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完整的優秀入門機種:ThinkPad 13簡測心得

2016年初的CES展覽會上,Lenovo首度發表了「ThinkPad 13」這款相當低調的商務筆電。由於並未採用傳統「P/T/X/L/E」編號,而是單以數字命名,更讓人摸不清頭緒,究竟這台的定位為何。但Lenovo-tw在今年暑假開始引進ThinkPad 13,透過網路廣告的宣傳,網友們逐漸認識到ThinkPad 13的存在。

ThinkPad 13其實是繼P50、P70之後,第三款搭載USB Type-C接頭的機種,其實P50與P70的USB Type-C功能更威,有支援Thunderbolt 3。因此站長看到Lenovo-tw的官網售價,一台ThinkPad 13僅三萬元,還有搭配IPS面板時,非常感興趣。便向Lenovo-tw商借一台黑色款的ThinkPad 13進行測試(ThinkPad  13另有銀色款)。剛好站長已經購入ThinkPad X1 Carbon(第四代,2016年款),能夠作為對照組。接下來就讓站長介紹ThinkPad 13(文後簡稱TP 13)的特色吧。

▼ThinkPad 13是一款裝配了13.3吋螢幕的機型,這也是為何會被取名為「ThinkPad 13」。原本站長以為主機會比一般的14吋機種小一號,但直接疊在X1c上,發現其實尺寸差不多。TP 13尺寸是322.4mm x 222.8mm;X1c則是333.0mm x 229.0mm,真的非常接近了。TP 13的價格平易近人,代表產品定位屬入門機種,因此雖然在內部功能方面,不會輸給T-Series或是X-Series,但畢竟有成本上的考量,因此某些設計是為了符合成本限制,例如外殼材質。TP全機採用PC/ABS塑膠,除了底殼很明顯一摸就是塑膠材質之外,螢幕背蓋有上一層塗裝,所以在外觀以及觸感上還OK。

tp13-test-01

Continue Reading


ThinkPad T460p簡測心得

▼原本站長下半年打算開始收集一些ThinkPad書籍撰寫資料,最近看到原廠開始在廣告「ThinkPad 13」,一台輕量級的13.3吋新機種,站長個人頗感興趣,便向Lenovo-tw商借測試機,由於黑色款要9月底才有機會借到,站長乾脆趁著空檔先跟原廠借了ThinkPad T460p,目前ThinkPad少數能裝四核心處理器的14吋機種。站長以為測試機會是四核心Core i7與獨立顯示晶片,收到時才發現是Core i5以及整合性晶片,但測試的過程中剛好可以回顧近期T-Series的變革,所以就花點時間介紹一下T460p的特色。

目前T-Series有三款,T460s定位在高階市場(但還不於像X1 Carbon那麼貴)而且機身是T-Series中最輕薄的,在效能及擴充性的平衡性上也是最好的,雖然T460s只能裝載雙核心處理器,卻能支援2280規格的NVMe M.2 SSD,即使搭載獨立顯示晶片,仍具備底座接頭,可使用擴充底座。T460在重量及厚度都比T460s要重一些、厚一些,雖然搭載獨顯時也能使用擴充底座,但原廠卻刻意拿掉M.2 SSD的支援能力,使用者只能在T460上安裝2.5吋7mm或9.5mm厚的SATA HDD/SSD。縱使市售2242規格的M.2 SSD缺乏NVMe或是PCIe高速版本,但原廠仍舊限制了T460具備「雙儲存媒體」功能的可能性。

這次介紹的T460p則是T460的效能強化版,例如可搭載四核心的Core i7或Core i5,並保留了T460兩條記憶體擴充槽與2.5吋HDD/SSD槽的設計,同時2242規格的M.2插槽也可支援SSD儲存媒體,不像T460是完全無法安裝M.2 SSD的。T460p的獨顯與底座接頭也可以共存。原本站長以為T460p會非常厚,可能平常多接觸15吋機種,所以剛收到T460p時反而覺得滿薄的(相較於15吋機種)。所以在Skylake世代的ThinkPad T-Series,如果需要同時安裝傳統硬碟及M.2 SSD時,T460p竟然成了唯一的選擇,再加上搭載四核心處理器,讓T460p具備了高擴充性與高效能的特色。

t460p-test-06

Continue Reading


Mobile Xeon效能實測-ThinkPad P50介紹特集(下)

▼本次ThinkPad P50的測試數據雖然在年初便已完成(除了電池續航力未完成),當時的試作機搭載 Xeon E3-1505M v5處理器,詳細規格如下圖所示,或是請參閱Intel官網說明。後來測完ThinkCentre M900 Tiny之後,站長想要完成P50的電池續航力測試,便商請原廠再提供原本的P50試作機,感謝原廠的大力幫忙,不僅提供了Xeon版本的試作機,同時提供了搭載Core i7的量產機(配備繁體中文鍵盤),讓站長可以進行效能比對測試。

p50-test-27

 

Continue Reading


Mobile Xeon首度登場-ThinkPad P50介紹特集(上)

▼Lenovo從去年開始,將桌上型繪圖工作站與筆記型繪圖工作站採用相同的命名原則,都歸類在「P開頭」的型號,也就是ThinkStation與ThinkPad的各機型均以P開頭字母命名,差別僅在於後方的字母數與大小。例如ThinkStation從高階到低階,依序為P900、P700、P500、P300,而ThinkPad則是P70、P50、P40 Yoga。而ThinkPad的P-Series筆記型繪圖工作站還可以根據英文字母後面的數字來判斷螢幕大小,例如P70是17吋,P50則是15.6吋。

ThinkPad的移動工作站機種(Mobile Workstation)從T40p開始有了明確的開端,當年在機型編碼加掛「p」結尾的ThinkPad會搭載ATI Mobility FireGL工程繪圖晶片,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Lenovo才特別將Mobile Workstation成立獨立的產品線,並以「W」開頭的英文字母來命名,也就是後來大家比較常聽過的W530、W540等機種。但加掛「p」結尾的機種卻仍舊繼續存在,只是代表的意義變成主機能夠搭載四核心的Core i7處理器,例如T440p、T540p。

從P50、P70開始,Lenovo開始進行了全新的機體設計,不再像以前W-Series與T5xx常共用主機架構,而且在硬體規格上,也開始拉大與同樣螢幕尺寸機型的效能差距。以最新發表的T560為例,雖然同樣是15.6吋,卻只能使用U結尾的雙核心Core處理器,例如i7-6600U,而且沒有所謂的「T560p」機種存在。換言之,使用者如果希望獲得最強的運算效能,搭載一般電壓CPU的P50才會是唯一的選擇。不過P40 yoga卻有點尷尬,這台雖然冠上「P開頭」歸類在移動工作站,而且還具備「Yoga」機種特有的轉軸設計(螢幕可以翻來翻去),卻為了輕薄考量,僅搭載U結尾的雙核心Core處理器。或許考量P40 yoga「戰力」實在不足,原廠還規劃了「T460p」這台總算不辱p結尾的火力強化版14吋機種,可搭載四核心的一般電壓版Core i5或i7,雖然機體厚了一點,但重量從1.8公斤起跳,比起前一代的T440p的2.16公斤起跳著實輕了許多。(P50以及T460p目前均尚未在台灣開賣)

p50-test-26-s

 

Continue Reading


ThinkPad/ThinkCentre關閉預載軟體資訊回傳之設定

最近這陣子最夯的話題包括了「大數據」(Big Data),從政府機關到私人企業,彷彿跟大數據沾點邊就能夠獲得大智慧,無往不利。但就企業而言,如果沒有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便很難做出更精準的商業判斷。然而現在大家已經處於無處不上網的時代,從作業系統一直到每天常用的即時通訊軟體等,都有許多機會被收集使用者的使用行為。透過大量的資訊回饋,軟體開發商能夠掌握使用者對於該軟體的喜好度、頻繁度,並作為未來改進的依據。但不可諱言的,有的使用者並不希望自己的喜好被開發商所探知。通常使用者可以選擇是否同意上傳軟體使用資訊給原廠,如下圖所示,大家經常使用的System Update在設定頁面中便提供了勾選的項目,讓使用者決定是否要上傳統計資料到位於Lenovo美國的伺服器。

AUD-disable-02

Continue Reading


關於ThinkPad Classic第四階段線上調查結果

David Hill在8/17刊出了最新Blog文章「Retro ThinkPad: Time to Think」,公布了幾項第四階段的調查結果。

▼首先關於主機上的「ThinkPad」Logo設計,高達59.1%的網友選擇了現行的ThinkPad Logo設計。雖然在IBM時代的ThinkPad Logo的確是採用紅藍綠三原色,但當時的筆電基於成本多為灰階顯示,彩色Logo有助於突顯ThinkPad的技術特色(即使並非全面採用彩色TFT螢幕)。但時至今日,Lenovo時代所設計的銀色ThinkPad其實更適合ThinkPad的黑色外觀。有關ThinkPad歷年Logo銘板造型演進,原廠的Blog曾刊出五篇專文,有興趣的網友不妨看一下。

DHill_5survey2

 

在電池續航力部分,大多數網友選擇了「9-10小時」,而且希望是能自行更換的電池,並非內建式電池。以目前的電池容量來估算,如果要維持9至10小時的續航力,6-cell電池搭配超低電壓版雙核心CPU已可滿足需求。如果ThinkPad Classic使用後置電池槽,還可以提供9-cell的長效電池,以增加續航力。倒是螢幕關闔機制的部分,傳統螢幕開關(Latch)以及現行無Latch設計的喜好度竟然在伯仲之間,看來原廠會很頭大。其實現行ThinkPad的某些設計也頗受網友歡迎,例如無Latch設計、背光鍵盤等,這些都是在傳統ThinkPad上看不到的。

▼至於在小紅點的喜好度上,目前隨機安裝的Rubber dome以31.2%位居第一。但也有高達27.6%的網友認為出貨時應該附上三種造型的小紅點。有趣的是,有24.2%的網友表示他們沒有偏好或是根本沒使用小紅點,因此站長推測ThinkPad Classic最後可能仍會保留觸控板。

DHill_5survey4 

 

由於每次的線上調查平均都有13000人參與,原廠收集到這麼大量的訊息回饋後,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整理與分析,並著手規劃ThinkPad Classic的規格與樣貌。雖然不確定是否會在本月公開相關資訊,但至少「Retro ThinkPad Project」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David Hill表示,線上調查並未關閉,歡迎尚未表達意見的ThinkPad使用者上網投票,感謝大家的熱情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