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X電腦採購記—雜談二
四月時幫老師代購一台ThinkPad 570,那時候已經曉得ThinkPad 570E快出了,但是衡量了一下覺得還是ThinkPad 570划算。利用返台的時間到各大賣場詢價的結果,光華一帶的「華X」電腦賣的價格最低,而且有現貨。說到這家「X克」電腦呀,真的是功勳表柄呀…(請參閱舊聞1)。站長踏進店門表明來意後當然受到熱烈的招呼,等了一陣子機器從倉庫調來後,站長第一件事就是先「開機檢查壞點」。仔細地端詳了好久確定沒壞點,再執行機器內附的PC Doctor,確定記憶體、硬碟和主機板沒問題後,再檢查Ultrabase與CD-ROM。此時站長發現店家已經將CD-ROM放進Ultrabase的箱子中了。站長當時是有些失望,因為真正的原廠CD-ROM包裝裡還包含了手冊及一個攜帶背包,這些都不見了,店家是說節省空間啦…。機器都沒問題後就開始檢查其他配件,赫然發現Windows98的原版授權書沒有了!因為那時站長正準備輸入序號。店員竟然說隨便找一組序號就可以了(也沒錯啦…),但是問題癥結在每台ThinkPad都會配一本授權書,這是權益問題。在站長的堅持下店員才補一本授權書。
付款時店員提供一份收貨清單給站長填寫並簽名。站長心裡感嘆想:制度面而言此舉可以保障顧客權益,但是執行面卻並未落實,如果客戶不知情,是否該有的Windows98授權書就沒了?以往站長交貨時(ThinkPad 570)都是在客戶面前才開封,所有的配件都由客戶點收一次,然後再幫客戶做第一次開機前準備,例如輸入授權序號等動作。此舉是盡量做到尊重客戶。有的店家在交機給客戶前已經將箱子拆封,說是先檢查有無壞點與機器有無故障。但是這些動作難道不能等到客戶來才做嗎?因此建議網友購買ThinkPad時堅持取得未拆封的新機,此舉還提供一項保障:避免買到店面展示機。
大致說起來只要買機器時堅持上面幾個原則,可以竟量避免被不肖店家佔便宜。或許有人會說市場已經夠競爭了,顧客還這麼「ㄠ」,店家要如何生存?別忘了,台灣IBM原廠提供什麼內容物給客戶,客戶就有權益全數取得,這是「天經地義」,不是施捨!今天拜市場經濟之賜,大者橫大,只要店家進貨量大,成本自然比其他店家要來的低,站在經濟學角度,當廠商的超額利潤趨近零時,便是消費者利益最大時。所以目前網路BBS上流行「團購」,由一群網友鎖定某種機種後,再號招一定的數量去向店家爭取趨近於底價的售價。基本上是只讓銷售員賺業績,而幾乎沒賺錢。站長覺得這方式已經是網路力量的一種展現,既然廠商不敢做真正的網路直銷,那就讓「團購」的方式盡量壓縮中間商的利益,使得客戶獲利最大。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種團購最好是針對IBM此類有原廠完善售後服務的廠牌,因為當機器有問題時,直接送原廠維修站就是了,店家既沒有零件更換,也不見得有技術修護,可說機器從店家手裡賣出後,就不用再踏進店門口了。
=================================
站長註@2006:過了六年,老師那台570E也終於功成身退。站長後來幫老師買了一台15吋的ThinkPad T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