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30正式發表!

OK, OK…雖然說本站消息也太晚更新了,但是站長還是要重新介紹近日新發表的ThinkPad X30!IBM內部代號「Tokyo」的ThinkPad X30是繼ThinkPad X20-Series之後的最新力作,硬體規格甫公佈各方意見便此起彼落,站長先簡介特點如下:

  • CPU使用Mobile Intel PentiumIII Processor-M 1.06 或1.20GHz
  • 內建128MB或256MB主記憶體,主機內建兩個記憶體插槽。最大可裝置到1GB的PC133 SDRAM
  • 12.1吋 TFT LCD
  • Intel 830MG整合型顯示晶片
  • 最大內建40GB 4200RPM硬碟
  • 可同時內建802.11b、Blurtooth無線通信功能
  • 可支援最新一代的「X3 UltraBase」擴充基座
  • 可加掛「Extended Life Battery」延長電池供電時間
  • 取消UltraPort設計
  • 機體左上角採「斜角」設計
  • 體積:273mm x 223mm x 24.9-30.2mm
  • 重量: 1.62~1.66公斤
  • 系統主電池容量增為 4400mAh 10.8V

之前站長公佈X3 UltraBase相關資料時,曾有網友質疑為何強調X3 UltraBase,甚至認為X3 UltraBase可加裝第二顆系統主電池的設計不妥。站長在此要強調,因為當時美國IBM尚未公開ThinkPad X30,即使站長一個月前就已經看到ThinkPad X30的實機照片與詳細規格,也不能直接公開主機的相關資訊,因此只能從網路上可取得的X3 UltraBase資訊,「順便」提到主機可能採用830MG等資訊。

這次ThinkPad X30將顯示晶片從ATI Mobility Radeon改成Intel 830MG整合型晶片,對於強調3D性能的使用者而言可能會很失望,這部份站長只能希望來年的ThinkPad X3?改用Banias CPU時,日本大和事業所能考慮重新改用獨立顯示晶片。目前市面上的12.1吋LCD機種,不管是one-spindle還是2-spindle,似乎最快僅使用到Mobility Radeon(16MB DDR-SDRAM),整合型晶片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站長尚未看到有採用ATI Mobility Radeon 7500或是nVidia GeForce 2/4 Go家族的輕薄機種,不知道是否耗電量等因素,限制住了輕薄機種採用的可能性?

再談到ThinkPad X30有一項ThinkPad X20-Series所沒有的特點,那就是主機後面可加裝「Extended Life Battery」,和ThinkPad S31不同之處在於,ThinkPad S31加掛「Full Day Battery」時,原本的主電池必須取下來。ThinkPad X30的主電池位於機器前方,Extended Life Battery可直接加掛在後方,其實使用的接頭和X3 UltraBase是同一個。所以ThinkPad X30的使用時間將可大幅增加,這對於需要長時間攜帶機器的使用者而言是一大福音。對了,Extended Life Battery及X3 UltraBase都無法用在ThinkPad X20-Series。ThinkPad X30主機除了內建IEEE 1394、USB Ver1.1(沒有2.0)、紅外線等功能外,終於把「印表機埠(parallel port)」加回來了!雖然稍微晚了一點,而且有的網友可能已經全面USB化,或是直接用Ethernet列印,但是在一般學校與辦公室裡,印表機埠仍有相當大的比例,與其再透過USB轉parallel,或是接上Ultrabase,都不如直接內建印表機埠來的方便。

隨著ThinkPad X30的問世,ThinkPad家族也多了幾項新的周邊!其中吸引站長注意的莫過於:「ThinkPad CD RW/DVD ROM Combo III 」!

最新的Combo III複合機具備:16倍速CD-R燒錄、10倍速CD-RW複寫、8倍速DVD-ROM讀取、24倍速CD-ROM讀取,並具有2MB Buffer及「燒不死技術(buffer underrun protection technology )」,價格也相當便宜,美國IBM網站價僅需299美金,算是相當划算了。Combo III可適用於具備Ultrabay2000的ThinkPad T/A/X/R全系列。

最後再聊一下IBM原廠也推出了最新一代的姆指碟:「IBM 128MB USB 2.0 Memory Key」,沒錯,正如同名稱所言,可支援USB 2.0規格!雖然現有的ThinkPad都沒有內建USB 2.0接頭,但是等到ICH4-M普及後,USB 2.0幾乎可以肯定會非常普遍。而且站長已經透過好友從日本郵購一隻來台!現正測試當中。IBM原廠在網站上放置一個小程式,可使128MB USB 2.0 Memory Key開機,經站長初步測試的結果,如果主機板不支援USB裝置開機(EX:ASUS TUSL2-C、P4B),那128MB USB 2.0 Memory Key也無法開機。但是拿到ThinkPad上面測試的結果,ThinkPad 570雖然不支援USB裝置開機,因此也無法開機。但是拿到ThinkPad X23及A31上,到BIOS裡面設定從「IBM-USB」此項為優先開機順序之後,便可以順利從128MB USB 2.0 Memory Key開機!

不過IBM的開機程式只讓姆指碟能「開機」而已,其餘的FDSIK、FORMAT功能通通沒有,也無法驅動Ultrabay2000上的光碟機(USB界面的就更別想了…),詳細的使用方法等有空時站長再


IBM Linux Watch-隨身魔法師

IBM Linux Watch-隨身魔法師
可滿足人類”無線”想像空間的IBM Linux Watch針對與伺服器、個人電腦、手機進行無線互動與溝通所設計,使用者可透過觸控螢幕、語音、指紋、手臂動作與滾輪操作,可聽讀電子郵件及接收呼叫簡訊,同時也具有紅外線與藍芽無線電傳輸功能,且還提供行事曆、電話簿、以及工作清單功能。未來的改良計畫還包括提供高解析度螢幕,並可即時查詢各種Internet網路服務,如天氣、路況、股市、與體育資訊等,此外還有更多下世紀的應用,如萬用控制瀏覽器、個人識別、小區域非接觸型服務與資訊服務線管等。全球第一支運用Linux 作業系統2.4版 X11 R6 技術支援 Linux Watch
【小檔案】

  • 手錶尺寸:65毫米寬 x 46毫米長 x 16毫米厚
  • 主機板:27.5毫米寬 x 35.3毫米長(1.08 x 1.39吋)
  • 重量:44公克(約1.5盎司)
【特徵】

  • 提供觸控式螢幕
  • 具有16MB快閃記憶體及8MB DRAM記憶體
  • 具備紅外線(IrDA)、藍芽無線電傳輸功能
  • 可充電式鋰電池

IBM Research and CITIZEN Watch starte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prototyped WatchPad1.5 with Linux

  • High resolution monochrome
  • LCD Watch crown based thumb control switch
  •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with voice function included
  • Fingerprint sensor to identify the watch’s owner & replacing password
  • Accelerometer sensor for hands-free operation
  • Improve battery capacity for actual usage
  • Linux Operating System
Feature
Size 65mm x 46mm x 16mm
Weight 43g (w/o band)
CPU 32bit MPU(18-74MHz)
Input Device TouchPanel, Stem Switch, Button
Display 320×240 Monochrome-LCD
Memory 8MB DRAM, 16MB Flash
Communication Bluetooth v1.1, IrDA v1.2, RS232C(Cradle)
Other Devices Speaker, Mic, Vibrator, Fingerprint sensor, Acceleration sensor
Battery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y
Cradles RS232C, AC-Adapter/Dry cell (AAx4)
OS Linux version 2.4
Bluetooth IBM BlueDrekar (L2CAP,SDP,RFCOMM)
PAN profile support

ThinkPad X30外電消息!

根據友站ThinkPad Club的討論消息,美國IBM網站上已經能夠查到ThinkPad X30的蛛絲馬跡!首先是「X3 UltraBase」的User’s Guide,網址如下:ftp://ftp.pc.ibm.com/pub/pccbbs/options/62p8225.pdf

根據User’s Guide裡面的「繁體中文」說明,X3 UltraBase只適用於ThinkPad X30-Series,內建Ultrabay Plus多功能擴充槽。從PDF檔裡面的圖片可以看到,X3 UltraBase又回到ThinkPad 570時代的Ultrabase設計,也就是將Ultrabay Plus置於兩側,而非Ultrabase X2的前方。至於是否有兩個Ultrabay Plus擴充槽,從圖片中無法確定。X3 UltraBase後方接頭站長推測如下:從左至右為
電源接頭、PS/2、RJ45、RJ11、印表機埠、序列埠、D-Sub。

節錄PDF檔裡的說明:「您最多可以在ThinkPad電腦上安裝以下兩個電池:

  • 電腦中安裝的電池
  • 下列之一:

    —-ThinkPad Ultrabay 2000 Li-Ion Battery:安裝在X3 UltraBase的Ultrabay Plus。

    —-ThinkPad X30 Series Li-Ion Battery:安裝在X3 UltraBase電池槽。

    —-ThinkPad X30 Series Extended Life Battery:連接至電腦的擴充基座接頭。」

因此ThinkPad X30不但有專用的X3 UltraBase,還有「Extended Life Battery」,也就是類似ThinkPad S30專用的「Full Day Battery」。但是系統最多管理到兩顆鋰電池,無法同時使用三顆鋰電池。

至於ThinkPad X30的主機硬體規格部份,可參考日規機的配備:

ThinkPad X30 2673 42J
PIII-M 1.20GHz(512KB), 256MB RAM, 40.0GB HDD, 12.1 XGA(1024×768) TFT LCD, Ethernet(LOM), Modem(CDC), 6Cell Li-Ion battery, WinXP Pro

ThinkPad X30 2673 4BJ
PIII-M 1.20GHz(512KB), 256MB RAM, 40.0GB HDD, 12.1 XGA(1024×768) TFT LCD, 802.11b Wireless/Modem(MPCI), Ethernet(LOM), Secure Chip(TCPA), 6Cell Li-Ion battery, WinXP Pro
ThinkPad X30在硬體上仍使用一般電壓版的Mobile PentiumIII-M,最高時脈為1.2GHz,其餘的功能與現有的ThinkPad X24沒有太大的差異。倒是網友相當期待的顯示晶片部份,站長推測這部份可能會讓大家失望。首先是CPU時脈已經衝上1.2GHz,耗電量將更大於採用低電壓PIII-M的機種,所以可能回頭改用整合型顯示晶片,一舉省下顯示晶片與顯示記憶體的耗電量。目前看來Intel 830MG整合型晶片組似乎是可能的選擇之一。如果ThinkPad X30真使用Intel 830MG,則ThinkPad X30在3D顯示性能上大概跟現有的ThinkPad X24接近吧(呃….)。

談到ThinkPad X24,最近站長聽說售價將有一波大幅度的調整,現有ThinkPad X24主機搭配Ultrabase X2與CD-ROM,建議售價為NT$ 69,900(含稅),可能會大幅調降到NT$56,900(未稅),因此有興趣近期添購ThinkPad X24的網友不妨多注意一下市場動向,更何況市面上很少有店家以「建議售價」賣機器的。至於ThinkPad X30何時發表?站長推測美國大約是九月發表吧。


關於HITACHI日立硬碟「噪音」聲明

IBM在網站上很難得的針對消費者質疑ThinkPad內建HITACHI(日立)硬碟時,所發生的「噪音」提出聲明,原廠網址連結如下:http://www.pc.ibm.com/qtechinfo/MIGR-43517.html (http://www.pc.ibm.com/qtechinfo/MIGR-43517.html)

http://www.pc.ibm.com/qtechinfo/MIGR-43355.html ( Hitachi hard disk drive noise wav file )

原來是配備HITACHI硬碟的ThinkPad在運作時會發出「卡」的聲響,乍聽之下還真的會讓使用者誤以為硬碟壞了。本站討論區上也常看到網友詢問硬碟噪音的問題。可能是各地的反應太過「熱烈」,IBM原廠乾脆將一個WAV聲音檔公佈出來,並且聲明如下:

The noise the Hitachi DK23DA hard disk drive makes that is represented in the wav file is part of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ard disk drive. The noise does NOT indicate any functional problem with the drive and it does not indicate any increased likeliness of a drive failure.

簡言之就是WAV檔裡面的「卡」聲是Hitachi DK23DA 這顆硬碟在正常作業下所產生的,這噪音「不」代表硬碟有任何問題。

講到硬碟的噪音站長也是「感同身受」呀!….在此先預告一下,站長已經測完ThinkPad T30了!目前正在測試ThinkPad A31p當中!預計七月中便會先刊出ThinkPad T30的測試報告。由於ThinkPad T30高階機種有配備TOSHIBA MK4019GAX (9.5mm高、5400RPM、16MB Buffer)這顆怪物級的硬碟,測起來當然不亦樂乎。只是…硬碟會常常「卡啦、卡啦」的響!原本站長也以為是「熱校正」或是在park,可是機器擺著不執行程式時還是會響,老實講…站長當時頗能體會網友抱怨硬碟噪音的感受。後來越想越奇怪,就到美國IBM官方的討論區上找答案,很「幸運」的一位剛買T30的User友遇到一樣的困擾。此時IBM回答說需要更新韌體:http://www.pc.ibm.com/qtechinfo/MIGR-41008.html。於是乎站長便興沖沖的下載最新的韌體。執行更新程式時被判斷需要更新,等更新完畢後…嘿嘿嘿…真是「藥到病除」呀!果然一舉解決噪音問題。上面網址還列出許多硬碟型號,包括HITACHI硬碟。網友可以衡量是否要下載更新韌體,只是切記要謹慎按照指示進行,以免韌體沒更新好,硬碟先掛了…。

不過即使是液態軸承硬碟,運轉時還是會產生若干聲響,例如TOSHIBA的MK4019GAX在更新韌體後,的確解決了常常無故「卡啦、卡啦」響的問題,但是正常運轉時還是聽得到聲音,請網友不要誤會,以為完全無聲呀!


近期 ThinkPad消息整理

六月十九日的電子時報報紙頭條寫著:「LG搶單 台廠痛失IBM NB訂單 」(煩請網友至網站搜尋此則新聞,因為無法直接連結。),內容大意為ThinkPad R-Series向來為台灣緯創所代工,但是從明年(2003)第一季開始轉交給韓國金星集團(LG)生產。嚴格講此韓廠為金星集團與IBM合資開設的工廠,故通稱為LG-IBM。目前全世界的ThinkPad X-Series就是委託LG-IBM生產。而從明年開始,LG-IBM也開始承造R-Series的重責大任。至於LG-IBM為何能搶下ThinkPad R-Series的訂單呢?報導中說是因為LG-IBM挾帶著自有面板產能的強大成本優勢,同時不惜血本用流血價格搶單,所以硬是擠掉緯創而雀屏中選。倒是報導後段提到IBM還有第三家代工廠,那就是廣達,照報導所述目前「為IBM代工的為部份特殊機種」,呃…站長沒記錯的話ThinkPad S30/31已經停產一段時間,這「特殊機種」究竟代表何種意思,就讓時間來證明吧…話說站長最近拍了幾張ThinkPad X24與Portege 2000的照片,所以也連絡日本ThinkPad友站的站長OZAKI’S先生,請他批評指教。信中站長順便提了一個問題:「台灣的ThinkPad T/A-Series都是墨西哥機了,日本賣的還是Made in Japan嗎?」因為之前「以為」日本廠關了,所以想知道日本當地的狀況。後來友站站長回信說:「ThinkPad T23早期多是日本製,但目前T23跟A30多為中國製」,嗯…看來中國大陸生產的ThinkPad也開始銷往日本了。不料後來OZAKI’S先生再次來信,可能是他對於台灣能買到墨西哥製的ThinkPad感到好奇,所以特地詢問跟YAMATO(大和事業所)「有關」的朋友,結果得到的結果卻讓站長差點跌破眼鏡!站長請好友hschen翻譯如下,咖啡色字體為譯者加註:

——————————————————————————————–

詢問:在台灣只能買到墨西哥製的機器是怎麼回事?

回答:直到中國加入WTO為止,在中國國內因為國家政策關係,只能製造中國跟香港用的機種。台灣跟韓國的機種以前是在藤澤(應該是工廠所在地名)製造,但是因為成本等等理由,暫時把台灣機型移到墨西哥生產。最近又移往中國,今後大概會看到”Made in China”的Thinkpad 吧。

詢問:要關廠嗎?
回答:新機種的Pilot Run(ISO術語:試驗生產)、以及Thinkpad日本”專用”機型還是會在藤澤製造。其他國際共通機型將會變成中國製造。而在 IBM.com 上面網路銷售的R系列之類,是在日本製造(正確的來說是從台灣輸入準系統,然後在國內改裝記憶體跟光碟機等選擇配備)

嗚嗚嗚…搞來搞去站長之前「誤信賊言」以為日本工廠要關了,沒想到日本藤澤廠還是屹立不搖的!所以說以後台灣的ThinkPad各機種產地可能如下列安排:

A-Series/T-Series:IBM大陸原廠(長城集團)
X-Series/R-Series:IBM-LG(韓國)
?- Series:廣達(呃…|||)

而日本呢?基本上有來自中國大陸生產的,但也有部份仍在日本藤澤廠製造,但讓站長耿耿於懷的是目前的R-Series雖為台灣緯創代工,但是日本IBM能夠針對當地市場提供「BTO」的服務,即使花點成本在藤澤廠進行配件更換也願意,相較之下,已經在台灣生產的R-Series為何無法提供BTO服務呢?或許此類政策問題已經不是IBM-TW所能回答,只是站長心裡難免有些遺憾呀…

不過還是有讓站長覺得振奮的地方,那就是至少目前日本IBM除了YAMATO(大和事業所)負責研發外,還有藤澤廠負責「試作機」的前期試產,雖然不是量產(量產就交由代工廠了),但以日本筆記型電腦大廠競爭激烈的狀況下,維持一個基地作為試作機與專用機生產還是必要的。本站常舉GUNDAM當類比的例子,這次更是不例外呀!茲舉「GUNDAM前哨戰」(GUNDAM SENTINEL)為例:

原來這世界上除了「量產」的ThinkPad外,還有新銳機種可以購得呀,那就是「剛彈神話」裡面不變的真理:「試作機萬歲!」(觀眾會發現量產機永遠打不過試作機或專用機的…),所以我們能想像日本藤澤廠(安那罕?)裡面的不只有 Z Plus之流,還有S-GUNDAM呀!哦不,那還是最強形態的”Ex-S” GUNDAM呀!!!至於FAZZ?交給地球聯邦軍代工就成了…所以說結論就是:

唯有在日本藤澤廠生產的ThinkPad試作機與專用機才是「鋼彈王道」呀 !

——————————————————————————————-

以站長接觸到的「試作機」,大抵都是由代工廠所先期製造,只有T-Series與A-Series到現在還看得到Made in Japan的。所以之前有謠言說ThinkPad X20有日本機根本就是胡扯,連試作機都是LG-IBM作的,進口到國內的量產機怎麼可能是日本製呢。其實使用者不必擔心產地問題,畢竟都由IBM原廠做品質控管,再加上某些機種具備三年國際保固,所以使用者是可以放心的。只是站長由衷希望YAMATO能夠繼ThinkPad S-Series再次設計出日本專用機種,畢竟台灣的生活形態較接近日本的電車生活而非美國的開車生活,也因此更輕薄的ThinkPad才可能出現在亞洲市場,而非美國市場。林林總總談了許多,最後提一下,上次「ThinkPad X24 VS. Portege 2000」裡面那台配備1.13GHz CPU與WLAN的試作機,IBM-TW並沒有銷售計畫…所以就看秋天發售予定的ThinkPad X-Series(code name: Tokyo)了…

PS: 哈哈哈…果然還是試作機最強呀!!!!…(爆)


ThinkPad X24 VS. Portege 2000

最近常有網友反應:「站上很久沒更新了…」嗚嗚嗚…站長在此先用猛虎落地勢跟各位致歉!每次看到ThinkPad的消息時,雖然很想跟大家分享,但是每天下班後空閒時間不多,站長又不願意隨便湊點字濫竽充數來發布新聞,所以只好利用假日時間了。所以網站更新與回信的速度過慢尚請網友見諒。為了彌補網友的缺憾,這次的「最新消息」便提供精采的圖文介紹!主角就是現今B5-size notebook的兩強:IBM的ThinkPad X24與TOSHIBA的Portege 2000!因為長輩的舊Portege 7140送修,後來乾脆買台新的Portege 2000,並委託站長「調教」,站長才有幸能接觸到此台名機。至於ThinkPad X24由友人提供,所以「照例」仍為「試作機」…(呃…)。

站長之前提過B5-size的notebook目前正走向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方向,分別是「最輕薄化」與「性能最強化」。目前日系廠商在12.1吋與10.4吋LCD的notebook幾乎都往「最輕薄化」的方向設計,所以不管是One-Spindle或是Two-Spindle的機種,都屢創歷史新紀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TOSHIBA推出的One-Spindle、12.1吋機種—Portege 2000 (美規代號) /DynaBookSS S4(日規代號)。以主機空重1.19公斤打破12.1吋機種的「重量屏障」!另一方面,日本IBM的大和事業所也對ThinkPad X-Series(雪梨造型機)進行最終強化設計,在原造型下配備一般電壓版的Mobile PemtiumIII-M 1.13/1.06 GHz高速CPU,讓ThinkPad X24擠身世界上性能出眾的B5-size notebook。站長將這兩台的規格列表對照如下:

ThinkPad X24(文中試作機)
Portege 2000 (台灣市售機)
LCD
12.1吋 1024×768(XGA)
12.1吋(Poly-silicon, 這名詞不寫出來可能會被TOSHIBA迷追打…) 1024×768(XGA)
顯示晶片
ATi Rage Mobility RADEON M6
Trident CyberALADDiN-T
顯示記憶體
8MB DDR-SDRAM
UMA架構,從主記憶體挪出16MB
PC Card插槽

PCMCIA Slot(TypeII,CardBus 32-bit ) 一個
Compact Flash Slot 一個

PCMCIA Slot(TypeII,CardBus 32-bit ) 一個
SD card slot 一個
外部接頭
  • USB (version 1.1) 兩個
  • external DB-15 monitor
  • infrared (4Mbps)
  • RJ-11 (modem)
  • RJ-45 (ethernet)
  • IEEE 1394
  • USB (version 1.1) 兩個
  • external DB-15 monitor
  • infrared (4Mbps)
  • RJ-11 (modem)
  • RJ-45 (ethernet)
光碟機
Ultrabase內接或外接
外接

指向裝置
TrackPoint
TouchPad
有線網路
10/100 ethernet (RJ45)+ Modem(RJ11)
10/100 ethernet (RJ45)+ Modem(RJ11)
無線網路
有(802.11b Wireless LAN)
沒有
電池使用時間
4.1hr
2.0~2.8hr
體積
279mm x 227mm x 25-30.2mm
289mm x 229mm x 14.9mm(最薄處)/19.1mm(全高)
重量
1.68公斤(主機)
1.19公斤(主機)
預載系統
WinXP Professional Edition
WinXP Professional Edition

站長也有推薦ThinkPad X23/24給這位長輩,只是對方向來為TOSHIBA的愛用者,所以站長也就不因個人的價值觀與喜好而影響對方。反而也希望藉這機會接觸到此台名機。許多人看到Portege 2000時都會發出驚嘆:「好薄哦!」,或許有的ThinkPad愛好者看了也開始動搖了(笑),站長認為這台機器的確達到她「超輕薄」的設計理念,但也同時被迫做出了若干妥協,而這些部份卻正是日本YAMATO所堅持的地方!至少就站長個人而言,與Portege 2000相處幾天下來,更加堅定了「要買B5-size就要買ThinkPad X-Series」的信念!接下來就讓站長藉由照片來剖析這兩台一時瑜亮的優秀代表機型吧!


Click to enlarge: 342KB
從正面觀看這兩台時,會感覺Portege 2000(以下簡稱P2K)體積稍微寬一點,而ThinkPad X24(以下簡稱X24)機器稍微高一些。當然P2K號稱最薄14.9mm的設計光從這張正面圖就可以看出高下。
Click to enlarge: 295KB 當初站長從日本PC Watch網站看到P2K與X-Series的對照圖時也是相當震憾,相信各位從左圖便能明顯感受到何謂「輕薄的極致」。上方的便是P2K,機器左側只有一個「SD Card」的插槽。X24左側分別配置了IrDA(紅外線)、IEEE 1394、PCMCIA插槽、Compact Flash插槽、麥克風接孔、耳機接孔。
Click to enlarge: 220KB 從P2K的右側圖可以看到從左至右分別是耳機接孔、麥克風接頭、IrDA(紅外線)、PCMCIA插槽。在2002年4月號ASCII雜誌中,有專欄訪問DynaBookSS S4(P2K)研發成員,裡面提到內建WirelessLAN的P2K其內建天線裝在左圖PCMCIA插槽的右邊,左右各有一具天線。可惜國內的P2K並沒有內建WLAN功能。這台X24不但CPU為1.13GHz,還配備了WLAN,位置就在老地方—LCD兩側。主機右側只有一個USB接頭。其實硬碟至於機身中段,外面看不出來。而且這設計「相當重要」,後面詳述…
Click to enlarge: 302KB 兩台機器後方接頭的設計也大異其趣。首先是P2K有接頭保護蓋,平時不用時可以將接頭隱藏起來,需要時再放下蓋子。當年ThinkPad 560/570則是使用一種軟塑膠當作保護蓋,後來的ThinkPad則全面廢棄這種設計了。保護蓋固然有美觀的作用在,但是站長每次在開啟時都必須十分小心,深怕一不小心就「扳斷」。至於針對辦公室/商業用途的X24則根本不必擔心,各式接頭需要時直接插上去即可。P2K的後端接頭從左至右為:RJ11(Modem)、RJ45(Ethernet)、USB Ver1.1兩個、D-Sub顯示器端子、電源插孔。X24後端接頭的安排與P2K剛好相反,從左至右為:電源插孔、D-Sub顯示器端子、USB Ver1.1一個、Line-in接頭、RJ45(Ethernet)、RJ11(Modem)。
Click to enlarge: 354KB 再看一次正面照,兩台的厚度差異很明顯的被彰顯出來。P2K的LCD開關雖然採用單開關設計,但是實際使用上卻不容易開啟。一方面是機器「太薄了」,按鈕又設計在機體下方,因此當機器放在桌面上,以單手按到開關後,要用同一隻手推開LCD需要費點工夫。X24為了能在LCD頂端裝置UltraPort裝置,所以LCD上蓋厚度便無法像S31、P2K那麼薄。只是站長覺得光從打開LCD這動作,便會覺得YAMATO的改良式雙開關設計相較下會方便一些。使用者可以用單手先撥開一邊開關,然後再撥開另一個,並且方便施力打開LCD。而且雙開關最大的目的在於增加LCD的密合性,並減低外力衝擊所帶來的影響。
Click to enlarge: 292KB YAMATO對於ThinkPad設計哲學中,有一點是打死不讓的堅持,同時也是ThinkPad無法更薄的關鍵,那就是LCD的邊框設計!左圖中前方為P2K,後方為X24。站長每次看到其他友商的LCD邊框設計只有「平平一片」,外加「單開關固定鉤設計」,心裡都捏一把冷汗。上蓋雖然有鋁鎂合金等材質保護,但是一但外力來自於LCD兩側呢?以前IBM的ThinkPad顧問Mr. James Alfaro常舉個例子,一個人合掌時,別人很容易從旁施力讓手錯開。但如果手指交叉甚至握住時,要從旁讓兩手錯開便十分困難。同樣的道理應用在ThinkPad LCD設計上,便是LCD兩側邊框一定有凹槽以及雙開關設計。一但有外力從兩側襲來,邊框凹槽藉由主機側邊將力量分散,而不會只是LCD上蓋單獨承受,再加上雙開關固定鉤緊密的扣住主機本體,使得ThinkPad耐衝擊力頗佳。站長舉個實例,朋友有台ThinkPad A22e,某天下樓梯時不慎滑倒,結果機器前端(就是LCD開端那一面)撞擊到地板,LCD所幸沒破,反而是兩個LCD開關固定鉤斷掉了。此外LCD邊框一側也稍微突出,但壓回去就可以了。或許因為這兩個鉤子與邊框設計承受了大部分的壓力,免去更大的「傷亡」。有些設計平常是感覺不到的,只有碰上時才會發現…
Click to enlarge: 313KB 從ASCII的DynaBookSS S4專文圖片中,可以看到TOSHIBA在鍵盤配置有下工夫,例如鍵盤按鍵的「鍵距 (key pitch)」為 19mm,而「鍵深 (key stroke)」為1.7mm。理論上這樣的Full-Size鍵盤觸感不錯才對。很可惜的,P2K為了輕薄,在鍵盤觸感上還是有所妥協。ThinkPad X24的鍵距為18.5mm是比P2K窄一些,但是鍵深卻達2.5mm,剛這點在使用上的感覺高下立見。從左圖中可以發覺,ThinkPad X24不但鍵盤的敲擊深度在數字上比P2K來的深,實際按鍵的輪廓也P2K來的強烈,因此P2K的按鍵造型較平坦,鍵打起來的感覺比較沒彈性:X24則維持ThinkPad向來鍵盤觸感的優良傳統,對於敲擊深度毫不妥協,同時按鍵中央也比P2K來的「凹陷」,鍵打起來感覺比P2K好許多。各位請再留意一下兩台鍵盤右下角的方向鍵設計,P2K雖然也採用「倒 T 形」設計,但是按鍵較小,反觀X24的方向鍵特地做出一個弧形,而且下方還有波浪狀的凹槽設計,方便使用時迅速定位,站長對於這個地方的巧思相當欣賞。YAMATO希望使用者能夠獲得接近桌上型電腦鍵盤的觸感,也因此在機體設計上做出了妥協。同樣的,TOSHIBA的工程師在追求「世界最輕薄」的同時必須在鍵盤觸感上做出妥協。不管如何,站長都對雙方堅持實踐各自理念的精神表示敬意。
Click to enlarge: 372KB P2K的電源開關就位在鍵盤上方,同時右側還有兩個快速鍵。P2K輕薄的祕密在於使用「特殊規格」的配備。而其中的關鍵點在於「1.8吋硬碟」與「鋰聚合物電池」。由於1.8吋的硬碟比現有2.5吋硬碟在體積、重量上更具優勢,所以P2K能夠在有限的空間裡裝入硬碟,此項突破貢獻良多。只是實際使用上卻會發現1.8吋硬碟有個弱點,那便是「速度不夠快」,目前僅支援到ATA-66規格。站長先前測試ThinkPad X22(PIII-800)時主記憶體只有128MB,和這台P2K(主記憶體256MB)相比之下,覺得不單是開機進入WinXP Pro時速度比P2K快,平常使用時也感覺的出P2K反應是比X22來的慢,顯見效能為1.8吋硬碟的瓶頸。但是用這點來批評1.8吋硬碟有欠公允,畢竟1.8吋硬碟強調的是重量與體積上的優勢,並非速度比2.5吋硬碟快。除了鍵盤讓站長用得不習慣外,P2K的TouchPad更是讓站長吃足苦頭,差點改接滑鼠來用。之前用過其他notebook上的TouchPad,都滿容易操縱的,但是P2K的TouchPad使用起來卻會發生游標動太快,或是突然沒反應的狀況。在系統裡面調整許多次都無法獲得滿意的反應速度。站長雖然習慣用TrackPoint小紅點,但是TouchPad卻也能操縱自如,站長可能是不習慣P2K的軌跡節奏吧。如果使用ThinkPad的網友還不習慣TrackPoint,或是不知道TrackPoint如何使用的網友煩請請教有經驗的朋友,畢竟這部份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使用ThinkPad時都外接滑鼠…||| 呃…好吧,那不習慣小紅點也沒關係…
Click to enlarge: 336KB X24和P2K的鍵盤同為Full-Size設計,所不同之處還包括X24仍維持ThinkPad傳統七列排列的設計,同時F11、PageUp等功能鍵也比P2K來的大,方便鍵打。ThinkPad X-Series有個設計前陣子還可以「笑傲」自家的ThinkPad兄弟,那就是鍵盤下方的手腕放置區(PalmRest)不會有惱人的高溫問題。之前的T-Series跟R-Series最為嚴重,因為左手PalmRest下方就是硬碟放置區,使用一段時間後,便會感受到下面傳來的高溫。目前聽說ThinkPad T30已經有改進,至於R32恐怕還是一樣。為何X-Series不會呢?因為硬碟是放在機器右側,鍵盤下方的位置。長時間使用下來PalmRest溫度不會有不均的現象。那P2K呢?很遺憾的,那顆4200轉的1.8吋硬碟就放在左手PalmRest下方,再加上機體相當薄,長時間使用後,熱量直接傳導到上方…。站長用ghost將系統備份時發現2.3GB的Image檔需要45分鐘才能完成(壓縮比為FAST),而且備份完後會發現左邊PalmRest相當燙,讓站長想起在ThinkPad T23上使用5400轉硬碟的慘狀…。當然T23與P2K在散熱機制上都很優秀,所以當機是不至於,只是使用上會感到不適。X24的硬碟位置還有一個好處,可以直接換上5400轉、9.5mm厚的2.5吋高速硬碟!一但換上TOSHIBA那顆配備16MB Buffer的怪物級硬碟雖然噪音與耗電量要考慮,但是速度的提升與PalmRest的溫度是不必擔心的。
Click to enlarge: 382KB 上面提到P2K另一個超輕薄的祕密在於「鋰聚合物電池」,重量僅170公克的系統主電池號稱可以提供兩小時以上的使用時間。左上圖三顆電池從上而下依序為

  • P2K專用大容量外掛鋰電池,3600mAH,約330克
  • X24高容量系統鋰電池,4000mAh,約308克
  • P2K系統鋰聚合物電池,1600mAh,約170克

由於X24使用圓形桶狀 cell,所以比採用方形 cell的P2K外掛電池來得體積小、重量輕但是用電量卻用多一些。至於P2K的系統鋰聚合物電池便真的是小巧可愛,並且能夠提供可接受的使用時間。

左下圖是P2K搭配外掛大容量電池與X24的側面特寫。原本站長還希望將來的X-Series(東京機)能夠將電池移到後面,如此一來,除了原本 6 cell的系統鋰電池外,說不定還可跟S31一樣,配備專屬的9 cell 「Full-Day Battery」。可是後來聽說這希望可能落空…

目前台灣銷售的P2K隨機附贈大容量外掛鋰電池乙顆,官方售價為三萬日幣,著實不便宜。至於P2K的鋰聚合物電池官方售價為一萬五千日幣。

講到配件,站長也幫長輩訂購一條P2K專用的256MB Micro-DIMM記憶體,據店家所述為KingSton(金士頓)的,索價NT$ 8900,嗯…不愧是 Micro-DIMM呀…

Click to enlarge: 304KB

站長親自使用P2K之後,對於TOSHIBA工程師追求「世界最薄」的成就感到佩服。的確,就「最輕薄」這點來看,P2K可說完美的達成了設計的初衷。使用者只要拿在手上都會忍不住贊嘆其工藝水準的極致表現。只是 …呃….站長個人還是喜歡X24的設計…。站長在用過P2K後才了解為何YAMATO總是這麼堅持某些設計—因為「ThinkPad是Professional的Machine!」,這句話出自今年五月十五號的日本ASAHI雜誌,該期雜誌有篇「VAIO、ThinkPad大研究」,裡面雙方從設計、操作感、Software、行銷策略到產品線一一過招。文中可以看到SONY的VAIO所堅持的信念是「進化」,因此VAIO有許許多多的造型與功能。IBM(大和研究室)所追求的是「普遍性」,也因此ThinkPad比別人更強調產品互通性(Ultrabay2000設計等),同時YAMATO以設計出專業的「商務notebook」為最高目標,所以為何ThinkPad老是黑色的?為何ThinkPad不能做得更輕、更薄?因為ThinkPad是設計給商務人士所使用的機器,因此穩重、樸實的外觀與堅固耐用的設計便成了ThinkPad的設計精神。

再回到X24與P2K的實機使用上,站長個人覺得P2K固然輕薄,但是以單手握機器時還是X24好握;用鍵盤輸入時還是ThinkPad鍵盤加TrackPoint讓使用者覺得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在打計算機的按鍵;進行文書處理時還是X24比較快,更重要的是PalmRest不會有惱人的溫差。此外ThinkPad X24能夠搭配Ultrabase與內接式光碟機,進行系統備份與復原時都比較方便。使用過R2K後,再去用X24會感覺這是一台「讓人使用起來很舒適」的機器,講得更白一點,這根本就是一台「拿來操」的好機!不用擔心LCD上蓋被摔到、刮壞、指紋沾到,反正拿魔布擦擦就好了!

站長必須強調Portege 2000是台優異的B5-Size notebook,如果拿P2K來跟X24比較速度是不公平的,畢竟雙方的設計出發點就不一樣,如果網友非常強調重量,或是跟站長的長輩一樣是位TOSHIBA愛好者,相信P2K不會讓你們失望!只是要站長選擇的話,站長一定會選擇ThinkPad X-Series,因為ThinkPad能夠讓人感受到「為了使用舒適/無顧慮而設計」,而不單是「為了輕便攜帶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