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世界社群網格(WCG)投入稻米新基因研究救糧荒!

IBM-tw今日(6/12)上午有一場記者會,主題是「IBM集結全球百萬台電腦閒置資源 投入稻米新基因研究救糧荒」,除了慶祝WCG全球突破100萬人參與之外,也發表最新研究計畫。很可惜站長因公不克出席,故在此轉載新聞稿。TPUSER的WCG團隊自今年4月19日成立迄今,累積Run Time已經突破四年!請有志參與的網友一同加入「TPUSER(TAIWAN)」團隊!


【訊息重點】

  • IBM世界社群網格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共同宣布,發起「世界稻米營養工程」新研究計畫,該計畫原本200年運算時間的研究工作,將縮短至兩年內完成。
  • IBM世界社群網格成立自200411月成立以來,集結全球超過100萬台電腦閒置資源,共同投入網格運算的各項公益研究計畫。
  • 目前以台灣識別登入WCG的成員有2,000多名,連線電腦超過9,000台,其中更包括玉山銀行、成功大學、洋幫辦、師大附中、小黑俱樂部(TP非官方情報站)等多家產學單位和社群一同加入。

 

2008612,台北訊)IBM世界社群網格World Community GridWCG)自200411月成立以來,共集結全球超過100萬台電腦加入,推動網格運算的各項公益研究計畫。同時,為找出全球糧荒解決之道,IBM宣布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共同合作,投入「世界稻米營養工程」新研究計畫,希冀開發出能增加榖物收成的方式,並找出更優生的稻米品種。

 

世界社群網格是全球最大的公益網格運算平台IBM建構、管理及執行並號召全球電腦使用者獻出個人電腦閒置時間,集結全球的運算資源,協助科學家更快完成研究。每星期都有數以千計的熱心人士登記加入網格,至今已有超過38萬名來自200多個國家的登記者,參與連線的電腦突破100萬台,運算能力達167 teraflops(即每秒可進行167萬億次浮點運算),更是運算速度相當於全球前三位的虛擬超級電腦。

 

近四年來世界社群網格的研究項目在登革熱新藥計畫、非洲氣候變遷模型計畫、協助戰勝癌症計畫、愛滋新藥研發計畫、人體蛋白質折疊研究計畫、治療肌肉萎縮症、基因比對計畫等研究,獲得顯著的進展。

 

今年五月展開的「世界稻米營養工程」研究,是一套由華盛頓大學運算生物學家所開發的3D模組程式,集中在稻米的原子結構運算,之後會將研究結果與農民歷來採用的水稻雜交法融合,進一步開發出更優生的稻米品種。該計畫針對稻米株體中的蛋白質結構進行分析,有助科學家確定各種蛋白質的功能,以及判斷何種蛋白質有利產出穀粒更多、抗害蟲能力更強、及營養成份更高的稻米。

 

預計研究工程完成時,將製成一份歷年來最大、最詳盡的蛋白質及相關功能圖譜,協助農學家及農民揀選最優生的禾苗進行水稻雜交,以改善稻米質素和產量。

WCG全球專案負責人-IBM全球社群計畫副總裁Robin Willner表示「全世界正發生三大變革: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學、電腦運算技術與儲存容量、以及通訊技術,其中電腦運算技術的進步,使全球科學家能凝聚力量,合力解決複雜的難題;研究稻米品種沒有捷徑,但藉著新科技,科學家將可更快揭示促使水稻增產的奧秘,這是全世界社群目前及今後長時間須投資研究的項目。


「世界稻米營養工程」研究亦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200萬美元創始經費,預計研究成果將減少未來氣候變化對於產米國家收成的影響,因為農民將懂得快速找到優生的禾苗進行水稻雜交,以栽培更能抵抗氣候變化規律的「超級水稻(super hybrids)」;此外,該研究的另一個重要效益,就是可將3D模組程式過程中所運算的數據,同時應用於改善其它穀類植物,例如玉米、小麥及大麥。

 

Robin Willner進一步說明,該計畫要分析的蛋白質結構多達3萬至6萬個,若以實驗室的傳統試驗方法,識別各種關鍵蛋白質的詳細結構及功能,肯定超過數十年;現在利用世界社群網格來執行,便可將原本需要200年運算時間,才能在華盛頓大學資料中心達成的研究工作,縮短至兩年內完成。世界稻米營養工程研究計畫最終將有助全球農民生產更優良的穀物,為世界減少飢餓問題,而其成果將裨益全球的健康。

 

台灣IBM公司企業公民部經理李立芬說明:「任何人只需備有電腦和上網裝置,便可參與世界社群網格的善舉。目前以台灣為識別加入的成員已有2,000多名,超過9,000台設備連線,至今更貢獻出1,600餘年的運算時間,呈報193萬個結果,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可呈報近1,500個結果。台灣IBM公司約有1/3的員工加入。

 

繼玉山銀行、國立成功大學後,師大附中甫成為全球第388位、台灣第三位加入世界社群網格的夥伴,師大附中資訊中心主任李啟龍表示,在學校宣傳世界社群網格時,大家反應非常熱絡,不僅在學校所使用的電腦註冊,連學生及教職員的自家電腦都紛紛投入計畫此外,台灣多個群團體如洋幫辦或今年加入的小黑俱樂部等,都熱烈地響應電腦行善的全球公益活動。

 

李立芬強調,期望未來除了有更多的個人、學校企業或團體加入外,也非常歡迎台灣研究計畫能遞交申請在世界社群網格上執行,讓全世界的力量,加速台灣研究的突破。

 

【關於世界社群網格】
世界社群網格的參與者只需在www.worldcommunitygrid.org網站登記,並免費下載至個人電腦即可。當電腦閒置時,該程式會自動從世界社群網格的伺服器下載一小部份運算工作來處理,完成後會自動將結果傳送回伺服器,螢幕保護程式會在畫面上向用戶顯示其電腦為網格進行運算的總時數。

2007年,美國新澤西州癌症研究所藉著在世界社群網格運算平台上進行的「協助戰勝癌症計畫(Help Conquer Cancer Project)」,榮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250萬美元贊助研究經費。愛滋新藥研發計畫(FightAIDS@ Home)工程只用了6個月時間,便取得相當於5年的愛滋病毒研究成果。目前還有5項其他工程在世界社群網格中運行,另外亦有其他研究計畫在籌備中。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2008年新世代ThinkPad全線曝光!「吉姆級」ThinkPad終於參戰!
當Intel WiFiLink 5300網卡遇到NETGEAR 802.11n+Gigabit Ethernet無線路由器…

Comments

  1. 如果這些運算成果能夠真的有實際運用到是世界上時,我想這對於參與運算的人會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發佈留言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