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Centre M93p Tiny介紹特集–2013地表最強迷你PC!

Lenovo去年推出了ThinkCentre史上體積最小的桌上型電腦「M92p Tiny」,幾乎跟一個便當盒差不多大,而且可搭配外接式光碟機,站長一直非常期待能早日引進國內。但後來台灣的店面通路市場僅引進M92p Tiny的姊妹機「M72e Tiny」,雖然外表與M92p Tiny相同,但只裝配了Core i3處理器,最大的缺點是僅提供「USB 2.0」連接埠,必須要M92p Tiny才有內建USB 3.0。當時站長因為忙著公務而且正在籌辦2012年的Yamato Lab Tour,無暇舉辦團購,後來委請朋友從國外購入一台M92p Tiny。經過一年的使用,站長對於M92p Tiny的表現非常滿意,無論是耗電量、風扇噪音、系統效能等都比原先使用的M91p USFF優異,另一方面也對於這麼好的主機,台灣使用者卻無緣接觸,站長感到惋惜。

隨著Intel今年推出第四代的Core家族處理器(Haswell核心),站長原本以為新改款的「M93p Tiny」頂多比照前一代使用Core i5雙核心處理器,等到原廠正式發表之後,站長赫然發現M93p Tiny竟然可裝載35W的四核心Core i7處理器!同時電源接頭也改成與新一代的ThinkPad方形接頭通用,站長看到新一代的M93p Tiny頓時熱血沸騰了起來,這麼強大的便當盒迷你桌機不能再缺席了!站長便與Lenovo-tw聯繫,非常感謝原廠在最快時間之內,借測一台裝載了四核心Core i7的M93p Tiny,接下來就讓站長向大家介紹這台迷你桌機的功能與效能!

▼M93p Tiny維持與M92pTiny相同的體積,都是179mm(長) X 182mm(寬) X 34.5mm(高),下圖將兩台主機與XBOX 360遊戲盒進行對照,便不難想見Tiny系列的主機有多迷你了。坊間不乏其他PC廠商推出體積約為一公升的迷你桌上型電腦,但通常只能裝載Celeron或是Core i3處理器,此外,基於散熱以及噪音等考量,高效能的Core i5甚至Core i7處理器則鮮少列為硬體支援名單。但無論是辦公室或是個人家裡,一台具備高運算能力的迷你桌機一直是許多使用者的深切期望,ThinkCentre Tiny便是回應這份期待的答案,而今年的M93p Tiny更讓迷你桌機的效能帶入全新的境界!

m93p_tiny_test-04

▼下圖是M93p tiny的正面示意圖。M93p Tiny已經全面改用USB 3.0,(去年的M92p Tiny仍有一個USB 2.0),下圖中的連接埠功能由左至右條列如下:

  • 電源按鈕
  • USB 3.0連接埠
  • 麥克風接孔
  • 耳機接孔
  • USB 3.0連接埠(支援充電功能)

M93p Tiny主機外殼為金屬材質,只有正面的面板使用塑膠,剛好可以讓第二條的內接式WLAN天線順利收送無線訊號,不必擔心被金屬機殼屏蔽掉。

m93p_tiny_test-02

▼M93p Tiny共提供了5個USB 3.0連接埠,主機正面有兩個,背面則有三個。下圖中主機左下方的黃色長方形接孔就是電源接頭。站長去年啟用M92p Tiny時發現變壓器也是65W,但電源接頭無法相容ThinkPad的20V圓形接頭,當時便覺得納悶,為何不乾脆相容ThinkPad的65W變壓器,今年的M93p Tiny果然開始支援ThinkPad新一代的方形電源接頭了。站長這次測試時,其實就是拿舊款的ThinkPad 65W變壓器搭配「Slim Power Conversion Cable」,將圓形接頭改成方形接頭後,接到M93p Tiny上使用。

M93p Tiny預設有兩個影像輸出埠,如下圖所示,一個是DisplayPort接頭,另一個則是VGA(D-Sub)接頭,或許網友會覺得奇怪,主機上明明還有第二個DisplayPort接頭,是的,那個的確是DisplayPort接頭,所以M93p Tiny在不依賴USB視訊轉接線的情況下,主機本體便能做到三螢幕的輸出。不過第二個DisplayPort接頭其實是選配的,那個連接埠正式名稱為「Optional Port」,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換裝不同功能!Optional Port可提供的連接埠選項如下:

  • USB 2.0連接埠
  • Serial連接埠
  • 第二個DisplayPort
  • HDMI接頭

原廠會根據客戶所選擇的功能,將專用的連接埠排線接到主機板上的接頭。相信HDMI接頭會是很多使用者想採用的功能吧。M93p tiny的DisplayPort接頭可提供2560×1600 (60Hz)的輸出解析度,但如果使用Optional Port上面的HDMI進行影像輸出時,最高解析度只有1920×1200(60Hz)。

m93p_tiny_test-03

▼去年推出的M92p Tiny也有「Optional Port」的設計,不過M92p Tiny主機只有內建一個WALN天線的接頭,如果需要第二根WLAN天線,就必須選擇Optional Port為第二根天線。這問題在M93p Tiny已經改善了,因為第二根天線會採用內接式設計,連接到主機前方的面板上。因此M93p Tiny能夠在維持兩根WLAN天線下,將Optional Port設定為其他功能。

下圖是M92p Tiny與M93p Tiny的後方對照圖,很明顯地,M93p Tiny的CPU排風口面積比起M92p Tiny加大許多,雖然Tiny系列所使用的四核心Core i7其TDP為35W,但為了能夠迅速將處理器所產生的廢熱迅速排出機體外,Lenovo強化了主機的散熱機制,根據實測的結果,M93p Tiny即使在處理器滿載運轉下,四核心Core i7的核心溫度不會超過75度,但M92p tiny的雙核心i5則會飆到85度左右。

m93p_tiny_test-35

▼下圖是M93p Tiny的機體內部特寫。使用者將機殼打開之後,映入眼簾的是SSD(或是HDD)以及散熱風扇。M93p Tiny為了節省空間,使用了筆記型電腦規格的2.5吋HDD/SSD以及SO-DIMM記憶體,使用者能夠自行更換。M93p Tiny支援2.5吋、9.5mm厚度的HDD。可能有網友希望能夠換裝mSATA規格的SSD,很可惜的,M93p Tiny的主機板僅內建一組Half Mini PCI Express插槽供無線網卡使用,並沒有第二組插槽(其實主機板上有標示出mSATA插槽的位置,但該處卻為空焊的)。

站長第一次看到M93p Tiny的內部構造時,還以為看到一台15.6吋的筆電呢,因為前一代的M92p Tiny的散熱機制僅使用散熱片與風扇,M93p Tiny竟然連熱導管都用上了。M93p Tiny平時運轉時非常安靜,然而進入高負載狀態時(例如玩遊戲),風扇的聲音就會比較明顯,以確保機體內的廢熱能夠迅速排出,也難怪排風口面積比M92p Tiny大了不少。下圖有將第二支WLAN天線的位置標示出來,使用者在換裝SSD/HDD時要留意天線的布線方式(因為天線會沿著SSD/HDD固定架佈放)

m93p_tiny_test-05

▼將SSD/HDD取下之後,能看到M93p Tiny內部第二層構造。原來無線網卡以及記憶體插槽都位於SSD/HDD下方。M93p Tiny配置兩個SO-DIMM記憶體插槽,最大可支援兩條8GB記憶體,合計16GB。

m93p_tiny_test-06

▼原廠宣稱M93p Tiny所使用的記憶體是DDR3-1600(PC3-12800)規格,但實際安裝的則是低電壓版本(DDR3L-1600),一般的DDR3-1600工作電壓是1.5V,DDR3L-1600則是1.35V,理論上會更為省電。站長所借測的M93p Tiny是使用ELPIDA推出的DDR3L-1600  4GB記憶體。剛好站長手邊有創見去年推出的DDR3L-1600  8GB記憶體兩條,因此後面的測試都是以16GB最大容量來進行測試。去年創見所販售的DDR3L-1600  8GB記憶體竟然有使用三星顆粒,非常難得,因為後來市面上只能買到改用美光(Micron)顆粒的記憶體,站長去年發現美光的DDR3L-1600記憶體耗電量竟然輸給一般電壓的記憶體(後續分析報導),不曉得時隔一年之後美光是否有改進顆粒的製程來改善耗電量。

m93p_tiny_test-07

▼同樣採用Intel第四代處理器Haswell核心的ThinkPad X240s,有傳出必須安裝DDR3L-1600記憶體,而不能安裝一般電壓(1.5V)的記憶體,站長特地在M93p Tiny主機上測試,看有沒有同樣的限制。站長使用金士頓的DDR3-1333標準電壓記憶體,結果能夠正常開機使用,看來M93p Tiny也可以安裝一般電壓的DDR3-1600記憶體才對。

m93p_tiny_test-31

▼Lenovo針對Tiny系列推出了許多擴充套件,最常見的就是下圖中的組合型態,將M93p Tiny附掛一台光碟機。然而實際上,下圖裡的組態其實用到了三項周邊,依序是:

組裝的順序是將M93p Tiny主機裝上「VESA Mount」,另一方面則是將內接式的DVD燒錄機裝入「Storage Unit」外接盒之中,然後將「Storage Unit」與「VESA Mount」組合在一起,最後則是將USB連接線接上M93p Tiny與Storage Unit外接盒,便大功告成了。

m93p_tiny_test-11

▼M93p Tiny所搭配的Storage Unit外接盒雖然與M92p Tiny的在外觀上無異,USB連接線倒是變得更短了。下圖是USB連接線的特寫。由於Storage Unit外接盒僅支援USB 2.0傳輸,前一代的M92p Tiny才會在相對應的USB埠只採用USB 2.0。站長看到M93p Tiny用來連接Storage Unit外接盒的USB埠改成USB 3.0時,還以為Storage Unit外接盒也進化成USB 3.0規格,但其實並沒有…|||

從下圖的拍攝角度,也能看到擴充架為何稱為「VESA Mount」,因為支援VESA壁掛鎖孔規格,但如果真要將M93p Tiny掛在螢幕後面,光是買「VESA Mount」還不夠,必須加買「ThinkCentre Tiny L-Bracket Mounting Kit (Universal Belt)」,至於如何組裝,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參考原廠的說明文件

m93p_tiny_test-12

▼下圖是將Storage Unit外接盒連接上VESA Mount的特寫。站長看到Storage Unit外接盒時其實滿感慨的,因為此項周邊在多年前的ThinkPad上面也有類似的設計,稱為「Portable Drive Bay」,就是能將內接式的光碟機、第二顆硬碟抽取盒藉由此類的轉接盒,以外接連接埠(例如USB埠或PCMCIA)讓主機能夠直接使用。ThinkPad在Portable Drive bay 2000之後就不再推出後續產品了,沒想到事隔十多年,竟然在ThinkCentre上面提供類似概念的周邊產品。

Storage Unit外接盒不只是一個SATA轉USB 2.0的轉接盒,如下圖所示,後方還有兩個USB 2.0埠,也就是提供簡易的USB 2.0 Hub功能。

m93p_tiny_test-08

▼要如何取出已安裝在Storage Unit外接盒的光碟機呢?手續還算簡便,請參照下圖,先將底部的固定螺絲解開,然後再扳動底部的「脫離開關」,同時間拿一字起子將光碟機的固定金屬片朝外推出。看到外接盒底部的「脫離開關」造型與ThinkPad相同時,不由得讓人感到親切。

m93p_tiny_test-09

▼ThinkPad的Ultrabay光碟機、第二顆硬碟擴充盒都不需要螺絲與主機固定,但ThinkCentre Tiny的Storage Unit外接盒確無此設計,導致無法直接使用ThinkPad Ultrabay周邊。站長原本興沖沖地想拿Ultrabay的第二顆硬碟擴充盒來測試,但發現無法塞入Storage Unit外接盒。仔細一看,原來第二顆硬碟擴充盒的後方有凸出的檔片,而且還無法拆下。請參考下圖,由上而下第三個裝置是M93p Tiny專用的內接光碟機,其實關鍵在後方的金屬片(綠色圈選處),目前公規的內接式光碟機在後方都有保留兩個螺絲鎖孔,只要將M93p Tiny光碟機的後方金屬片拆下,然後裝到其他光碟機,便能輕鬆完成換裝手續。那個金屬片上面有一個圓孔,就是用來跟Storage Unit外接盒固定之用。

站長去年購入M92p Tiny時,便去買了一台Bluray Combo內接式光碟機,然後裝上前述的金屬片,果然能讓Tiny撥放藍光影片。站長今年則是將自購的Bluray Combo裝上Storage Unit外接盒,連接上ThinkPad X230,可以順利透過PowerDVD播放藍光影片。後來再使用mini DisplayPort轉接器,將訊號轉換成HDMI,也可順利在電視機上撥放同一部藍光影片,聲音及影像都正常。只要M93p Tiny的Optional Port選擇HDMI介面,然後再自行加裝Bluray光碟機,就能將M93p Tiny變成藍光播放機了。

m93p_tiny_test-10

▼由於原廠沒有詳述Storage Unit外接盒是否支援USB 3.0,原本站長想用Ultrabay的第二顆硬碟擴充盒來測試速度,無奈塞不進去只好改用坊間販售的硬碟擴充盒來測試。站長所使用的是SilverStone Technology (銀欣科技)推出的12.7mm厚度SSD/HDD轉接盒,型號為TS09。由於厚度夠,因此可以安裝9.5mm高度的SATA SSD/HDD。

m93p_tiny_test-13

▼使用者只需要將Tiny專用光碟機後方的金屬片拆下,裝上TS09轉接盒,然後將SSD/HDD鎖上便可使用。銀欣科技推出TS09轉接盒的用意,其實是讓筆記型電腦的使用者能夠活用光碟機的位置,使用者可以自行將原本內建的光碟機拆下,然後換裝TS09轉接盒,讓筆電擁有第二顆SSD或硬碟。因此銀欣科技並沒有提供TS09轉接盒專用的檔板,因為他們假設使用者會將原本光碟機的檔板拆下來,然後裝到TS09轉接盒上面。也因此當站長將Storage Unit外接盒裝上TS09轉接盒,就外觀上的確「土炮」了一點,少了檔板的裝飾。

m93p_tiny_test-14

▼土炮歸土炮,TS09轉接盒還不忘提供一個LED指示燈,而且「非常亮」,如果主機是朝使用者擺放,老實講的確是有點刺眼。剛好用下圖來介紹一下M93p Tiny的指示燈。如照片所示,M93p Tiny主機正面共有四顆綠色的LED指示燈,用來顯示藍牙、WLAN、硬碟以及電源狀態。

不過很遺憾地,站長測試的結果顯示Storage Unit外接盒只能提供USB 2.0的速度(包含後方的USB Hub),而非站長所期待的USB 3.0規格。所以原廠雖然也有推出Storage Unit外接盒專用的內接式硬碟套件「ThinkCentreTiny 500GB Hard Drive Adapter Kit」,但傳輸速度會被限制在40MB/s以下,效能表現並不是很理想。

VESA Mount除了可以搭配Storage Unit外接盒之外,今年原廠還出了一項新周邊「ThinkCentre Tiny I/O Expansion Box」,可增加Tiny系列的I/O連接埠種類,包含4個USB 2.0埠、2個PS/2埠、1個序列埠(Serial Port),同樣透過USB 2.0埠與M93p Tiny連接。去年Lenovo-JP發表M92p Tiny時,會場有出現Tiny專用的「外接式鋰電池」試作品,功能大概是類似UPS,但不知何故,迄今仍未商品化。

m93p_tiny_test-15

▼M93p Tiny使用65W的變壓器,原本站長以為體積會比ThinkPad的65W變壓器(圓形接頭)小,但其實還稍微大了一些。站長手邊有許多圓形接頭的65W甚至90W變壓器,透過「Slim Power Conversion Cable」便能夠拿給新一代採用方形接頭的ThinkPad、ThinkCentre使用,這點也是商務機種在周邊共用性上的考量,特別是站長有時候會測試各款主機,現在有一個90W的變壓器就能供四核心Core i7以下規格的電腦使用,還挺方便的。

m93p_tiny_test-19

▼M93p Tiny採用了Intelligent Cooling Engine (ICE) 3.0溫控系統,讓使用者能夠在噪音以及散熱效能中選擇。如下圖所示,ICE 3.0的設定畫面是在BIOS裡面,使用者可以選擇三種模式:

  • Better Acoustic Performance(較低的風扇噪音,但機體溫度可能會較高)
  • Better Thermal Performance(較佳的散熱表現,但風扇噪音可能會較高)
  • Full Speed(風扇全速運轉)

站長本次測試M93p Tiny都是使用「Better Thermal Performance」設定,後來也故意改成「Better Acoustic Performance」但發現在重度負載下,風扇的噪音其實也沒有比較小聲,顯見系統仍將排除廢熱列為優先,是平常使用時風扇會刻意降速以降低音量,等到溫度超過某程度之後才會提高轉速。

至於「Full Speed」此選項則滿「搞笑」的,因為一旦啟動此設定之後,散熱風扇會全速運轉,宛如脫韁野馬,音量跟「吹風機」有得拚!站長個人認為此項設定在辦公室或家中實用性偏低,但也見識到原來M93p Tiny的風扇可以靜若游絲、動如狂風。

m93p_tiny_test-21

▼站長使用OCCT 4.4.0進行CPU全負載測試,藉此量測CPU的最高使用溫度。測試的結果站長個人頗為滿意,Core i7四顆核心都未超過75度,反觀前一代的M92p Tiny,同樣的測試項目下,Core i5雙核心會飆高到85度。顯見M93p Tiny採用熱導管、擴大散熱孔等設計的確讓整體散熱機能獲得明顯的改善。畢竟第四代Core處理器(Haswell)以及第三代處理器(Ivy Bridge)都是22奈米製程,但M92p Tiny所使用的Core i5-3470T基礎時脈高達2.9GHz,最高可Turbo Boost到3.6GHz;M93p Tiny所使用的Core i7-4765T基礎時脈只有2.0GHz,Turbo Boost最高僅達3.0GHz。然後接下來的實測會呈現Core i7-4765T的壓倒性效能優勢。

m93p_tiny_test-34

▼M93p Tiny進行OCCT 4.4.0的CPU全負載測試時,耗電量約在54W以內,同樣的測試模式下,前一代的M92p Tiny則會飆高到59W以內。這兩台主機都是使用65W的外接式變壓器。如果僅是上網瀏覽,M93p Tiny的耗電量約在20W上下。想來也滿不可思議的,一台內建繪圖引擎的四核心Core i7的主機耗電量竟可壓在65W變壓器就能應付的範圍內。今年預計推出的ThinkPad T440p(14.1吋)終於可搭載四核心處理器,而且是效能更猛的Intel Core i7-4800MQ(TDP為47W),並可搭配nVidia GeForce GT 730M(TDP也要25W!),可能要135W變壓器才夠用。

m93p_tiny_test-22

▼M93p Tiny的BIOS設定中,Video多了一項功能,可自訂繪圖引擎預設的顯示記憶體大小,由於站長是安裝16GB記憶體,因此就把顯示記憶體調成1GB進行效能測試。M92p Tiny則並無此項調整功能。

m93p_tiny_test-20

▼M93p Tiny可以搭載兩款CPU,分別是雙核心的Core i5-4570T,以及四核心的Core i7-4765T,此類「T結尾」編號的處理器仍歸類在桌上型系列,但耗電量很低,TDP都只有35W。不過這兩顆處理器並沒有販售「盒裝」版本,在市面上也很難購得,日本當地由於很流行Mini-ITX主機組裝,所以可以購得散裝的i7-4765T,但價格高達3.2萬日幣(約台幣9,600元),而且有的店家還要求必須跟主機板或風扇等零件一起買,不能單購。Intel第四世代的Core i7桌上型處理器家族中,Core i7-4765T是四核心產品中TDP最低的,如果想在四核心高校能以及低耗電中取得一個平衡,Core i7-4765T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腳位相容LGA1150規格,可以安裝在Mini-ITX或一般的ATX主機板上。

Lenovo也有推出M93p Tiny的低價兄妹機:M73e Tiny,外觀與M93p Tiny相同,但因為採用的晶片組不同,導致功能、性能有所差異。M93p Tiny使用Q87晶片組,M73e Tiny卻是使用H81晶片組。雖然M73e Tiny的處理器選擇除了i7-4765T、i5-4570T之外,還多了i3-4130T以及Pentiun G3220T,但不知是否為了遷就Pentiun G3220T,M73e Tiny所安裝的DDR3-1600記憶體會降速為1333MHz。此外,H81晶片組僅支援兩個USB 3.0,所以M73e Tiny只有正面兩個是USB 3.0埠,後方都是USB 2.0埠,H81也不支援vPro功能。M73e Tiny的「Optional Port」也受限於H81晶片組規格,只能提供USB 2.0以及Serial連接埠這兩種功能,無法提供第二個DisplayPort或是HDMI接頭。

m93p_tiny_test-30

▼站長借測的M93p Tiny硬體規格條列如下:

  • Intel Core i7-4765T處理器 (4 cores / 8 threads, 2.0GHz, 8MB cache)
  • 處理器內建Intel HD Graphics 4600繪圖引擎(BIOS預先配置1GB顯示記憶體)
  • Samsung PC3-12800 1600MHz DDR3L低電壓記憶體兩條
  • Samsung PM841 SSD(128GB)

站長使用Windows7  SP1專業版進行效能評等,成績如下圖所示,除了圖形成績還無法突破7分之外,其餘各項表現都不錯。

m93p_tiny_test-23

▼接下來進行CINEBENCH R10的效能測試。相較於之前測試ThinkPad Helix時,站長還得故意拿兩年前的老機種來比較效能,M93p Tiny的效能非常強勁,站長趕緊讓ThinkPad X230(Core i7)也加入戰局。M92p Tiny以及X230的處理器時脈都是2.9GHz,但在多核心以及OpenGL測試項目中,都敗給了採用四核心處理器的M93p Tiny。至於單核心項目中,由於M93p Tiny所使用的i7-4765T處理器僅2.0GHz,仍輸給了2.9GHz的i5-3740T以及i7-3520M。但從M93p Tiny的成績不難看到四核心的威力,而且儘管時脈較低,內建HD Graphics 4600繪圖引擎的i7-4765,在OpenGL項目更是遙遙領先。

在此簡單補充一下M92p Tiny以及X230的硬體規格

M92p Tiny

  • Intel Core i5-3470T處理器(2 cores / 4 threads, 2.9GHz, 3MB cache)
  • 處理器內建Intel HD Graphics 2500繪圖引擎
  • Micron PC3-12800 1600MHz DDR3L低電壓記憶體兩條
  • 創見 720 SSD (512GB)

X230

  • Intel Core i7-3520M處理器(2 cores / 4 threads, 2.9GHz, 4MB cache)
  • 處理器內建Intel HD Graphics 4000繪圖引擎
  • Samsung PC3-12800 1600MHz DDR3L低電壓記憶體兩條
  • Plextor M5 Pro SSD(512GB)

所以這次測試的三台主機,基本上都裝配了16GB的DDR3L-1600記憶體以及SATA 3的SSD。作業系統都是64位元版本的Windows7 SP1。

m93p_tiny_test-24

▼在CINEBENCH R11.5的測試項目中,M93p Tiny同樣在OpenGL以及多核心的測試項目中勝出,為了不讓i7-4765T太猖狂(笑),站長也拿家裡的PC進行對照測試,處理器是Intel Core i7-980X Extreme Edition,具備六核心(十二個執行續)以及3.33GHz的基礎工作時脈,是一顆TDP高達130W的耗電怪物。結果CPU的多核成績為8.97 pts,單核成績僅為1.21 pts。雖然Core i7-980X終於在多核成績上勝過i7-4765T,但單核成績卻打不過i7-4765T,可見得近幾年Intel核心架構不斷改進,以往的多核心、高耗能處理器即使威力不減,但新推出的i7-4765T其TDP僅35W,反觀Core i7-980X則要130W,從省電的角度來看,站長將來換桌上型電腦時,低耗電的四核心Core i7處理器會是考慮的重點。

m93p_tiny_test-25

▼站長的家用PC雖然使用了六核心處理器,而且記憶體還是三通道設計,但只支援DDR3-1066,此外,受限於Intel X58晶片組的功能,主機板僅支援SATA 3Gbps規格,整體效能其實是被限制住的。反觀M93p Tiny已採用時下成熟的技術規格,既支援DDR3L-1600以及SATA 6Gbps,也能夠安裝四核心處理器,在PCMark7測出5047的高分也不難理解。站長同樣在M92p Tiny及X230進行PCMark 7的測試,M92p Tiny的成績為4589分;X230則是4324分。

m93p_tiny_test-26

▼M93p Tiny的3DMark Advanced Edition請參閱下圖,各項次所代表的意義如下:

  • Fire Strike:適用於高效能Windows作業系統PC
    • 以多執行緒的 DirectX 11引擎相容於 DirectX 11的硬體。測試大量的區面細分、體積光照處理、煙霧模擬、動態粒子光照,並有CPU物理模擬測試。預設解析度為 1920 x 1080(16:9)(1080p),GPU 記憶體至少要 1GB。
  • Cloud Gate:適用於筆記型電腦以及家用PC
      • 使用 DirectX 11引擎,但僅限於Direct3D 功能層級 10,非常適用測試相容於 DirectX 10的硬體。預設解析度為 1280 x 720(16:9)(720p),GPU 記憶體至少要 256MB。
  • Ice Storm:適用於行動裝置以及入門級PC
    • 使用 DirectX 11引擎,但僅限於Direct3D 功能層級 9,非常適用測試相容於 DirectX 9的硬體。預設解析度為 1280 x 720(16:9)(720p),GPU 記憶體至少要 128MB。

對照組的成績如下:

  • Fire Strike
    • X230: 613分
    • M92p Tiny: 292分
  • Cloud Gate
    • X230: 4495分
    • M92p Tiny: 2794分
  • Ice Storm
    • X230: 39678分
    • M92p Tiny: 25615分

基本時脈僅2.0GHz的M93p Tiny再次證明,在繪圖上面的效能足以輕取第三代的Core i5/i7處理器。

      m93p_tiny_test-27

      ▼站長接著使用最新版的Final Fantasy XIV測速程式,所選擇的情境是「Laptop環境」,解析度則刻意安排了1366 X 768以及1920 X 1080兩種。如下圖所示,M93p Tiny在1366 X 768解析度下,獲得了「FAIRLY HIGH」(相當快)的評價,但在1920 X 1080解析度下則是「SLIGHTLY LOW」(有點慢)。至於M92p Tiny在1366 X 768解析度下僅獲得了1337分而且評語是「LOW」(慢),就不進行高解析度測試。X230的1366 X 768解析度成績是1930分,評語是「SLIGHTLY LOW」(有點慢),1920 X 1080高解析度的成績便掉到1069分,評語是「LOW」(慢)。

      從Final Fantasy XIV測速程式中,發現i7-4765T以及內建的HD Graphics 4600繪圖引擎,基本上已經能夠輕鬆應付1366 X 768此項解析度下的DX9或是DX10遊戲,但解析度如果提高到1920 X 1080,就有點吃力了。

      m93p_tiny_test-28

      ▼站長同樣在「快打旋風4」測速程式中,以1366 X 768以及1920 X 1080兩種解析度進行比較。從下圖中看到在1366 X 768解析度中,i7-4765T奪下了A級的評分,每秒平均張數終於達到59.82張,在幾年前很難想像Intel貧弱的內顯效能會有「轉大人」的一天。至於1920 X 1080解析度下,則取得了C級評分,每秒平均張數為47.23張。

      對照組這邊,M92p Tiny在1366 X 768解析度下只獲得D級,每秒平均張數為39.43張。X230的表現則不俗,在1366 X 768解析度下每秒平均張數高達57.25分,評分為B級,進入1920 X 1080解析度測試則獲得了D級評比,每秒平均張數為36.28張。看來i7-3520M處理器內建的Intel HD Graphics 4000繪圖引擎已經有不錯的表現,在Haswell核心登場的 Intel HD Graphics 4600繪圖引擎則讓效能更上一層樓。Intel在第四世代的桌上型處理器顯示效能,基本上已經能威脅到兩年前的中階獨立顯示晶片,或是說能夠輕鬆應付1366 X 768解析度的DX9/DX10遊戲。由於現在的外接顯示器多標榜為1920 X 1080 Full HD解析度,目前的Intel內顯效能還無法攻克這塊,但外接螢幕的「主流」解析度在短期內仍不會超越1920 X 1080,或許再過兩年,Intel未來的內顯效能就能夠應付1920 X 1080,除非遊戲開發商改用DX11來開發遊戲,屆時ATI或nVidia的中低階獨立顯卡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m93p_tiny_test-29

      ▼原廠借測的M93p Tiny搭配了一顆三星(Samsung)的2.5吋SSD,由於產品型號非常罕見,只好從SSD控制晶片以及FLASH顆粒來追查。後來終於查明身分,M93p Tiny所使用的三星SSD型號是PM841,其實是市售版PM840-Series的兄弟機種,同樣採用S4LN021X01-8030 MDX控制器(採用ARM架構的Cortex-R4三核心處理器),以及Toggle 2.0規格的「TLC(triple-level cell)」NAND Falsh,只是PM841並沒有開放零售,只供貨給各大電腦品牌商。借測的M93p Tiny所使用的PM841 SSD容量僅128GB,所以緩衝記憶體使用256MB的低電壓版DDR2記憶體。三星的PM840/841系列雖然架構相同,但FLASH儲存容量卻不同,PM840是120GB/250GB/500GB;PM841則是128GB/256GB/512GB。三星其實還有推出PM840 Pro系列,採用MLC NAND顆粒。因此站長發現M93p Tiny使用的三星SSD竟然是TLC顆粒時,是有點震驚。即使各大NAND廠商都宣稱現在使用在SSD上面的TLC顆粒都是「強化過」的,但TLC顆粒的寫入次數就是比MLC來的「短命」,只是成本比MLC更低,所以低價的USB隨身碟、SSD會逐漸改用TLC顆粒。如果網友希望SSD能夠耐用一些,最好能選擇MLC顆粒,再講究一點則可以考慮支援同步傳輸規格的MLC顆粒,以增加寫入速度。

      m93p_tiny_test-16

      ▼由於PM841在國內難得看到,站長也進行了效能測試。從CrystalDsikMark以及AS SSD Benchmark的成績顯示,PM841的讀取速度相當不錯,但寫入速度就很明顯地非常貧弱,這也是TLC顆粒的缺點之一。不過TLC的SSD由於循序寫入的速度可以很驚人,加上價格具有競爭力,如果使用者不在意寫入次數的限制,可能會就會選擇TLC的SSD了。站長家裡的PC以及公司的W530都仍使用硬碟,只有M92p Tiny以及隨身機X230不用在意資料遺失或系統損毀,因此選擇了SSD。現在各大硬碟廠開始推廣所謂的「SSHD」,說穿了就是將傳統硬碟內建MLC顆粒,有助於加速開機速度以及資料存取效能。站長個人認為SSHD會是桌上型電腦不錯的儲存裝置選擇,500GB的2.5吋SSHD市價約2500元,而480GB的SSD的售價卻要一萬元以上。如果是辦公室環境,或是不想跟SSD玩「賭看看何時瞬掛」,SSHD或是傳統硬碟仍是比較保險的選擇。

      m93p_tiny_test-32

      m93p_tiny_test-33

      ▼M93p Tiny對於空間有限的辦公室或是家庭等環境都非常適合擺設。如果使用者沒有高解析度3D遊戲或是工程繪圖需求,搭載了第四代Intel Core處理器的M93p Tiny更是低耗能與高性能的最佳組合。透過「VESA Mount」套件讓M93p Tiny能夠加掛光碟機、第二顆硬碟或是I/O Box等擴充套件,或是搭配螢幕支撐架及安裝於特定螢幕的後方。此外,大量採用了ThinkPad共通零組件,使得M93p Tiny在辦公室環境中可與ThinkPad彈性共用HDD/SSD、記憶體甚至變壓器。如果網友希望擁有一台省電、靜音、高效能、省空間的迷你桌上型PC,相信M93p Tiny會是不錯的好選擇。

      由於ThinkCentre M系列定位在大型企業市場,零售通路較少看到實機販售,M93p Tiny也尚未正式引進國內。站長有興趣舉辦團購,讓更多的使用者能有機會購得並善加運用。後續團購訊息將會於站上發布,請有興趣的網友多留意,Thanks!

      ==================================

      2013年度的M93p Tiny團購活動已經展開!請參閱報名活動網址:http://www.tpuser.idv.tw/wp/?p=2465

      m93p_tiny_test-01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輕薄UltraLight面板復活,X220/X230螢幕最終升級
      ThinkCentre M93p Tiny 年度最強團購(報名已截止)

      Comments

      1. 帥呆了,等待站長帶來好消息,希望周邊配備能一起納入團購

      2. 團購有興趣!

      3. 我也有興趣

      4. 我也有興趣團購

      5. 好消息,團購算我一份。

      6. 我也有興趣團購

      7. 好消息,團購算我一份。M90P總算可退休了。

      8. 團購跟進!

      9. 請問一下,如果 Optional Port 選用 HDMI 的話,能否正常送出 DD/DTS 的 7.1/5.1 訊號?

      10. 站長沒測試過,無法確定HDMI是否能輸出DD/DTS 的 7.1/5.1訊號。

      11. 團購+1 (5台)

      12. 我也要加入!

      13. 團購活動已展開,請網友參閱活動說明: http://www.tpuser.idv.tw/wp/?p=2465

      14. 想請問一下
        這台跟配 i7-3630QM & K1000m顯卡的W530比,哪個用起來會比較強?
        (RAM、硬碟都一樣的話)
        謝謝

      15. 請問現在加入團購還來的及嗎? (1台)
        謝謝!

      16. 站長後來成功透過HDMI能輸出DD/DTS-MA的7.1到Denon的AVR-X2000擴大機~!

      17. 連接Storage Unit的USB線之所以縮短,應該是怕纏到wi-fi天線
        管見覺得即便地案條天線接到前方面板,Optional Port也應該保留wi-fi天線選項(供Intel 6300等三天線的網卡使用)

      發佈留言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