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Edge 14”實機測試(上)

隨著ThinkPad各機種紛紛導入Intel Calpella平台,Edge系列也正式推出採用Calpella平台的14吋以及15.6吋機型,原廠是以Edge 14及Edge 15進行識別,中國大陸則是另外取名為E40及E50。隨著SL410逐漸淡出,原廠並沒有推出所謂的「SL412」作為後繼機種,反而延伸出兩條產品線:

  • Edge 14,針對中小型企業或是SOHO族群,主要採用鏡面螢幕,無法支援正規Mini Dock 3系列底座,與SL410共用主電池,內建HDMI。
  • L412,針對大型企業(Enterprise)市場,採用霧面螢幕,支援正規Mini Dock 3系列底座,甚至與T410共用主電池,內建Display Port。

因此傳統的ThinkPad R400-Series停產後,大型企業可選購L412與T410/i組成「高低檔」搭配,且能夠共用Mini Dock 3系列底座及電池。因此在較不在意顯示卡效能的大型企業辦公室環境中,客戶如有預算上的考量,可選擇L412或是T410i,這兩款均主推Core i3。如果需要更好的CPU/GPU效能,自然可考慮T410甚至T410s。

在中小企業市場或是SOHO市場,Lenovo則是以Edge 14”與Edge 15”用來接替SL410及SL510。整個Edge家族三兄弟均是以城市名作為開發代號,茲列舉如下:

  • Edge 13”:巴黎(Paris)
  • Edge 14”:倫敦(London)
  • Edge 15”:柏林(Berlin)

不知道何時會以兩岸城市取名的ThinkPad(笑)。

edge14-pic-01

整個Edge家族的外型均非常神似,機身線條承襲「精簡風」的設計概念,但站長發現Edge 14”的內部構造其實仍承襲SL410架構,只是外殼套用Edge 13”的造型,以「Edge 13”皮、SL410骨」來形容也不為過。其實Edge 14”主機各連接埠位置也與L412十分雷同,這兩台主機幾乎可視為「兄弟機」了,只是L412在台灣並不會於市售通路販售。

▼站長特別請Lenovo-tw商借一台搭載ATI顯示晶片的Edge 14”供本站測試,由於是試作機的緣故,這台受測的Edge 14”竟是一台「最強規格」機種,不但硬體規格超越市售機種,站長甚至認為可作為後人自行DIY升級為「完全版」的最佳範例。首先是螢幕的部分,請參閱下圖,站長收到Edge 14”時,很訝異的發現螢幕竟然是「霧面」的。按照原廠公布的硬體維修手冊內容,Edge 14”的確有霧面螢幕及鏡面螢幕兩種料件,可惜台灣市售機種僅引進鏡面版本。或許是為了迎合一般消費者比較喜歡鏡面螢幕的喜好。或許將來使用者可透過管道購得霧面面板並自行換裝。

edge14-pic-03

▼Edge 14”的螢幕可以180度開啟,這點算是ThinkPad的傳統特色之一。Edge 14”雖然採用LED背光面板,但從下圖中能看出螢幕的厚度還不低,主因是Edge 14”的機身均採用ABS塑膠,為了讓Edge 14”的螢幕背蓋仍能保有一定的堅固性並可通過Yamato Lab的「拷問測試(Torture Test)」,故仍維持一定的厚度,且背蓋內側還貼了一層緩衝材質。

edge14-pic-02

▼Edge 14”主機前方內建多合一讀卡機((MMC, Memory Stick, Memory Stick Pro, SD, SDHC, XD, XD Type H)。新一代的Neo ThinkPad(例如X100e、Edge系列)螢幕不再設計開闔開關(Latch),如下圖所示,使用者只需要從讀卡機上方的凸起處將螢幕往上掀開即可。這對於ThinkPad老用戶而言算是新的操作感受,但對於許多用慣友商消費型notebook的使用者而言,其實都習以為常了。

edge14-pic-04

▼Edge 14”的左邊連接埠還滿精簡的,由左至右依序介紹如下:

  • CPU排風口
  • D-sub(VGA輸出)
  • eSATA/USB 2.0 複合接頭
  • RJ45(Gigabit Ethernet)
  • HDMI
  • ExpressCard /34(位於HDMI上方)
  • Audio/Mic複合接頭

edge14-pic-07

▼Edge 14”的右邊連接埠由左至右依序介紹如下:

  • USB 2.0埠兩個
  • 光碟機(12.7mm厚度,固定式),是的,您沒看錯,上面的確刻著Blu-ray的圖案…
  • 電源接頭(20V)
  • 防盜鎖孔

edge14-pic-06

▼Edge 14”的後方連接埠由左至右依序介紹如下:

  • Powered USB埠
  • 電池槽
  • CPU排風口

edge14-pic-08

▼下圖是Edge 14”的底部特寫,基本上只要打開底部的大艙蓋,Edge 14”的重要元件便可一覽無遺。如下圖所示,兩個記憶體擴充插槽以及2.5吋硬碟槽均位於大艙蓋內,其次還有一個小艙蓋,裡面供安裝3.5G無線網卡及SIM卡使用。

由於Edge 14”的CPU採用Socket形式連接,而非焊死在主機板上,現在Edge 14”市售規格上僅支援到Core i5-430M,按照硬體維修手冊的說明,同腳位的Core i7-620M(最高TDP同為35W)也在支援之列。站長看到Edge 14”的底部布局後,發覺與SL410相當類似,後來得知兩台都是由廣達協助設計及負責量產後,才恍然大悟。

Edge 14”所以用的光碟機號稱「固定式」,其實只要解開位於主機底部的一顆螺絲便能輕鬆取出,但畢竟不像T410的Ultrabay Slim那麼方便。

edge14-pic-10

▼從Calpella平台開始,ThinkPad均改用Qualcomm(高通)公司推出的「Gobi 2000」網卡,同時Lenovo也推出「ThinkPad Gobi 2000 Broadband Option」(78Y1399)的原廠網卡,只要是支援WWAN Ready的Calpella機種(例如T410/X201/Edge 14”)或是X100e,不用再破解BIOS,在安裝Gobi 2000及SIM卡後便能直接透過3.5G上網。可惜Lenovo-tw並沒有引進原廠的Gobi 2000網卡,必須從國外購入。

所謂的「WWAN Ready」是指ThinkPad內建了下列三項元件:

  • Mini PCI Express擴充槽(不得為半高規格),供安裝WWAN網卡之用。
  • WWAN天線,供連接到WWAN網卡。
  • SIM卡插槽,供安插電信業者的3G SIM卡,

下圖就是Gobi 2000安放完成的狀態,受測的Edge 14”試作機由於是內建WWAN功能,因此主機有準備第二組Mini PCI Express擴充槽。只要將Gobi 2000插入擴充槽內,並將預留好的WWAN天線接頭連上Gobi 2000網卡,最後再放入3G SIM卡便大功告成。

遺憾的是,站長查閱了其他網友刊出的台灣市售Edge 14"量產機照片,即使是採用ATI獨立顯示晶片的機種,也不具備WWAN Ready功能,主機板上根本沒有焊上Mini PCI Express擴充槽及SIM卡插槽。站長後來測試T410時,發現位於主機底部的主艙蓋內雖然有第二組Mini PCI Express擴充槽,但很可惜地,也沒有預留WWAN天線,電池槽也沒有保留SIM卡插槽。Edge 14”及T410/i都可以很容易判斷主機能否加裝Gobi 2000網卡,但X201-Series就很麻煩,必須拆開Palmrest才能確認。

edge14-pic-12

▼看了上圖之後,網友可能會很納悶,怎麼沒看到WLAN網卡?原來是擺在Palmrest下方。下圖便是將鍵盤及Palmrest解開後的特寫。很明顯地,Edge 14”正面並沒有太多的擴充槽或是重要元件。Edge 14”將絕大多數元件都安排在主機的背面,而鍵盤下方則是兩大塊金屬片,有助於撐住鍵盤,讓使用者敲擊鍵盤時能有相當穩固的感受。

edge14-pic-11

▼原本站長傻傻地以為這台Edge 14”大概又是配螃蟹WLAN網卡,後來仔細一瞧,赫然發現是「Centrino Advanced-N + WiMAX 6250」有內建WiMAX功能!仔細想想才發現這台Edge 14”試作機竟然配備了「全。機動性」龍騎兵系統( WWAN / WiMAX / WLAN / Bluetooth),站長對於Edge 14"可搭載的最高硬體規格有了深刻的印象。

edge14-pic-13

▼這台Edge 14”試作機內建了「三大神器」是目前網友較難入手的零件:

  • Gobi 2000 WWAN網卡
  • Centrino Advanced-N + WiMAX 6250 無線網卡
  • 藍光Combo光碟機

站長在發現前兩項規格後,原本天真的以為「不會再被這台Edge 14”嚇到了」,後來發現光碟機檔板上竟然印著一個「Blu-ray」的圖案,當場傻眼。趕緊將光碟機取下來檢查,終於確認是Panasonic的UJ130A藍光Combo機,雖然無法燒錄藍光片,但可以讀取藍光片(最高4倍速),或是燒錄DVD空片。在上述三大神器中,這台UJ130A大概是最容易入手的,而且改裝完畢後,理論上Edge 14”可搖身一變成為可HDMI輸出的藍光播放機。

相較之下,T410-Series就無法享受到這種DIY升級的快感了,一方面是T410-Series必須使用9.5mm厚度的光碟機,但目前該厚度僅有藍光燒錄機,似乎尚無藍光Combo機,使用者如果只想撥放藍光片時,就必須付出更多的銀子去買藍光燒錄機,其次就是T410-Series並沒有內建HDMI…….|||。

edge14-pic-14

▼站長測試Edge 14”時真的遇到許多神奇的狀況,包含電池也是。站長原本只認為「送測的是Edge 14”在用的標準9-cell電池」,後來看到電池上標示的「55++」感覺怪怪的,「這不是T410/T510在用的9-cell電池型號嗎」?站長查詢了官方公布的電池資訊,T410所使用的9-cell電池名稱為「ThinkPad Battery 55++」,料號為「57Y4186」;但Edge 14”所使用的9-cell電池名稱卻是「ThinkPad Battery 25++」,料號為「51J0500」。所以搞來搞去,這台Edge 14”竟然裝配的是T410專用的9-cell電池!但原廠沒提到這兩款機型可以共用電池呀~~~!

下圖中這顆用於Edge 14”的9-cell電池FRU號碼是42T4799,站長就拿去跟T410以及Edge 14”的硬體維修手冊去比對,果然發現兩台主機都有42T4799這顆電池料號!同時也發現Edge 14”的4-cell及6-cell電池很多都出現在T410的電池零件表內。原來SL410 / L412 / T410 / Edge 14”這幾款14吋主機根本是共用電池的!

所以坊間有人將Edge 14”的「ThinkPad Battery 25++」(51J0500)當成T410的9-cell電池,也是可行的,因為在規格上都是94W(每顆cell為2800mAh)。至於Lenovo為何故意將T410及Edge 14”的零售版電池分成不同名稱就不得而知了。

edge14-pic-15

▼Edge全機只有三個燈號,其中兩個就是位於背蓋以及Palmrest上方「ThinkPad」標誌的發光小紅點,第三個則是放在電源接頭上方,供使用者判斷電源線是否有接上或是有供電。站長在使用Edge 14"時感覺挺「輕鬆」的,因為螢幕下方沒有任何的燈號,甚至連硬碟讀取燈都取消了,不像傳統的ThinkPad在操作時還要去留意指示燈的狀態。Edge系列的精簡設計等於讓使用者能專注在主機操作上,其實另一層的意義是現在新接觸notebook的使用者可能都沒在注意指示燈了。但以站長個人的習慣還是會去留意燈號狀況的。

edge14-pic-16

▼將ThinkPad的「i」字母設計成真正會發光的小紅點,這或許是Yamato Lab的「惡趣味」吧(笑),但這兩個紅色燈號並不僅是裝飾用途,而是有實際作用的。在正常使用下位於背蓋以及Palmrest的兩個紅燈會恆亮,如果系統正準備進入睡眠(standby)或是休眠(hibernation)模式時,小紅點會急速閃爍。當進入睡眠(standby)後,小紅點則會緩慢閃動;進入休眠(hibernation)模式後或是系統關機時,小紅點就會「熄滅」。

edge14-pic-09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hinkPad X201、i5的逆襲!
ThinkPad Edge 14”實機測試(下)

Comments

  1. 買不到L412真可惜,本想試試看這個更接近傳統造型的R系列繼承機哩。

  2. 我覺得拷問測試,應該翻成嚴苛測試比較順口.

  3. 不過這似乎是各地的輸入策略不同?像日本有販售 L412 但沒有 Edge 14″,在 Lenovoice 裡甚至看不到 Edge 系列的存在…

  4. 站長, 可以問問廠商, 如果要霧面螢幕, 要如何取得嗎??

  5. 我也想要L412 or 霧面Edge 14 >”<

發佈留言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