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20週年部落客聚會感想

日前Lenovo-tw舉辦了ThinkPad 20週年的部落客聚會,會上邀請到了原廠的全球產品分析師Kevin Beck,來介紹ThinkPad的特色(主角是X1 Carbon)。站長這陣子一直公務繁忙,而且最近公司的電腦換裝成ThinkPad W530在軟體面遇到很多問題,所以延至今日中秋佳節終於可以整理一下當天的活動重點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在今年拜訪Yamato Lab之前,將W530的換裝心得與大家分享。今年雖然是ThinkPad的20週年紀念,但站長覺得原廠的宣傳重點擺在最新推出的X1 Carbon上面,而且將X1 Carbon與「20週年紀念」融合在一起宣導。回想ThinkPad 10週年時,正逢Pentium4時代,當年推出的T30受限於Pentium4-M的高耗電量導致機身非常厚重,同期的X30採用了Mobile Pentium-III,而且又是X20-Series之後全新設計的機種,所以日本當地有推出「鏡面背蓋」的限量版10週年紀念機。至於ThinkPad 15週年時,原廠在世界某幾個國家推出套上皮革外皮的X61s「紀念機」,換言之也是拿現役機種換改個塗裝來擔任紀念機的角色。相較於ThinkPad 10週年以及15週年時,都沒有代表性新機問世,今年的X1 Carbon的確算是「應景」的全新機種。

▼本次活動的主角Kevin Beck,目前擔任Lenovo的資深全球產品分析師與客戶中心大使,負責Lenovo的產品宣傳與推廣以及競爭力分析,並與Lenovo全球主管簡報中心計畫之技術發展方向。根據原廠提供的簡歷,Kevin在1997年加入IBM公司,並曾在日本東京擔任IBM亞太區桌上型電腦的行銷經理,這部分的經歷或許跟Kevin在大學時曾副修日文有關係。進入Lenovo時代之後,Kevin曾擔任Lenovo全球行銷營運事業群亞太區的行銷整合經理。從以上簡述不難理解Kevin算是資深的Think家族產品行銷人員,對於ThinkPad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本次部落客聚會的形式是由Kevin透過簡報講述ThinkPad的諸項特點,並開放現場部落客與Kevin進行一問一答,現場並安排X1 Carbon、T430u實機展示。Kevin準備了相當多張的投影片,從ThinkPad上太空一直講到過去20年來曾推出的幾款代表機種。考量本站網友對於ThinkPad過去輝煌的歷史都有一定的認識,而且有幾張簡報內容其實站長先前曾介紹過,站長便省略這部分的介紹,並挑選了三張之前都未看過的簡報內容向大家說明。

首先是介紹碳纖維的簡報內容,說來有趣,每隔幾年碳纖維(Carbon Fiber)這題材就會被各家筆記型電腦廠商拿出來宣傳一番,但ThinkPad卻是少數一直持續開發碳纖維材質的機種。ThinkPad從1992年便開始使用強化碳纖維(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X1 Carbon使用的是最新的「第七世代」CFRP。從下面的簡報能看到CFRP比起鋁金屬或是鎂鋁合金更輕、更堅固也更能吸震。

但CFRP材質會遮蔽掉無線電波,因此Yamato Lab從「第六世代」的CFRP開始,研發出將CRFP與GFRP(玻璃纖維)結合的融接技術,將天線放置在GFRP材質部位,而背蓋其他部分仍是CFRP材質,可說是完美地將兩種材質的優缺點進行互補。X1 Carbon所採用的第七代CFRP自然也有搭配GFRP材質。雖然CFRP材質有諸多優點,但最大的缺點恐怕是成本過高,即使是ThinkPad也無法全面採用CFRP材質。但ThinkPad T430、T430s都已經是全機CFRP材質了,這點讓站長挺訝異的。現在的T430售價已經大幅下降,還能使用CFRP,不知道何時12.5吋的X-Series也能全面導入CFRP。

▼今年推出的X1 Carbon是第二代的「X1」,Lenovo有意將「X1」這機種設定為展現技術成就的旗艦機,而今年推出的第二代X1因為是世界上最輕薄的14吋Ultrabook,而原廠認為賣點是採用了碳纖維材質,所以才特別取名為「X1 Carbon」,不知道明年的第三代X1會不會乾脆叫「New X1」(笑)。X1 Carbon在硬體規格上的成就的確不容小覷,即使搭載了14吋高解析度面板,全機重量也僅1.36公斤(內建4-cell鋰聚合物電池)。然而X1 Carbon並不是全機都用CFRP,僅有背蓋採用,底殼則是鋁鎂合金。相較之下,又重又厚的T430卻是背蓋以及底殼都有使用CFRP呢。

下圖是Kevin帶來的CFRP與鋁金屬的實體樣品,兩者都是1.3mm厚度,但鋁版的重量卻是209.6公克,CFRP板的重量卻只要81.4公克。此外,Kevin宣稱這兩塊板子都承受相同的衝擊,鋁板上面有很明顯的撞擊痕跡,相較之下CFRP板卻幾乎沒有。後來Lenovo-JP發表X1 Carbon時,由Yamato Lab的機構設計經理—大谷哲也先生講解X1 Carbon所使用的第七代CFRP設計,站長才知道原來X1 Carbon背蓋所使用的CFRP屬於高模數纖維(Hight Module Fiber),GPa值在500以上,與人工衛星同程度的強度。為了進一步了解ThinkPad在材質方面的進展,今年的Yamato Lab Tour站長特別邀請大谷哲也先生負責講解「ThinkPad Mechanical Design & Material Development」,屆時可以進一步請教各款ThinkPad所使用的CFRP差異。

▼Kevin簡報中特別強調X1 Carbon有通過八項軍規測試,從下圖便能了解到這八項測試的內容為何。其實「ThinkPad Classic」與「ThinkPad Edge」的差異點就包括了是否有通過八項軍規測試,簡言之Edge-Series並沒有進行軍規測試。這也是為何Edge系列的市售價格可以比ThinkPad Classic更低的原因之一,畢竟Edge-Series不需要通過這八項軍規測試,在設計以及量產時的成本也可以較低。有部落客詢問Edge-Series與ThinkPad Classic的差別,因為自從2012年起的ThinkPad Classic也改用六列孤島鍵盤,在外觀上與Edge-Series差異不大。Kevin則表示Edge-Series是提供給SME客戶使用,甚至是個人用戶因此在零件選用上較有彈性,不像ThinkPad Classic的客群有可能是跨國性企業,因此在每個國家所配發的ThinkPad機種零件都必須完全相同,這在庫存管理以及後續維運上的成本負擔較大。畢竟Edge-Series屬於區域性機種,工廠可以根據零件供應成本與交期,甚至是各區業務單位的需求,導致每批所採用的零件不見得完全一樣,後續維運的成本壓力也較輕。

▼Kevin的簡報特別提到2012年推出的ThinkPad有持續改善散熱機制,下圖是以T430為例,從紅外線測試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主機左上方的溫度每代T400-Series都有所改進。T430、W530與X230所使用的都是「第六代」貓頭鷹羽毛造型葉片,除了提供更佳的散熱效果之外,Yamato Lab特別在2012系列的T430/W530/X230乃至X1 Carbon上,在排風口加上了抗靜電的除塵設計。因為以往的散熱片設計往往因為靜電而累積大量的灰塵,進而導致機體內部溫度升高。站長非常欣賞這項設計的巧思,因為許多筆記型電腦用久了之後,CPU排風口及風扇葉片都會累積大量的灰塵,甚至影響機器的穩定性。站長雖然不喜歡六列孤島鍵盤,但從散熱機制來考量時,2012年的ThinkPad Classic機種的確能提供更佳的使用壽命。不過T430的硬碟位置太靠近Palmrest,長期使用時會發現Palmrest左側的溫度明顯高於右邊,從下圖中也可以看出端睨。T430的Palmrest左側呈現綠色,反觀T420相同位置則是溫度較低的藍色。除非使用者改用SSD才能減緩Palmrest溫差問題。

▼活動現場有ThinkPad X1 Carbon的實機展示,關於X1 Carbon坊間與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的介紹,站長則是在部落客聚會當天才有機會接觸到實機。平心而論,X1 Carbon拿起來時真的是又輕、又薄,而且仍維持ThinkPad應有的強固性,就外型與重量而言,真的是不可多得的「Ultrabook」。但正因為X1 Carbon是一台Intel力捧的Ultrabook,因此做出了相當多的妥協。在簡報後的問答時間,站長有請教Kevin,為何X1 Carbon無法支援傳統的底部Docking。Kevin表示他個人也覺得X1 Carbon應該要能支援Docking以符合商用使用者的需求,但X1 Carbon的機身厚度太薄了,無法相容於現有的Mini Dock / PortReplicator,而且原廠認為如果為X1 Carbon推出專用的Docking,市場太小了,畢竟現在的ThinkPad好不容易改成「Common Docking」,實在沒必要走回頭路。原廠推出的替代方案則是推出透過USB 3.0連接的外接式Docking

X1 Carbon所使用的90W變壓器接頭也由圓形改為方形,以適應超薄的機身。如果真要以ThinkPad Classic的角度來衡量X1 Carbon,可能被點出來的「缺點」還不少呢(笑)。但站長還是對於Yamato Lab終於能推出一款「低於1.4公斤」的ThinkPad感到欣慰,畢竟這是從T40時代就開始的願望,只是代價實在太高了,因為犧牲了太多的擴充性。回頭看看各家的Ultrabook為了滿足Intel對於Ultrabook的定義,也犧牲了許多正規筆電的功能時,站長不禁感慨Intel究竟是在自毀notebook的長城,還是在幫Apple作嫁呢。如果因為在平板電腦打不過iPad;在notebook打不過Macbook Air,就想藉由「Ultrabook」來突破,但現況卻是大家作出一堆「山寨版」的Macbook Air,而且銷量仍舊慘敗,卻讓真正想買「好的正規筆電」客戶找不到心儀的機種,真是原廠與客戶的雙輸呀。

往年的Yamato Lab Tour都會安排與ThinkPad開發成員進行當面會談,前幾次Yamato Lab對於單一機種只會指派大將一名出來「應戰」,例如T400-Series就是磯田(Isoda)先生;X200-Series就是廣瀨(Hirose)先生,他們兩位都是產品經理。今年的Yamato Lab Tour站長照例邀請了T430s/x230/X1 Carbon三大系列開發團隊進行互動,站長只有在簡報的議程會指定主講者,在會談時段都沒有指定過。令站長驚訝的是,Yamato Lab今年除了安排磯田先生與廣瀨先生仍負責T430s/X230之外,竟然在X1 Carbon系列派出了「六人」與會!而且這六位包含了產品經理(田保光雄先生)、專案技術經理(森直樹先生)、機構設計師(大塚亮先生)以及造型設計師(平野浩樹先生)等人,他們都曾在Lenovo官方Blog從工業設計專案規畫以及機構設計,解說X1 Carbon的設計思維。雖然不知道會面當天是否六人都會出席,但站長已經感受到Yamato Lab「捍衛」X1  Carbon的決心呀(笑)。但多年來的Yamato Lab Tour便是希望藉由「熱情但理性」的當面互動,讓開發團隊能了解來自台灣的ThinkPad使用者心聲。由於感受到日方的誠意,雖然市售的X1 Carbon Core i7不知何故竟然只能搭載4GB記憶體,但站長仍會採購一台,並在實際使用之後,連同「換上七列鍵盤的X230」一起帶去Yamato Lab,和同行的網友們一起與開發團隊共同討論。對站長而言,第二代的X1算是一個開端,也是一個過程,站長希望原廠能秉持著「週年慶」隔年都會推出名機的優良傳統(10週年隔年推出T40;15週年推出X300),明年能推出新一代的名機。

這次的部落客聚會上,自然有部落客詢問Kevin關於改用六列孤島鍵盤的事情,Kevin的回答跟官方部落格的說帖是一致的,大意是經過許多研究以使用者測試之類的,發現六列孤島鍵盤其實更好用云云。但Kevin最後的「真情告白」表示他也「還在適應」新的鍵盤,不啻為本次活動的最佳註腳。站長個人欣賞Kevin忠於職責宣揚ThinkPad的各項改變,但也會表露自己的個人感想,相較於官方部落格發了幾篇自我感覺良好的文章,然後就「發後不理」任由網友發言吐槽,Kevin的表現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次Lenovo-tw辦的ThinkPad 20紀念活動讓站長感觸良多,也期待來年Kevin能來台灣向大家介紹新一代的ThinkPad!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2012年11月「ThinkPad二十週年紀念」Yamato Lab Tour開放報名~!
ThinkPad 20週年慶生派對~!!!

Comments

  1. 真正想買「好的正規筆電」客戶找不到心儀的機種 +1

    希望有Docking +1,如果不能有Docking,希望USB port能再多一個~~

    90W變壓器接頭也由圓形改為方形,應該要出轉接頭讓舊用戶的電源線可以繼續使用~~

  2. 是看到有在用心,但是鍵盤的配置就很不用心。
    如果聯想,真的如他自己所說的,聯想 FOR THOSE WHO DO,他應該要知道THOSE想要

  3. THOSE想要做甚麼

  4. 對於"六列孤島鍵盤",我已經使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去嘗試盡力適應牠,結果我依然只能說很遺憾……

  5. 如果X1 Carbon的設計團隊到現場發現除了站長之外與會者沒一個人有X1 Carbon…噗噗。倒是也許該看看官方部落格當中他們的說法先想好意見,免得到時他們只是把那些說詞又再聽一遍而已。

  6. “由於感受到日方的誠意,雖然市售的X1 Carbon Core i7不知何故竟然只能搭載4GB記憶體,但站長仍會採購一台,並在實際使用之後,連同「換上七列鍵盤的X230」一起帶去Yamato Lab,和同行的網友們一起與開發團隊共同討論。對站長而言,第二代的X1算是一個開端,也是一個過程,站長希望原廠能秉持著「週年慶」隔年都會推出名機的優良傳統(10週年隔年推出T40;15週年推出X300),明年能推出新一代的名機。”

    期待站长和同行的网友们与开发团队的共同讨论。满怀期待联想明年能推出 如 15 周年的 X 300 一样的新一代名机。

    Intel 藉由「Ultrabook」來突破,现在能看到有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要在市场销售扭转颓势还是不够的。

  7. 其實換孤島式鍵盤也OK,但是希望可以保留七列式,變成七列孤島式鍵盤,這可以接受,當然,Enter鍵還有ThinkVantage都恢復成藍色。

    至於底座,希望因為技術的進步,下個世代的機種也可以共用底座,我相信應該是有朝這方面努力中。

    希望跟當初X300一樣,後面的X系列都有運用到X300的技術,也希望之後X系列也可以運用到X1Carbon的技術。

    例如碳纖維機殼、14吋塞到13吋機殼(希望13吋也可以塞到12吋機殼裡)、輕、薄,我相信這些都是慢慢可以做到的,

    加上目前已經出現超薄硬碟,相信將來X系列會越來越薄。也希望能出13″螢幕,當然X1Carbon很讚,塞到14吋,

    這對年紀日益增長的使用者來說,輕薄大螢幕加上跟以往一樣的鍵盤,以及最重要的,ThinkPad給人的安心感,

    才是ThinkPad User要的。

  8. 說到底座,總是以機身厚度作理由,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底座接頭一定要放底部?不妨參考一下Apple PowerBook DUO的設計,Dock是由後面接上的。DUO是我用過覺得很不錯的筆電之一,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連Apple都不願意再做類似的設計,或許和小太刀的情況一樣,都因為過髙的價格使得銷售量很抱歉,所以落得爹娘不疼、姥姥不愛。

  9. 當年小太刀除了售價高昂,CPU 效能和 HDD 規格同樣是令人望之怯步的推力

    現在眼看著 北橋、GPU 已內建到 CPU,SSD、mSATA 成熟普及又相對便宜

    理應有更好的硬體資源和更低的成本來生產小太刀接班人…

    聯想高層就是缺少了該有的小黑魂

  10.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news/20121005_564398.html

    11/5將公開限量500台的 ThinkPad 20週年紀念機種!該不會是鏡面皮革面上蓋 X1 carbon? orz
    參加 Yamato Lab Tour 的朋友應該有機會現場看到吧

  11. 請問 Lenovo 方面有沒有提到 X1 Carbon 會不會以及何時會上 Windows 8? 希望不要等到明年的第三代 X1 才有 Win 8!

  12. ThinkPad Classic 我覺得會遇到一個很大的轉折,
    那就是Win 8 的觸控型操作方式,假設Win 8上市後受歡迎,
    那觸控螢幕將成為ThinkPad Classic 勢必決擇的一項重大改變。
    不過目前似乎沒有聽到ThinkPad 這一方面的消息!

  13. 兩款 ThinkPad 觸控螢幕產品:

    1、可以旋轉的 Thinkpad Twist
    http://chinese.engadget.com/photos/lenovo-thinkpad-twist/5358234/

    2、可拆下平板單獨使用的 ThinkPad Helix
    http://chinese.engadget.com/photos/lenovo-thinkpad-helix/5358242/

  14. 小弟我原本是HP筆電(CULV)的使用者,現在是X220使用者,剛好在上個月入手 🙂
    說說一個月的感想
    1.其實孤島鍵盤也沒關係,重點是各個功能鍵,例如:六塊肌,PrintScreen,這幾個按鍵對工作上的應用來說,真的有非常大的幫助啊!!
    各種功能鍵才是真正可以與他家筆電分出高下的重點,如果tp可以推出80%鍵盤配置,我一定會入手的
    2.很多買tp是像我這種小小軟體工程師,根本不會想要ultrabook的效能(笑能)啊!!
    3.看了x230以後,又看了x1c,真的會讓我想投靠macbook陣營了….

發佈留言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