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ThinkPad 真相大公開 研討會」會後雜談

站長這次的ThinkPad研討會也有參加,關於與會內容iT Home電子報的Shoppingguide已經報導得很詳盡,站長也就不再贅述。會後站長向James Alfaro先生詢問一台特殊的ThinkPad,相信這是ThinkPad發燒友一定聽過的—ThinkPad i-series S30。站長問James是否知道這台機器時,他的回答讓站長有點驚訝,他說他是聽過這台機器,但是沒有實際看過。此外James也向站長確認目前ThinkPad的研發中心是設在日本的大和(YAMATO)研究室。當然IBM在全球都有研究室,但是目前ThinkPad的大本營,在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的IBM 大和事業所。之前站長看ThinkPad 傳記時提到美國那邊還有一組人馬。看來後來是撤掉了,轉到日本去研發。其實這作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日本向來擅長製作精密的電子產品,同時日本的消費環境也造就了輕薄筆記型電腦的激烈競爭。畢竟日本廣大的上班族是搭乘JR等大眾捷運系統通勤,再加上體型與民族性,所以對於筆記型電腦重量與體積的要求就與歐美國家來的講究。因此在日本要買到A或T系列的ThinkPad不太容易,當地幾乎都賣i-series,而且日本有許多「變種」的i-series!例如i-series 1157就是大家熟悉的ThinkPad 570的化身;i-series 1124來自於ThinkPad 240,甚至連ThinkPad X系列也有變種!那就是i-series 1620,加上IEEE 1394的ThinkPad X20。

James強調日本是全球唯一一個可以自行生產「專用機」的國家,站長都喜歡稱呼為「日規機」。的確,日本人口有一億以上,人民對電子產品的接受度也很高,所以依日本的市場規模,日本IBM自然會量身定做適合本國人的機器。其實站長推測,最大的目的是以日本市場,作為新機研發的試金石。也就是將一些機型在日本賣看看,除了累積量產經驗外,也測試市場接受度,作為國際機種的參考。所以說日本市場是一隻白老鼠也不為過。為了和「正規軍」的番號有所區別,日本乾脆將這些專用機通通編在「i-series」旗下。

提這麼多是因為最近日本IBM發表了最新一代10.4吋的筆記型電腦—ThinkPad i-series s30。雖然國際IBM已經停產ThinkPad 240,但是日本人還是對這種迷你機器忘情不了(笑),所以研發出S30。ThinkPad i-series s30可不是單純的ThinkPad 240換顆CPU而已,根本是重新設計了。s30不但搭配1024X768的高解析度LCD,還區分為兩種機型。第一種是配備Ethernet(RJ45)、Modem(RJ11)與IEEE 1394,幾乎有線的接頭他都已經一應俱全。相反的另一個機型則是相反,除了有Modem(RJ11)外,將RJ45及IEEE1394的功能拿掉,而改裝IEEE 802.11b的無線網路。所以s30的賣點是機器內建Wireless無線網路的功能。如附圖所示,LCD兩側的突起就是無線網路用的天線。同時s30採用「超低電壓版」PentiumIII 600 MHz CPU,如搭配長效「Full Day Battery」,宣稱最長可達10小時的使用時間!

ThinkPad i-series s30站長會問這台是因為,國際ThinkPad機種目前已經排除10.4吋的機種了,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再推出類似的產品。只是目前看來還不會有「ThinkPad s30」的上市。如果要買的話,真的只能去日本抱一台回來了!國內通常只進國際機種,所以目前這台是不可能引進國內的。如果網友有興趣想知道這台的相關資料再向站長反應吧,站長將原先mini-Notebook的部份改介紹s30好了,不然隨著240停產,這等級的介紹也準備刪掉。

PS:ThinkPad i-series s30最炫的是「鋼琴黑的鏡面背版」設計哦!


「IBM ThinkPad 真相大公開 研討會」相關報導

iT Home電子報的Shoppingguide在站上已經提供這次「IBM ThinkPad 真相大公開 研討會」的相關報導,有興趣的網友請到下列兩個連結網址閱讀,謝謝!

–>IBM Tualatin架構筆記型電腦9月上市,48GB硬碟首度亮相【產品報導】

–>IBM下半年將推出TransNote,全機中文機種明年初上市【產品報導】

=================================

站長註@2006:最後TransNote並沒有在台灣發行中文機。


iSpeed CD-ROM開機磁碟片之謎…

站長近來收到許多網友來信反應,當他們要用IBM送的iSpeed光碟機,做ThinkPad 240系統回復時會失敗。先前站長曾將iSpeed的開機磁碟片寄給網友,結果也是無法成功回復系統。後來從公司朋友那得知,原來IBM附的iSpeed光碟機有改款過,雖然外表造型一樣,但是所用的連接線卻有分細線和粗線兩種。因此才會有許多人即使拿到原廠維修中心也無法回復系統的情事發生。不過現在都解決了。請網友下載開機磁碟片,如果不知道自己的iSpeed CD-ROM是粗線還是細線,就請兩個都下載吧!

粗線

細線


關於ThinkPad X20的一些狀況

ThinkPad X20上市後有使用者發現一些狀況,站長將相關問題整理並解答如下:Q1:用系統內建的Media Player看VCD會有嚴重的網狀或馬賽克狀。

A1:原本站長以為下載最新的顯示晶片驅動程式便可解決,安裝時卻發現要求先安裝DirectX 7.0以上版本。等到新的驅動程式裝上去後,情況仍未好轉,便安裝DirectX 7.0。結果便是恢復正常,有ATI Rage-Mobility應有的水準。所以有這類困擾的網友,請先安裝:DirectX 7.0繁體中文版,再安裝新的顯示晶片驅動程式

Q2:ThinkPad X20所附的USB軟碟找不到驅動程式。
A2:請先用網路下載此驅動程式。 如果您用的是TEAC代工的USB軟碟,驅動程式下載網頁在此。不知道是否為TEAC代工?檢查一下軟碟底部的標籤,有寫著TEAC字樣,並是Made in Japan即是。不過ThinkPad X20隨機送的都為大陸生產,廠商不明,這台TEAC的USB軟碟好像是買ThinkPad i-series所附的。

Q3:用Recovery CD還原後,卻發現PIII-600這台(2662-36T)的3COM網卡驅動程式沒裝。
A3:由於Recovery CD沒裝,所以請網友平常就先去下載一份到硬碟,以備萬一。請到ThinkPad X20驅動程式下載網頁,下載“Ethernet MiniPCI Combo 3Com“這項是給網卡用的驅動程式。Modem的驅動程式是另外安裝的。請找“Modem – 3COM MiniPCI“這項。


ThinkPad X20日規機與ThinkPad i-series 1620

有網友來信詢問這兩台,站長特說明如下: ThinkPad X20日規機與美規機最大的差別在於鍵盤上的“Enter“鍵大小,日規的比較大。除此之外內部構造和美規機無異。

ThinkPad i-series 1620說穿了就是ThinkPad X20的攣生兄弟,雖然掛 i-series的名字,但是骨子裡就是ThinkPad X20。最特別的是,為了迎合家用市場,1620特地加裝了IEEE 1394的端子,可以連接DV。所以1620可以說是X20的補完版,他不但有X20所有的特點,並且多了IEEE 1394。

很遺憾的是以上這兩台都是日本專用機,也就是為了日本市場而開發出來的,所以不會再其他國家包含美國、台灣等地上市。有興趣的網友請自行去日本抱一台吧!


關於TrackPoint的故事

10月13日的工商時報有刊出一篇關於IBM TrackPoint的故事,特收錄如下: 「中原一點紅」軌跡點 得來不易

目前累計在全球已賣出超過一千萬台的IBM ThinkPad系列筆記型電 腦,在八年前就以它黑而高貴的外型,個性化 的設計博得許多人士的讚嘆,更贏得全球無數 設計獎項的肯定。尤其是創新的軌跡點(取代滑鼠)設計更是領先潮流,設計過程有許多曲 折,包括「中原一點紅」的軌跡點,還是破壞 了公司的規定才得。

與Richard Sapper、Kazuhiko Yamazaki(山崎和彥)等共同催生的ThinkPad 700系列的賀迪(Tom Hardy),當年負責振興IBM的創新品牌形象, 而新策略是涵蓋所有IBM產品,不過ThinkPad 700C是第一個依新策略設計出的產品,也是最出色的代表作之一。

ThinkPad 700C有兩大特點,一具個人性,二結合許多新科技。當時IBM剛與日本東芝合資設立TFT 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作出了當時最大尺寸的10.4吋產品 。而過去十四吋的產品只有在膝上型電腦(Laptop)使用,尚未用在筆記型電腦,而700C即是第一個 。

而當時IBM雖然在實驗室中有許多好的研究成果,但卻常花費很長的時間才應用到實際產品,於是賀迪便派人到實驗室找尋可用的技術,軌跡點就是在這種情形下被發現。

而有趣的是發生在顏色的選擇上。在一片高貴的黑色鍵盤上,他們認為紅色是最適合當軌跡點的顏色。不過,當時IBM規定,只有緊急開關可以用紅色,這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規定 。而為了通過安全部門的檢查,所以賀迪要人員把「red」改成「magenta(紫紅),因為對方大概只要看到不是red就會過關。

果然,產品規格順利過關,不過就在產品在日本工廠生產後,安全部門果然就來電了,表示該產品不符合安全規定,希望停產。賀迪提出可請任何顏色專家來作最後裁決,結果安全部門在拗不過下,只好通過。

最後連行銷廣告人員也都認為那個紅點很有特色,還拿來作為廣告的突出重點,在ThinkP ad的「i」上的一點以同樣的小紅點作廣告重點 ,事後也證明相當成功。顯見就這麼一個「小點」的堅持,也可帶來極大的成效。而隨時時間的推移,IBM也把紫紅改成紅色。

而除了中原一點紅外,另有許多堅持。像當時的筆記型電腦有很多曲線式的繁複設計,而賀迪他們的想法就是要與眾不同,所以策略性的要求外觀要簡單,要像「日本的便當」一樣 平平整整。要突出,所以有別於當時筆記型電腦品牌標誌幾乎都用一個顏色,賀迪他們就特 別在黑色的襯底上,用紅綠藍三個顏色分別突出「IBM」。而研究使用心得,也讓IBM首度將磁碟機作到電腦的前面,而非側邊。就這麼多一點一點的堅持,才打造出暢銷全球的產品。

(林玲妃)

另外這裡有另一篇關於ThinkPad 700系列催生者—賀迪(Tom Hardy)的介紹,有興趣請到下列網址

http://www.cida.org.tw/saminarnews-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