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enovo終於發表了2020年的P系列行動工作站新機種,這次不但有全新Cleansheet設計的P15及P17,還有新加入的「P15v」機種,同時也將P1更新為第三代。這次P15與P17號稱「為效能而生」,其實四款P家族機種(P15/P17/P15v/P1 Gen3)不僅導入了第十代Core處理器(Comet Lake-H),且都提供了解放效能封印的「Ultra Performance Mode(究極效能模式)」。接下來就讓站長分別介紹四款新機的特色與諸元。
▼下圖為P15的特寫。
Continue Reading →
站長過去大半年來都忙著撰寫ThinkPad專書與校對事宜,這本從構思、收集資料到動筆,耗時三年餘的「ThinkPad使用大全」最後終於完成了~! 本站也可以恢復正常運作,站長會先介紹今年度的T/X/L-Series年度新機,等後續購入實機後會再提供更詳細的實測心得。而「ThinkPad使用大全」暫定今年8月出版,全書厚達600餘頁,算是針對「CS18」世代主機與周邊的完整使用指南,從2018年至2020年的ThinkPad機種都可參考本書的內容。
Lenovo在今年CES會場上已公開ThinkPad X1 Carbon Gen8與X1 Yoga Gen5,後來在2月下旬更是一口氣發布了今年度的T/X/L-Series新機資訊。除了L-Series今年屬「Cleansheet」全新設計之外,T-Series與X-Series則繼承去年的機體設計。但這三個系列最大的轉變在於「命名原則」整個大改。主要原因是去年的「90世代」(例如T490、X390、L490)已經用到盡頭,隨著進入2020年,Lenovo並未使用四碼數字命名原則,反而回歸兩碼數字(例如T14、X13、L14)為主,站長說明如下:

- 第一碼的英文字用來辨識不同的系列,例如X-Series或是T系列。
- 第二、三碼的數字則代表螢幕尺寸,例如「14」代表14吋螢幕;「13」代表13.3吋。舉例:X13從編號上就知道是一台13.3吋螢幕的X-Series機種。
- 第四碼使用不同字母區隔出該系列其他機型,例如T14s是一台2020年發表的14吋T系列,第四碼的英文字「s」代表這是一台屬該系列中最輕薄(Slim)的。
- 採用新命名原則的ThinkPad,如果是「初代機」則會被加註「Gen 1」,從二代機開始則加註「Gen 2」。假設2021年推出T14第二代機種,此時主機上標示的機型名稱雖然仍是T14,但為了跟初代機區隔,屆時在原廠網站上會標示為「T14 Gen 2」。同樣的命名原則其實已經在X1 Carbon等機種上採用。例如2020年推出的X1 Carbon其實已經是八代機,所以在官網上會標示為X1 Carbon Gen 8
Continue Reading →
▼2019年款的ThinkPad開始陸續供貨,雖然台灣的零售通路尚未看到新一代的X390以及T490,但Lenovo-tw的官方商城上已經可以進行客製化訂購。網友先選定Core i5或是Core i7處理器之後,接著便能自行挑選所需的硬體配備。如下圖所示,X390目前開放兩種記憶體容量,分別是8GB以及16GB,理論上都為雙通道設定。由於X390的記憶體是焊死在主機板上,而且不提供記憶體擴充插槽,因此記憶體容量一但選定,就無法再增加了。原廠宣稱X390最大的記憶體安裝容量為32GB,但現階段還沒有開放這麼大的容量供客戶購買。
X390也捨棄了2.5吋HDD/SSD設定,只能安裝M.2介面的SSD。官網上也提供256GB到1TB容量的SSD選項。雖然X390可支援SATA介面的M.2 SSD,但看得出來,目前主流已經是NVMe協定的M.2 SSD了。要留意的是,官網上所提供的128GB「2242」短卡SSD,其實仍跟2280長卡SSD共用同一個M.2插槽,X390的WWAN插槽已無法支援2242 M.2 SSD。站長在X390上曾實際安裝東芝RC100 2242 SSD到WWAN插槽,結果系統根本認不出來,無論在BIOS或是作業系統內。

Continue Reading →
Lenovo在今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一口氣發表了多款ThinkPad,包含「X390」、T490s以及T490等機型。站長透過本篇介紹,針對上述三款機型的共通特點以及各自特色進行詳細的說明,同時作為網友今年採購機型時的參考。
在此先介紹一下X-Series的新成員「X390」,這款採用了「13.3吋(16:9)」 面板,是原先「X280」的繼任機種。換言之,X-Series已捨棄了12.5吋的螢幕尺寸,重新回到13.3吋。藉由窄邊框設計,X390的主機大小只比原先X280稍大一點,可以想成在原本12.5吋的機身內,塞入了13.3吋螢幕。也因此不會有「X290」這款機種的推出。
▼下圖為X390左視角特寫

Continue Reading →
▼有位網友對於T470的Thunderbolt 3是「半速」(20Gbps)規格十分在意,因為他打算用來連接外接顯卡。站長剛好手邊有三台2018年款的ThinkPad,有的是全速(40Gbps)版本,例如X1 Carbon;有的則是半速版本,例如T480s與T480。站長便利用這次機會來測試一下,在不同Thunderbolt 3規格下的效能差距。下表為三款ThinkPad的規格,由於是不同時期買的,所以CPU規格不一致,但記憶體都是16GB,而且均使用同一條三星的970 Pro M.2 SSD進行測試。

Continue Reading →
▼Lenovo最近終於推出了傳聞已久的新一代行動工作站「ThinkPad P1」,不但具備1.7公斤輕量化設計,更搭載Intel最新一代六核心Mobile CPU,堪稱機動力與火力兼具的新旗艦機種。Yamato Lab將ThinkPad P1的機體設計同時複製到商用領域,推出了兄弟機「ThinkPad X1 Extreme」,這兩款機型有著相同的造型設計,但針對不同市場屬性而在內部零件上有所區隔。站長日前向Lenovo-tw商借到P1試作機,便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向大家介紹P1的諸元與效能,也可同時讓對X1 Extreme有興趣的網友做為參考。
在P1發表前,雖然Lenovo也有ThinkPad P52s,但起始重量約在2公斤,且只搭載TDP 15W的Intel CPU,以及效能普通的NVIDIA Quadro P500獨顯。相較之下,後來推出的ThinkPad P52堪稱新一代火力代表機種,採用了TDP 45W的六核心CPU以及NVIDIA PASCAL核心獨顯晶片,但起始重量高達2.45公斤,同時主機厚度約為2.5公分左右,的確不利於攜帶。然而正如同ThinkPad有X1旗艦系列,為何標榜行動工作站的P系列就沒有兼具輕量化及高效能的旗艦機種呢?Yamato Lab給大家的答案就是「P1」此一全新系列,以及X1 Extreme這個登峰造極的新代表作。
下圖是P1特寫,試作機裝配了4K鏡面螢幕,只有Full HD螢幕才維持霧面設計,這點的確讓站長感到扼腕。P1最讓站長驚喜的設計就是終於取消了「獨立數字鍵」,從W540之後的ThinkPad 15.6吋機種紛紛加入數字小鍵盤,雖然方便輸入數字,但卻有兩項缺點,第一項是文字鍵打區被迫往左偏移,其次則是數字鍵靠太近很容易誤觸。所以站長一直使用沒有數字小鍵盤的W530迄今,經過了六年終於盼到了沒有數字小鍵盤的P1,真的是相當漫長的等待呀。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