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Edge 14”實機測試(上)

隨著ThinkPad各機種紛紛導入Intel Calpella平台,Edge系列也正式推出採用Calpella平台的14吋以及15.6吋機型,原廠是以Edge 14及Edge 15進行識別,中國大陸則是另外取名為E40及E50。隨著SL410逐漸淡出,原廠並沒有推出所謂的「SL412」作為後繼機種,反而延伸出兩條產品線:

  • Edge 14,針對中小型企業或是SOHO族群,主要採用鏡面螢幕,無法支援正規Mini Dock 3系列底座,與SL410共用主電池,內建HDMI。
  • L412,針對大型企業(Enterprise)市場,採用霧面螢幕,支援正規Mini Dock 3系列底座,甚至與T410共用主電池,內建Display Port。

因此傳統的ThinkPad R400-Series停產後,大型企業可選購L412與T410/i組成「高低檔」搭配,且能夠共用Mini Dock 3系列底座及電池。因此在較不在意顯示卡效能的大型企業辦公室環境中,客戶如有預算上的考量,可選擇L412或是T410i,這兩款均主推Core i3。如果需要更好的CPU/GPU效能,自然可考慮T410甚至T410s。

在中小企業市場或是SOHO市場,Lenovo則是以Edge 14”與Edge 15”用來接替SL410及SL510。整個Edge家族三兄弟均是以城市名作為開發代號,茲列舉如下:

  • Edge 13”:巴黎(Paris)
  • Edge 14”:倫敦(London)
  • Edge 15”:柏林(Berlin)

不知道何時會以兩岸城市取名的ThinkPad(笑)。

edge14-pic-01

Continue Reading


ThinkPad X201、i5的逆襲!

ThinkPad的Edge 14”以及T410-Series均陸續換裝Intel Core i5/i3處理器之時,在台灣廣受使用者重視的X-Series也終於推出最新一代「X201-Series」。或許有網友不清楚為何同為「Calpella」平台的X201並未像T410一樣,取名為「X210」。按照Lenovo的命名原則,數字的第一碼代表螢幕尺寸;第二碼代碼「外型變更」;第三碼則是用來區隔CPU或是晶片組等平台變更。因此最新一代的T410由於外型與T400不同,所以第二碼數字會進位,也就是T410。反觀X201仍舊使用原本X200的造型,這次配合改用Calpella平台,故僅第三碼數字進位,名為X201。依照這原則,下次X-Series如果推出新外型,理論上會取名為「X210」。

▼由於X201與X200在外型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站長也就沒有針對外觀敘述太多。X201-Series在外型上最大的改變應該是「可裝配觸控板(TouchPad)」了吧。整個大中華區(台灣、香港、大陸)所販售的X201-Series基本上都會內建觸控板,至於日本以及美國因為有網站CTO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觸控板。雖然很多ThinkPad愛用者都使用小紅點(TrackPoint),時至今日觸控板倒也不是一無是處了,例如X201-Series的觸控板支援兩隻手指的Multi-Touch,可用在網頁、圖片瀏覽時進行畫面的放大、縮小等操作。只是站長在使用ThinkPad時,覺得時常誤觸到觸控板,所以都會關閉掉。

x201-pic-01

 

Continue Reading


ThinkPad Edge 13”雙平台PK大戰(AMD vs. Intel)

站長日前收到網友來信詢問Edge 13”所屬的兩種CPU效能差距如何,剛好測過X100e之後有感於AMD的「平台(處理器+晶片組)」整體戰力不輸給Intel CULV,站長便向Lenovo-tw商借了兩台Edge 13”,分別配備Intel SU7300+GS45以及AMD Turion X2 L625+M780G,藉由實機測試來了解不同平台的效能差距以及電池續航力。

如果僅比較CPU規格,Intel的Core 2 Duo SU7300時脈僅有1.3GHz,但內建3MB L2快取記憶體,並使用「Penryn」雙核心。AMD的Turion X2 L625同樣採用雙核心設計,時脈則是1.6GHz,但L2快取記憶體僅有1MB。

edge13-test-01 edge13-test-02

 

Continue Reading


ThinkPad Edge雜談

許多朋友曾詢問過站長對於ThinkPad Edge的看法,在日前測試過ThinkPad SL410與X100e之後,站長覺得ThinkPad Edge(13.3吋)相較於SL410整體規格與效能都有一段差距,適逢14吋的Edge可能會在近期發表,站長便針對現在的Edge 13”發表個人的感想。

記得本站2008年11月到Yamato Lab參訪時,大家正興高采烈地討論Atom用在ThinkPad的可行性,隔年2009年Intel的CULV就在市場颳起一陣旋風,只是認真推廣CULV的廠商仍以acer、ASUS為主,國外幾間大廠(DELL/HP)相較之下似乎沒有台灣廠商來的積極,經過一年的造勢,CULV還是以亞洲市場為大宗。Lenovo在開發X100e與Edge系列時比其他以消費機種見長的廠商還來得「頭痛」。畢竟當時ThinkPad已經有SL-Series與X200s(CULV)產品線,再加上無論是CULV或是Atom等級的小筆電,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價格帶其實是很低的。

Lenovo所遇到的困境是帶有傳統ThinkPad Classic色彩的SL-Series與X200s(CULV)並沒有順利拓展新興的中小企業(SMB)市場,原廠也認為介於大型企業與一般消費者的中間還有一塊中小企業市場需要開發,而且這群客戶絕大多數都未曾用過ThinkPad,反而使用過其他廠牌的筆記型電腦。或許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原廠願意為了這群新一代用戶開發全新系列,同時在外型上與傳統的ThinkPad有一定程度的區隔。因此站長開宗明義第一句的回覆都是:「Edge/X100e並不是為了我們這些老用戶開發的,ThinkPad Classic還是會繼續存在的。」

▼Edge的螢幕可以180度開啟。從下圖中可以看出「Neo ThinkPad」走的是「極簡風」,機體線條較為簡潔,特別是鍵盤大幅度簡化過,並改用巧克力(孤島)設計。

edge13-pic-01

Continue Reading


ThinkPad X100e介紹特集(4/4)—效能驗證

ThinkPad X100e採用AMD的處理器雖然在ThinkPad史上非頭一遭了,但對於現在的AMD而言想必是一大「勝利」吧。Neo ThinkPad所採用的是AMD所謂的「VISION Pro」商用平台,AMD針對消費市場則是推出了一缸子的「VISION / VISION Premium / VISION Ultimate」平台,雖然Intel已經不再使用「Centrino」當作平台的品牌名稱了,但在Notebook/Netbook市場上,Intel仍擁有大多數的市佔率及知名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消費者如果要買台Notebook/Netbook,詢問「該買Core 2 Duo好? 」或是「要買CULV/Atom好?」的比例可能會高於「我該買哪一種VISION平台好?」吧。

AMD一方面想積極打開商用Notebook的知名度卻苦無門道,另一方面Lenovo在規畫11.6吋迷你ThinkPad時又瞻前顧後,如果採用Atom CPU怕效能太差,而且更重要的是「市場價格太亂(爛)」了;如果採用CULV「續航力又太強」,標榜最輕薄持久的X201s豈不是陷入自家產品相爭的局面;至於用標準的Core 2 Duo那就更不用提了,好比老美不可能現在賣F-18 E/F戰機給台灣一樣,「避免破壞區域軍事均衡」。這時候AMD和Lenovo自然是一拍即合,AMD獲得堪稱「商用筆電王者—ThinkPad」的背書支持,Lenovo則獲得「還不賴的整體運算效能,稍弱的續航力」的AMD商用筆電平台(怎麼感覺活像是IDF戰機的特色呀 XD),兩者共同催生出「VISION Pro」平台第一台B5-Size代表作:ThinkPad X100e。

根據日本網站引述內藤在正先生的簡報畫面,X100e將支援高達三種AMD處理器,分別是:

  • Athlon Neo MV-40 (1.6GHz / 512KB L2),單核心,TDP 15W
  • Athlon Neo X2 L325(1.5GHz / 1MB L2),雙核心,TDP 18W (AMD還有另一顆L335,但L2降成512KB,且不支援AMD-V虛擬化技術)
  • Turion Neo X2 L625(1.6GHz / 1MB L2),雙核心,TDP 18W

▼這三顆處理器其實都有被友商的Notenook採用過,ThinkPad並非第一台使用的。只是AMD公認「VISION Pro」平台率先使用在ThinkPad而已。從下圖中能看到,入門級的Athlon Neo MV-40有支援「AMD-V」虛擬化技術,只要搭配Windows7專業版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便可以使用「XP Mode」等虛擬化相關功能。目前販售的X100e先使用Athlon Neo MV-40,至於何時才會推出雙核心版本則要等原廠的消息了,合理的推測應該要等X201-Series量產後,X100e的雙核版才會跟著量產。

x100e-pic-30

 

Continue Reading


ThinkPad X100e介紹特集(3/4)—實機介紹

時值農曆春節期間,站長在此向諸位TPUSER網友拜年,敬祝大家在福虎之年順心如意、鴻圖大展。今年也是Lenovo相當關鍵的一年,不僅ThinkPad系列推出各款新機,連ideaPad也是傾巢而出。但站長個人的感覺是Lenovo這次非常重視ThinkPad的Edge系列以及X100e,不僅在美國CES展上卯足全力推廣,在全球官網、各式傳播媒體上更是造勢頻繁,頗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姑且不論這兩款「Neo ThinkPad」的優劣,站長會建議已經長時間使用傳統ThinkPad的使用者不妨以「這是給沒用過ThinkPad的客戶所設計」的角度來檢視「Neo ThinkPad」,比較不會邊看邊罵本文(笑)。

如果說「Neo ThinkPad」與傳統ThinkPad間的羈絆為何,或許可歸納在幾項「ThinkPad DNA」內,例如:

  • 重視敲擊觸感的鍵盤同時配備TrackPoint(小紅點)
  • 堅固的機構設計且能通過Yamato Lab的Torture Test(拷問測試)
  • 支援ThinkVantage應用程式

x100e-pic-42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