池,由於cell數較多,勢必得延伸至機體外,原廠詢問大家比較喜歡哪種設計。如果選擇左邊的從機體後方突出設計,就代表必須採用非下沉式hinge;如果選右邊的從機器底部突出,就必須搭配下沉式hinge。

pic-06

 

▼第七題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題。原廠列出了許多的連接埠種類供網友勾選,在大家很開心地勾選之前,站長先讓大家參考一下前代T410的兩張特寫。基本上T410乃至後來的T420都是當年「連接埠至上」思維下的產物,因此14.1吋的機身包含了Ultrabay、Smart Card讀卡機、SD/MS記憶卡讀卡機、3組USB 3.0、一組eSATA/USB 2.0複合接頭、全尺寸Display Port接頭、VGA(D-Sub)、RJ45(LAN)、RJ11(Modem)、ExpressCard(/34規格)擴充槽,甚至還有IEEE 1394!但代價就是機身厚度非常的厚。雖然這也跟T410所搭載的一般電壓版CPU有關,但請留意機身左側的特寫,因為機身前端要保留空間給Smart Card讀卡機與傳統硬碟槽,所以USB埠及DisplayPort就必須採堆疊式擺放,考量線材接頭或是USB隨身碟的外殼大小,兩個USB埠之間也不能太靠近,所以一旦是上下堆疊的USB埠,大概機身厚度就像T410這樣。即使採用所謂的USB 3.1 TypeC,但畢竟初期實用性仍低,因此不可能全部採用TypeC接頭。

站長相信會有很多網友想建議安裝三個USB 3.0,大家可以參考一下T410的兩側特寫,好好地思考一下,假設要保留傳統硬碟槽的話,那三個USB 3.0埠該如何安放呢?是否願意接受T410這樣的機身厚度?還是取消硬碟槽,或是取消Ultrabay,讓多出來的空間可以讓USB 3.0埠採水平方式擺放呢?

在第七題的選項中,也特別問到網友比較偏好傳統的機械式底座(Mechanical Dock,接頭位於主機底部),還是想用OneLink Dock(接頭位於機體側邊)。

t410-pic-10

t410-pic-06 

pic-07

 

▼最後一題是最讓站長欣慰的一題(笑),原本以為原廠打算放棄Ultrabay設計了,沒想到最後竟然詢問大家是否需要光碟機。除了給網友「不要內建光碟機」與「要內建光碟機」這兩種選項之外,終於出現第三種選擇,就是提供「Ultrabay」多功能擴充槽,除了可安裝光碟機之外,還可抽換安裝第二顆鋰電池。但原廠也提示,如採用Ultrabay設計,機身厚度將會是最厚的。

pic-08

接著是請網友提供聯絡資訊,但屬於非必填欄位,有填寫的網友可能還有機會獲得邀請,原廠將進一步徵詢設計方面的意見回饋。無論是否填寫個人資料,請按下方的「SUBMIT」(送出)鈕已完成程序。

下禮拜David Hill將展開第四波線上調查,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彩色ThinkPad Logo大概會被拿來檢討吧,請大家本週記得上網投票,選出您最希望看到的ThinkPad Classic各項內部機能與連接埠,感謝!

 

#retrothinkpad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hinkPad Classic第二階段線上調查來了~! [鍵盤與螢幕篇]
ThinkPad Classic第四階段線上調查盛大完結~! [Logo/小紅點/電池篇]

Comments

  1. 題目設計不好
    CPU 應改是可更換式,主板維修速度快。厚度會增加,但重量壓低就好。輕與薄,輕才是重點。

  2. 三階段下來怎麼都沒有調查 palmrest 的末端形式?

    最近的機種像 T450 的 palmrest 末端圓弧處幾乎變成垂直角
    這種設計會直接影響手腕置放的舒適度
    Edge 系列節省成本要這樣搞還沒話說,正宗 Thinkpad 這樣做太過份了!
    根本超丟大和實驗室的臉!!!

    如果一些用心的細節設計回不來,乾脆就別回來了,省得晚節不保

  3. 我覺得螢幕比例還是4:3比較好,畢竟早期thinkpad很多都是4:3

  4. 螢幕比例還是4:3好,比較經典

發佈留言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