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220主機諸元詳解!(X220介紹特集-2)

話說站長近日借得X220t主機,剛好可以一併測試Intel第二代Core i5的效能,因為目前正在測試的X220是採用Intel第二代Core i7,整合顯卡的效能相當驚人,與T410s(裝配NVS3100M)獨立顯卡在伯仲之間。但站長也發現了X220t竟然無法支援Port Replicator Series 3或Mini Dock Series 3,後來翻閱了X220t的線上手冊後才發現真的存在這項限制,換言之X220t只能支援Ultrabase Series 3或底部擴充電池。只有X220/i才能夠支援Port Replicator Series 3或Mini Dock Series 3,請網友留意。

接下來針對X220的主機外觀以及硬體功能向網友介紹。站長特別找出了T410s(14.1吋)以及X301(13.3吋)當作X220(12.5吋)的對照組。由下圖中發現X220的主機長度其實只比X301少一些而已(X220是305mm,X301是318mm)。但前一代的X201主機長度是295mm,所以也只比X220少一公分而已。從X220-Series開始,就不再推出「s結尾」的高階機種,或許在成本考量下,X220全系列均不使用「Hybrid CFRP」的複合材質背蓋,而是使用鎂鋁合金及ABS兩種材料。因此X220系列的背蓋會有一條縫的原因便是為了配合兩種材料拼合而成。X220的背蓋前緣是天線佈放的位置,為了避免無線網路訊號被金屬材質的鎂鋁合金所遮蔽,因此使用ABS材料。

站長個人覺得Yamato Lab嘗試在X220s的薄型機身以及X220i的平價化售價中間取得平衡點,因此一方面透過機構設計以及散熱機制的強化,讓X220的主機厚度比X201/i更薄;另一方面則取消了高成本的「Hybrid CFRP」複合材質,讓X220以及X220i共用相同的機身構造與材質。因此X220/i高低階的差異便在於CPU種類以及面板種類這兩大項,如果再將SSD或WWAN網卡列入,高階的「X220全裝備版」與入門級的X220i價差高達兩倍也不無可能,但就外觀及材質而言,都是一樣的。

x220-test-07

Continue Reading


待望已久~ThinkPad X220-Series發表!由聖誕老人馴鹿帶來的驚喜!(X220介紹特集-1)

Intel 「Huron River」平台的ThinkPad各系列均已發表,只剩下X-Series猶抱琵琶半遮面,網路上雖然已流出實機照片甚至規格,但原廠卻延遲到三月上旬才正式發表最新一代的X-Series。「X220」便是今年首波推出的「X-Series」型號(站長可沒暗示會有第二波哦…),共有X220及X220 Tablet(簡寫成X220t)兩款。以往的X200-Series還會有一款「s結尾」的機種,從X220開始則確定取消了,至於「i結尾」的平價機種還會繼續推出(也就是X220i)。

對於X220的推出,站長的感概尤其深切,因為從X220上面看到了許多ThinkPad愛用者爭取多年的功能,以及Yamato Lab所添加的新元素,讓「新生」的X220給人一種揉合了新舊元素的全新感受。以站長及網友為例,在2008年以及2010年的日本Yamato Lab參訪團行程中,均曾反映過「Common Docking」對於X-Series的重要性,也希望X200主機能內建數位輸出端子(例如HDMI或DisplayPort),至於Tablet機種繼續採用「IPS面板」也是眾多網友的期盼,在與開發人員的座談會上,網友甚至提出了希望X200-Series能夠強化鍵盤底部的「陷下去」的浮動感,上述總總對於X-Series的期許最後終於在「X220-Series」上面實現!無怪乎X220-Series的開發代號典故源於「聖誕老人的馴鹿」。X220代號為「Dasher」(猛衝者之意,速度最快的馴鹿);X220t代號則是「Comet」(彗星之意,當聖誕老人飛越每個人的房屋,它為孩子們帶來帶來奇蹟和幸福)。或許X-Series寄託了太多愛用者的期許,而這次Yamato Lab終於讓這些美夢成真了!

x220-test-02

Continue Reading


Lenovo發表Intel Sandy Bridge世代新款ThinkPad T420/T420s/W520!(下篇)

ThinkPad的「W-Series」定位在移動工作站(Mobile Workstation)用途,原本有推出17吋的W700系列,甚至還提供雙螢幕版本,但體積畢竟太巨大了,徒有驚人的武裝(例如內建WACOM數位板!)卻無法受到高階使用者的青睞,算是近期Yamato Lab有名的「大和艦」代表作(慘遭銷量不佳而被擊沉…)。因此跨入「Huron River」平台之後,W700系列便停止發展,改由新一代的W520擔負起ThinkPad移動工作站的重責大任。

W520與前一代的W510在外型上幾乎完全相同,主要的差別在CPU與GPU均大幅升級。W520目前支援下列幾顆高階CPU:

  • Intel Core i7-2920XM processor (quad-core, 2.50GHz, 8MB Cache),DDR3 memory controller (up to 1600MHz), Intel Turbo Boost 2.0 (3.50GHz), HT technology
  • Intel Core i7-2820QM processor (quad-core, 2.30GHz, 8MB Cache),DDR3 memory controller (up to 1600MHz), Intel Turbo Boost 2.0 (3.40GHz), HT technology
  • Intel Core i7-2720QM processor (quad-core, 2.20GHz, 6MB Cache),DDR3 memory controller (up to 1600MHz), Intel Turbo Boost 2.0 (3.30GHz), HT technology

W520也有平價機種,支援雙核心的第二代Core i5或i7,在此就略過不提了。因此在Huron River平台上,Yamato Lab設計來安裝Intel四核心的ThinkPad僅有W520。前一代的W510由於在工程繪圖晶片上比某些友商機種還弱一階,這次W520便支援兩種GPU,分別是:

  • NVIDIA Quadro 2000M
  • NVIDIA Quadro 1000M

讓人感到驚訝的是,無論是NVIDIA Quadro 1000M或2000M都安裝「2GB」的獨立顯示記憶體。為配合火力全開的W520,Yamato Lab也設計了新款的「170W」變壓器供W520使用(W510只用到135W變壓器)。雖然單螢幕的W700系列也採用170W變壓器,但兩者無法共用。此外,W520專用的170W變壓器接頭也與90W/65W不同,故170W變壓器無法安裝到其他ThinkPad上使用。

為了配合W520的變壓器,原先為W510量身訂做的「ThinkPad Mini Dock Plus Series 3 135W」也得改款,新推出了「ThinkPad Mini Dock Plus Series 3  – 170W」。好處是除了W520之外,T420、T420s、L420及上一代的Calpella機種也可以共用。但使用者如果只是買來給14吋的T-Series使用,其實買ThinkPad Mini Dock Series 3或是ThinkPad Mini Dock Plus Series 3就夠了。

▼下圖是W520的左邊視角特寫。

W520-pic-01

W520與市面上同尺寸(15.6吋)的移動工作站相比有兩項特點,第一項是主機內建四個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支援到32GB的DDR3記憶體,但前提是必須有單條8GB的記憶體模組販售。其次則是特定機種可內建X-Rite(愛色麗)的顏色校正感應器,並預載「huey PRO」這套校色軟體(Colorimeter)。W520的螢幕雖然不是IPS或VA等超廣角面板,所搭配的TN面板其最高解析度為「1920×1080」,並可達95%色域,再加上顏色校正感應器的協助,適合專案人士所需。

Yamato在W/T/L-Series上終於達成了「Common Battery」(通用電池)的目標,也就是W520、W510、T420、T410、L420、L412、L520、L512這幾款機種的「主電池」都是相同的!型號都是:

  • ThinkPad Battery 55+ (6-cell)
  • ThinkPad Battery 55++ (9-cell)

T-Series除了T410s、T420s基於厚度考量,故無法使用「Common Battery」。除了L系列之外,W520、W510、T420、T410還可以共用「底部擴充電池」(ThinkPad Battery 27++, 9-cell, slice)。至於不讓L420、L520支援的原因,站長個人覺得是產品區隔的操作。

介紹完T420-Series及W520之後,接下來就是期待原廠正式發表「X220-Series」,相信會有許多新的功能讓網友為之驚嘆的:)。

▼下圖是W520的右後方視角特寫。

W520-pic-02


Lenovo發表Intel Sandy Bridge世代新款ThinkPad T420/T420s/W520!(上篇)

今年2月22日,Lenovo終於正式發表採用Intel新世代處理器(Sandy Bridge)的一系列ThinkPad新機,首波公布的機種涵蓋了:T420 / T420s / T520 / W520 / L420 / L520,至於B5 size的X-Series預計3月初也會緊接著發表。上述各款不僅採用了Intel「第二代」Core處理器(也就是Sandy Bridge核心),也搭配了新一代的QM67及HM65(L420/L520)晶片組,而這樣的平台組合Intel內部則以「Huron River」作為研發代號。對使用者而言,從前一代平台(Calpella)跨入Huron River平台的最大差異點在於Intel強化了處理器內建的繪圖核心效能,同時在電池續航力上也有更佳的表現。至於原本Intel 6系列開頭晶片組強調的支援「原生SATA 6.0Gb/s」,本次公布的新機在原廠公布的技術資料中則仍維持SATA 3.0Gb/s速率,是否代表Huron River平台的ThinkPad存在著「SATA 6.0Gb/s封印」還需要再求證。

由於L420/L520/T520這三款在台灣大概不會在零售市場販售,站長先針對在台灣會較常見到的T420及T420s進行解說。

▼下圖是T420的左邊視角特寫。

T420-pic-01

 

Continue Reading


Lenovo於CES展出ThinkPad X120e、Edge E220s、E420s等多款新機!!!

話說站長昨天才剛寫完Edge 11的簡測文章,今天眾外電就傳出CES展上Lenovo發表ThinkPad X120e的消息,果然拖稿太久的下場就是新產品都快上陣了嗎…Orz

根據國外網站以及國內癮科技的介紹,ThinkPad X120e將於今年第一季推出,從目前公布的各視角照片發現X120e造型仍承襲原先的X100e設計。但系統架構則大幅更新,採用AMD公司最新一代的「Fusion」E系列APU(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就是CPU內建繪圖引擎),拜此顆新架構的CPU之賜(雖然AMD文宣喜歡稱呼為APU),X120e的電池續航力將比X100e大幅提升。不過續航力大概跟前代兄弟機Edge 11差不多,裝配6-cell電池時,X120e最長續航力可達6.5小時。

X120e採用的Fusion CPU有兩種型號,分別是E-240及E-350,均內建RADEON HD 6310繪圖核心。不同之處在於E-240為單核心設計(時脈為1.5GHz);E-350則是雙核心設計(時脈為1.6GHz),但兩顆CPU的TDP均為18W。至於內建的RADEON HD 6310時脈則都是500MHz。X120e仍舊採用11.6吋面板(至少還有霧面螢幕可用,讚!!!),解析度仍為1366×768。

X120e搭配6-cell電池時全機重量約為3.3磅(1.5公斤),從外型以及重量來推斷,X120e仍保持原先的產品定位,也就是並非用來取代X200-Series,而且站長推測加裝6-cell電池時,可能電池仍會凸出機體之外(苦笑)。雖然X120e是一款「舊瓶新酒」的新作,但最讓站長高興的是,X120e總算有內建HDMI埠了!!!如果X120e所採用的Fusion架構真能如AMD所言,提供優秀的CPU/GPU效能同時又能維持良好的電池續航力,同時機體溫度不會比Edge 11所採用的Intel Core i3系統高出太多,加上支援「星砂黑」背蓋以及霧面面板與HDMI,其實這才是ThinkPad使用者所期待的B5 Size隨身機種呀。

x120e

Lenovo在CES展上也公布了Edge系列的最新產品,分別是E220s、E420s、E420及E520。前兩款有「S結尾」的機種定位比較高階,後兩款則屬於「經濟實惠」機種。E220s及E420s的特色在於「輕薄機身」設計,E220s所採用的面板尺寸比較特殊,是「12.5吋( 16:9)」,解析度為1366×768。至於E420s則是使用14吋面板。E220s的機身厚度號稱低於一吋(2.54公分),重量也低於3.5磅(1.58公斤),但從網路上公布的照片研判應該沒有內建光碟機。E420s機身厚度約在一吋左右(大概機身前段較薄,後方較厚之意),重量則是約為4磅(1.81公斤)。E420s還採用了吸入式(slot-loading )光碟機設計。下圖即為E420s的特寫。

站長看了網路上傳出的E220s/E420s圖檔,發現兩款主機四周終於改用真正的銀色金屬材質圈住,而不像前一代Edge是塗銀漆,新款Edge在外觀質感上終於有所提升了。(關於這兩台新機的實體照片請參閱美國癮科技的介紹)此外,有趣的是E220s及E420s不僅都有HDMI埠,甚至原廠還特別加入Dolby Home Theatre喇叭,總算有點「Premium」的感覺。E220s/E420s預計在第2季問世,理論上都會採用Intel Huron River平台了,外電還報導E420s會有Switchable的獨顯版本,使用AMD’s RADEON HD 6630M顯示晶片。

e420s 

如果這些新機種都無法引起ThinkPad老用戶的興趣,或許後續於今年發表的ThinkPad X220值得我們觀察,因為從Lenovo ideaPad U260及Edge E220s均採用12.5吋面板來研判,ThinkPad X220很有可能也採用12.5吋面板,此外X220是否除了Ultrabase之外,也能支援與T-Series共通的Docking,則是站長個人非常期待的發展。但「最大獎」應該還是X300-Series是否會「恢復兵籍」吧?2011年真是令人期待的一年呀!


ThinkPad Edge 11簡介及雜談

揮別了2010年,終於迎來2011年以及民國百年,站長在此預祝網友在新的一年裡都能有更好的發展,無論是個人發展或是職涯發展上。ThinkPad在今年也會推出一系列的新機,除了配合Intel Huron River平台更新T/X/W-Series之外(處理器採用最新的Sandy Bridge核心),根據日本PC Watch一篇採訪Lenovo ThinkPad担当副社長Dilip Bhatia的專文,對方提到不會放棄13吋的ThinkPad。雖然時值隆冬,但「春江水暖鴨先知」,期待今年櫻花盛開之時會有大家期待的13.3吋ThinkPad出現。

去年底關於ThinkPad的大事還有一項,那就是原ThinkPad研發中心從「大和事業所」搬遷到神奈川橫濱市之後,新名稱確定為「大和研究所」(日文漢字),因此本站仍沿用原先的「Yamato Lab」簡稱。本次所介紹的Edge 11在去年11月時便已完測,但站長年底時一直忙於公務,所以只好延到今年元月才刊出,尚請網友見諒。

Edge 11的開發代號承襲Edge家族的命名傳統,以歐洲國家的首都為名,故取名為Dublin(都柏林,愛爾蘭首都)。從技術的觀點來看Edge 11其實可視為「X100e」的姊妹機,因為無論是外型或是內部結構都非常類似,只是搭載的處理器及晶片組完全不同。關於X100e此系列的沿革與功能,站長曾寫過詳細的介紹,故本文不再重覆敘述,有興趣的網友請參閱前文:

有趣的是,Edge 11目前僅在亞洲地區販售,美國Lenovo網站上並沒有Edge 11的資訊,而且日本還是第一個發表Edge 11的國家,顯見亞洲地區對於小尺寸ThinkPad的需求一直很強烈。雖然Yamato Lab嘗試採用AMD Vision Pro平台打造低價化的ThinkPad,但X100e的風評卻被機身的高熱以及欠佳的電池續航力所拖累,即使鍵盤及主機堅固性仍維持良好的設計。這些遺憾在Edge 11都獲得了「救贖」,不僅換裝效能(相較於AMD)更強大的Mobile Core i3 ULV處理器,更補上了眾人期盼的HDMI數位端子,除了螢幕改成鏡面設計之外,Edge 11堪稱X100e的另類完整版了。

edge11-pic-01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