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的SATA 6.0Gb/s,再測Memoright MS-701

[著者:oiko]
本站在今年1月時,刊載了2篇介紹mSATA SSD的文章(請參閱:筆電絕配,認識mSATA SSD mSATA直接攻頂,Memoright MS701 120G SSD效能實測 ),雖然Memoright MS-701支援到SATA 6.0Gb/s的速度,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測試平台ThinkPad X220,它的mSATA介面只提供SATA 3.0Gb/s的頻寬,似乎有點測不出SSD極限的感覺。這次靠著mSATA轉SATA轉板,再借助ThinkPad X220的SATA 6.0Gb/s介面,總算有機會一窺mSATA SSD在傳輸頻寬不受限下的真正效能表現。

▼這次我們請出的「怪給西」是將mSATA介面卡轉接成標準SATA介面的轉板,把Memoright MS-701 mSATA SSD轉接到ThinkPad X220的SATA 6.0Gb/s介面,將可以測出這顆mSATA SSD的真正實力。

120223_1

站長註:這張轉版是日前朋友到日本玩時,特別請朋友到秋葉原買回來的(後來台灣的拍賣網也有許多類似的轉版了),並商請oiko協助測試MS701「封印解除」後的效能。

從mSATA轉SATA,輕鬆轉接

從之前本站介紹mSATA的文章就可得知,mSATA介面卡與外部溝通的介面,雖然外觀是Mini PCI-Express的腳位,不過骨子裡仍然是標準的SATA信號。因此如果要把mSATA介面卡轉接成一般SATA接頭使用,其實技術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只需要靠機械層面把線路相接即可,訊號彼此之間不用轉換,也不需動到數位電子層面的技術,頂多需要解決供電的問題即可。

把mSATA介面卡轉接成一般SATA接頭的轉接卡,目前在市面上已經有售,只是能見度並不高,需要稍微費心尋找。根據筆者在拍賣上實際訪價,依照機械結構與用料的不同,目前mSATA轉SATA轉接卡的實售價,大多在350~450元之間,畢竟在製作上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實際價格也不貴。

▼首先是轉接卡的正反面,可以看出上面的線路佈局極為簡潔,畢竟mSATA與SATA都是同一種信號,不需要經過什麼特別處理或轉換。

120223_2120223_3

▼mSATA介面卡的安裝方式也跟筆電類似,唯一不同的是轉接卡上設有卡榫,安裝後不必再鎖上螺絲就能固定。

120223_4120223_5

Memoright MS-701系列主要規格表

容量 30GB 60GB 120GB 240GB
最高持續讀取速度 550MB/s 550MB/s 550MB/s 550MB/s
最高持續寫入速度 500MB/s 500MB/s 500MB/s 500MB/s
4KB隨機讀取速度 7,000 IOPS 13,000 IOPS 25,000 IOPS 25,000 IOPS
4KB隨機寫入速度 24,000 IOPS 24,000 IOPS 24,000 IOPS 24,000 IOPS
工作溫度 0℃~+70℃ 0℃~+70℃ 0℃~+70℃ 0℃~+70℃
介面 PCIe 52Pin (SATA 6.0Gbps) PCIe 52Pin (SATA 6.0Gbps) PCIe 52Pin (SATA 6.0Gbps) PCIe 52Pin (SATA 6.0Gbps)

IOPS規格如何換算MB/s?

在許多SSD技術規格中,多半會用IOPS(每秒動作次數)標示4KB隨機讀寫的效能,不過在一般測試軟體中多會看到MB/s的單位,也許IOPS對新手會比較陌生,但它其實可以換算成常見的MB/s。假設一顆SSD的4KB隨機讀寫規格標示為25,000 IOPS,那我們可以做出以下換算,並不困難:

4KBx25000(每秒次數) = 100000KB(每秒資料量) = 97.66MB/s

目前一般2.5吋主流級SSD的4KB隨機讀寫規格多在25,000 IOPS,若是高階SSD多可達50,000 IOPS,也是195MB/s以上。而不論讀寫都能夠達到75,000 IOPS(293MB/s)以上的SSD,已經算是當前的旗艦型號,目前擁有這種實力的產品也屈指可數。

▼轉接卡如何安裝到筆電中也是一大挑戰,卡上並沒有相對應的螺絲位置,無法鎖在原廠硬碟架上。

120223_6

▼圖左是7mm薄型硬碟,圖右是mSATA SSD加上轉接卡,可以看出mSATA SSD加轉接卡的厚度比較厚,實際上遠超過7mm,沒辦法依照一般方式裝進X220i機內測試。

120223_7

▼除非不裝上X220原廠硬碟架,mSATA SSD加轉接卡才有辦法勉強塞到X220的硬碟艙內,而且需要使用鑷子才能取出,並不推薦一般使用者這樣玩。

120223_8

測試平台配備

主機 ThinkPad X220i-A13
處理器 Intel Core i3-2310M (2.1GHz)
記憶體 DDR3-1333 4GBx1
系統硬碟 Memoright MS-701 120GB
晶片組 Intel QM67
AHCI驅動程式 Microsoft AHCI
作業系統 Windows 7 x64 SP1 專業版

▼轉接到SATA 6.0Gb/s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循序讀取的成長幅度最大,其次是4K-64Thrd多執行緒隨機寫入,不過隨機讀取並沒有往上提昇。

120223_1

▼在CrystalDiskMark當中也得到類似的結果,循序讀取速度大幅成長,

120223_2

▼在上一代的PCMark Vantage測試軟體中,兩者卻有一段巨大的差距,當然也不排除是測試資料較好壓縮,較符合SandForce主控晶片特色的結果。

120223_3

▼較新的PCMark 7測試軟體有對SSD做最佳化,分數比較趨於現實中的使用感受差距,雖然SATA 6.0Gb/s介面的領先幅度縮小,不過還是得到5260的高分。

120223_4

測試結果一覽

X220i mSATA(3.0Gb/s)介面 X220i SATA(6.0Gb/s)介面 差異
AS SSD Benchmark讀取總分 157 176 +12.1%
AS SSD Benchmark寫入總分 207 224 +8.21%
AS SSD Benchmark總分 446 478 +7.17%
CrystalDiskMark 4K QD32讀取 151.4MB/s 139.5MB/s -8.53%
CrystalDiskMark 4K QD32寫入 153.6MB/s 156.4MB/s +1.82%
PCMark Vantage HDD Score 36489 58796 +61.1%
PCMark 7 Storage Score 4968 5260 +5.88%

▼SandForce主控晶片擁有資料壓縮的特性,開啟CrystalDiskMark的0Fill測試項目,在這個項目中以全0的數據對SSD讀寫,資料會先被主控晶片壓縮到極小,再以極短時間寫入flash當中,這樣可以測出「SATA連接埠到主控晶片」這條路線的實際效能。可以看出這段路確實是跑在SATA 6.0Gb/s的速度,循序讀寫都可達450MB/s以上。

120223_5

SATA 3.0Gb/s就可體驗SSD升級感

從以上測試可以得知,Memoright MS-701在轉接到SATA 6.0Gb/s介面後,效能終於得到完整發揮。但是在一般使用最息息相關的4K隨機讀取項目上,成績卻幾乎沒有進步,由此可見就算X220的mSATA介面只提供3.0Gb/s頻寬,也不會對SSD效能造成太大的限制。如果你有意入手mSATA SSD,卻擔心當前的mSATA 3.0Gb/s跑不出速度,寧願等新筆電支援mSATA 6.0Gb/s才考慮入手,感覺這個顧慮並不是很必要,只要目前有需求,就值得入手。

▼MS-701系列在日前已經成功進軍日本市場,並同時推出新包裝進行銷售。(本圖由原廠提供)

DSCN1138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Lenovo-JP發表ThinkCentre史上最小1公升「Tiny」系列迷你桌上型電腦!
以SandForce主控搶佔高階市場,詳測Intel SSD 520 Series固態硬碟

Comments

  1. 看完這三篇,感覺很像置入性行銷

  2. 因為最近本站並沒有ThinkPad新機評測,所以特別請好友oiko協助測試相關周邊。除了Memoright以及Plextor的SSD是由原廠借測之外,先前測的WD硬碟、Corsair記憶體都是站長或是oiko自掏腰包買的。

    雖然坊間各網站、論壇的「開箱文」不少,但本站會依站長的個人興趣提供各方面的周邊評測供網友參考,畢竟主機買來之後,仍有相當大的改裝空間或機會。

  3. 我倒是很喜歡這樣的置入性行銷,因為沒時間去選跟考量到底有那些好東西。所以來這裡看這版主怎樣玩,就可以自己評估了。
    版主算是很夠意思的,許多的網站,根本是拿一些爛東西來置入行銷。尤其是一個以前很出名的網站(超X者天堂)
    Tomshardeware的廣告也不少,要看文章還要忽略到那些討厭的廣告。
    這個版,已經算是很不錯的。
    版主有工作,又要維持這個版,我很支持。

  4. 站長寫的測試文太好看了, 讓人都心養養很想敗下去
    希望站長再多測一些怪給西

  5. 很詳盡的測試報導。

  6. 置入性行銷大家都看得出來

    但是要發出”好”的置入型行銷文章就不容易

    推薦一些真正好的東西讓大家多認識,也無傷大雅

    也沒有人說看完文章一定要買

    消費者也是有選擇的權力

  7. 重點… 哪買啊 >.<
    置入性行銷沒有價格沒有購買地點…………

    ╯-___-)╯~═╩══╩═ 失敗!

  8. Google隨便搜尋一下就有拉
    小高黑店有在賣

    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1227291341?u=Y7529003296&amp;.r=1359139851

  9. 感謝站長的測試報導 ! 是該勇敢敗下去的時候了

  10. 我覺得站長倒不是搞啥太針對的置入性行銷啦. 因為mSATA SSD的廠商真的不多…MemoRight, Intel 310系列, OCZ也有參一腳. 前幾天好像還看到新聞說Micron也有要出mSATA呢.

    而且像這種轉接版/盒倒不算太少見. 我之前T400s是用Intel X18-M的SSD. T400s後來褂點時, 我就把X18-M放在一個轉成2.5吋的轉接盒內然後用在桌機上面.

  11. 可惜站長 這篇太晚出
    不然,當時我就不會退掉msata 改換 7mm 系列了
    若是這樣!似乎又可以有敗家的理由!!
    我這台小黑 T420s
    就有已有三顆hd 來玩囉 :p

  12. 請問不知道這塊接在T420s的M-SATA,跟MemoRight另一個2.5吋7mm的版本接SATA III比起來哪一個速度會比較快呀?

  13. 若是在用上~沒啥感覺
    若是測試程式跑分數 當然是 sata III 的分數比較好看!
    個人測試經驗~

  14. http://www.addonics.com/products/adms18sa.php
    t410s 有福氣囉 也有 mini sata to micro sata
    只是台灣沒有@@ 站長 有沒有興趣

  15. 哦~~!太感謝了!!站長有興趣買一片來玩玩 : )

  16. 那站長 能順便幫入手一個嗎:D 因為我看不懂他的購物流程 不知道能不能寄到台灣
    我相信 以後m Sata 價格 會比 現有1.8 SSD 親民一些
    如果不行, 那期待 站長的 開箱測試!!!! 😀 尤其是在t410s上的測試

  17. 站長已經下訂買了一片,但光最便宜的UPS運費就比那片卡還貴。等到貨到之後,會找時間測試給大家看,Thanks~!

  18. 主要規格表寫說4K讀取 25000IOPS
    4KBx25000(每秒次數) = 100000KB(每秒資料量) = 97.66MB/s

    可是看實測4K-QD32是超過這個數值的
    是賺到了的意思嗎????

  19. 嗯…我不太懂mSATA 加上轉接版再接到硬碟slot的用處

    也許是文章發表那時候 7mm 的SSD 選擇很少吧

    不過在今天 7mm 的產品很多了 而且效能很強 直接買7mm的SSD比較簡單且效能一步到位

發佈留言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