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to Lab最新力作—ThinkPad X200先睹為快!(上)

Intel公司於七月十五日正式發表「Centrino 2」新一代行動運算平台(研發代號為「Montevina」),這次Centrino 2發表時程可謂一波三折,原本預定在六月發表,臨時卻因為重要零件(晶片組及無線網卡)發生問題而緊急喊卡。經過一個月的等待,Intel終於克服萬難讓「Centrino 2」順利問世,各大notebook廠商也紛紛推出新機。對於ThinkPad而言,「Centrino 2」的發表無疑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從這一代開始,ThinkPad全線導入「寬螢幕」的行列,可以說「Centrino 2」代表著ThinkPad螢幕尺寸的分水嶺。其他notebook原廠早已普遍採用寬螢幕面板,即使是DELL/HP的商用機種也在一年多前便捨棄傳統比例面板。在面板供應越來越困難的狀況下,Yamato Lab終於在2008年配合「Centrino 2」推出一系列的寬螢幕ThinkPad新系列。

Centrino 2不僅代表「寬螢幕ThinkPad」,ThinkPad全線產品也從Centrino 2開始採用全新的命名原則,以往是英文字母一碼加上數字兩碼,例如「X60」,現在除了維持英文字母開頭,特別將數字增為三碼,例如「X200」。第一碼數字所代表的意義是LCD尺寸大小,例如「2」對應12.1吋,「3」對應13.3吋,「4」就對應14.1吋,依此類推。後兩碼數字則供各代改款識別用。從下表中不難看出ThinkPad新增了兩項新產品線:SL-Series與W-Series。SL-Series將取代原先的「Lenovo 3000」系列的平價商用notebook,主要供中小企業或SOHO等預算有限的商業客戶使用。W-Series則是取代原本的T61p繪圖工作站,提供15.4吋甚至17吋大尺寸機種。故ThinkPad產品線可說由原本的T/R/X-Series同時向上、向下延伸,滿足不同預算需求的企業客群。

為配合Centrino 2晶片組規格上的變化,寬螢幕ThinkPad也有兩項重要改進,首先是採用「DDR3」記憶體,新記憶體提供更高的運作時脈(終於能配合上CPU的FSB速度)以及更低的工作電壓(1.5V)。第二項改進則是所有的Ultrabay擴充槽均改為SATA介面(因ICH9-ME南橋晶片取消PATA支援)。這是繼「60世代」ThinkPad改用SATA硬碟與新的變壓器接頭之後的最大變革。如果問「Centrino 2 世代」的「鋼彈級」ThinkPad與前代有何不同,或許「寬螢幕、DDR3記憶體與SATA光碟機」多少能作為代表性的回覆吧。

註:但以上講法其實仍有例外,例如最新推出的「SL-Series」就僅支援DDR2記憶體,預定Q3推出的「X301」光碟機也仍為PATA介面。故站長才刻意將ThinkPad區分為「鋼彈級」(意指W/T/R/X-Series)與「吉姆級」(代表SL-Series)。關於SL-Series「吉姆級」ThinkPad,該產品線是Lenovo急欲爭取中小企業/SOHO族的利器,下次有機會將詳談。

再回到本文的主題「X200」身上,X200-Series如下圖所示,共有三種機型:

  • X200,研發代號為Mocha (磨卡咖啡 [義大利咖啡中加入巧克力])
  • X200s,研發代號為Pecan (胡桃[美洲薄殼])
  • X200 Tablet(一般多簡寫成X200t),研發代號為Caramel (焦糖)

本次介紹的是X200(Mocha),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向網友介紹「試作機P」或「試作機C」呢?(笑)

為了讓新接觸ThinkPad的網友瞭解X200的產品定位,站長簡單描述一下。ThinkPad X200是一款配備12.1吋寬螢幕且「沒有內建光碟機」的輕薄型筆記型電腦,如果搭配4-cell方型電池,主機重量約1.34公斤,電池續航力可達3.1小時(Vista環境)。可換裝6-cell甚至9-cell長效電池以延長續航力。裝配9-cell長效電池時,主機總重約1.63公斤,然電池使用時間最長可達9.4小時(Vista環境)。X200並未因為強調輕薄而犧牲效能,在整個X200-Series家族中,X200其實是著重「CPU運算效能」的代表作。X200可搭配下列兩款處理器:

  • 一般電壓版Core 2 Duo(Penryn處理器) P8400 (2.26GHz, 3MB L2, 1066MHz FSB)
  • 一般電壓版Core 2 Duo(Penryn處理器) P8600 (2.40GHz, 3MB L2, 1066MHz FSB)

最高規格可使用一般電壓版Core 2 Duo(Penryn處理器) T9400 (2.53GHz, 6MB L2, 1066MHz FSB),可惜所有X-Series的處理器均焊在主機板上,無法自行升級。

X200並未使用獨立顯示晶片,採用Intel GM45整合晶片組(內建X4500 HD繪圖核心),主機所使用的記憶體也改用DDR3 PC-8500規格。記憶體擴充槽就位於主機底部,擁有兩個擴充槽,方便使用者自行升級。X200-Series均沒有內建光碟機,主要供商務人士外出或開會時便於攜帶使用,因此原廠有推出專屬的擴充底座—X200 UltraBase。這一代終於可同時接取X200/X200s/X200t,使用者回到辦公室之後,僅需將主機與UltraBase「合體」,便能使用擴充底座上面的Ultrabay Slim(SATA)光碟機或是Display Port數位影像輸出等功能,可謂集輕巧與多功能於一身的「指揮挺組合」代表作。

許多網友都很關心X200與X61有何不同,站長便透過幾張對照圖向網友說明。首先從外觀進行比較,X200的主機長度很明顯地多出一截,但寬度則矮了一些。長度加寬的主因來自於寬螢幕面板以及「全尺寸」鍵盤,寬度變矮的原因當然也是因為同為12.1吋螢幕時,寬螢幕面板的高度會低於標準尺寸面板,只是Yamato Lab刻意加厚了邊框厚度,主要是為了佈放天線之用。X61與X200主機背蓋與底殼材質均為鎂鋁合金(X200s特殊機種將使用X300等級的CFRP+GFRP複合纖維材質外殼!)。附帶一提,從「Centrino 2世代」開始的「鋼彈級」ThinkPad,外殼左下方嵌入黑色「Lenovo」字樣﹔右下方則是「ThinkPad」字樣,取代以往外殼「ThinkPad X-SERIES」的設計。

打開螢幕之後,更容易比較X200與X61的不同。許多網友都喜歡X61的「窄邊框」設計,很遺憾的是傳統比例面板已經逐漸式微,目前已經是寬螢幕當道的世道。如果仔細比較下圖中X61與X200的面板大小,不難發現X200的面板高度其實比X61的面板「矮」上一截,但X200卻仍夠維持傳統七列鍵盤,Palmrest寬度也沒有縮短太多。如果X200的邊框上方也採用「窄邊框」設計,而且又要維持七列鍵盤時,勢必得犧牲Palmrest寬度,依目測,恐怕Palmrest得縮短到右下角「ThinkPad」字樣中「頭文字T」的下方了,不管是T-Series寬螢幕機種或是X-Series寬螢幕機種,Yamato Lab都堅持盡量維持與前代機種相近的Palmrest寬度,以免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習慣。

既然螢幕外框必須加厚(以因應Palmrest寬度),便採取加厚上方邊框的作法,不但能加入WebCam,也將所有的無線網路通信天線都預埋在螢幕頂部。Yamato Lab將天線置於螢幕頂部除了提高收訊效果之外,為避免鋁鎂合金外殼遮蔽無線信號,在背蓋也採用ABS材質,所以X200的外殼上面會看到一條線,代表背蓋是由鋁鎂合金與ABS組合而成。

也有網友看到X200螢幕左右兩側邊框厚度感到不解,請網友不妨先參閱下圖。站長刻意將X60t的鍵盤擺在X200主機上面,會發現X60t(或是說整個X60-Series)所使用的鍵盤長度約略小於12.1吋寬螢幕的長度,理論上X200如果仍使用原先X60-Series的鍵盤尺寸,的確有機會將左右兩側邊框寬度縮小,但如此一來螢幕邊框就會出現「上寬旁窄」的現象。但如果邊框寬度不變,又繼續用縮小鍵距的鍵盤,鍵盤兩側就必須留下多餘的空間。既然如此,「乾脆塞入T-Series相仿的全尺寸鍵盤」吧!網友請再比對上圖,從鍵盤右側的「Enter」與「Shift」鍵最能看出兩台主機的鍵盤大小差距。

拜寬螢幕面板之賜,X200終於能在12.1吋寬螢幕機身中,裝入全尺寸鍵盤了。站長個人覺得或許這是國外使用者與Yamato Lab對於「12.1吋+全尺寸鍵盤」的怨念也說不一定(笑)。畢竟X-Series最遠可追溯到500-Series,早年的「560」系列更是在 ThinkPad 600推出前的輕薄代表作,560採用12.1吋傳統比例面板,同樣具備全尺寸鍵盤,當時的主機重量約1.9公斤,雖然沒有內建光碟機,但也驚為天人了。下圖就是560E的檔案照片。

根據歷史資料,560的機身長度尺寸分別為「297(W)×222(D)」,X200則是「295(W)×210(D)」,所以X200面積還略小於 560。網友不妨想像將12.1吋寬螢幕面板的尺寸套用在下圖,由於寬螢幕面板會變寬、變矮,其實最後得出來的螢幕邊框也會接近X200了。或許這次X200裝配全尺寸鍵盤不乏向560-Series「致敬」的意味,只是隨著時代的演進,已經從12.1吋傳統比例面板改為寬螢幕面板了,解析度也從560年代的800×600提升為1280×800(傳說中的X200s特殊機種聽說會採用LED背光的1440×900超高解析度面板!) 。560系列最後一代「560Z」是在1998年推出,屈指一算今年也是560-Series退役十周年紀念了,從X300身上看到600-Series的身影,再從X200看到560-Series的餘韻,這杯「摩卡咖啡」醞釀了十年的思念與寄託呀…。

《本文簡體版轉載於「IT168」網站!》

《本文簡體版轉載於「51nb.com」專門網!》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當Intel WiFiLink 5300網卡遇到NETGEAR 802.11n+Gigabit Ethernet無線路由器…
Yamato Lab最新力作—ThinkPad X200先睹為快!(中)

Comments

  1. 站長大作終於推出 搶頭香推 期待續集中

  2. 太棒啦~熱騰騰的測試文
    站長辛苦啦
    竟然還沒人留言
    趕緊拋磚引玉一下,
    謝謝站長囉,
    希望很快有R系列核T系列的新機測試︿︿

  3. waiting 4 x200t

  4. 看了不少你的文章了,写得很有味道啊,评测感觉也很客观啊,就是不知道X200右手腕托处还是不是和X60,X61那样容易发热呢?希望站长下篇能给个说明。谢谢。

  5. 我依然對TP的螢幕亮度很感興趣,
    站長可否於下次的測試拍個圖比較一下X200與X61的螢幕亮度?
    非長感謝站長的測試,希望TP也會越來越好~

  6. 何時出測評啊!^_^

  7. 感謝站長詳細的測試,
    不過我還想知道「試作機P」或「試作機C」的相關資訊啊。。。
    等好久了,IBM總是慢人一步,不知道為什麼。。。

  8. 網卡還是在 palmrest 的位置, 熱度不會影響使用嗎 ?
    或者新網卡的溫度已經降低了?

  9. 對我來說,我的第一台筆電就是ThinkPad X40,雖然每一台電腦都有優缺點,可我就是愛小黑,到現在仍戒不掉,我可是標準的黑迷。所以有X200推出的話,一定是我的首選,管他什麼評論呢?

  10. 寬銀幕1280×800 而銀幕上下長度變小,影響所及是螢幕上的字體變小,看照片則是螢幕上雖然可以但到全幅(1024×768),但是粒子變細…哎~這可是有一好沒兩好的局面。

  11. 站長的發表文篇篇都打動瀏覽者的心,連小弟我也忍不住動心了,還好小弟沒有足夠的資金,不然站長每
    發一篇文,我就要多買一台機囉!雖然x200跟x300都很好,但是小弟還是覺得x61s看起來比較對眼,真
    的傳統比例的螢幕有比較吸引人…

  12. 關心掌托溫度。不知為什麽沒有恢復紅藍條。
    P.S. 站長真幸福。。。。

  13. 樓上的眼神兒不好? 明明就有紅藍條…

  14. 不知道在需要大量閱讀文字時,能不能調整成 1024*600 或 1024*640 解析度?

  15. 這個螢幕邊框說真的比起x61… 醜多了… 囧rz

    裡面的LCM可能是Slim bezel, 不過Frame是super bold bezel

    真想要x61的螢幕加上montivina P系列的cpu阿~

  16. 托得厉害,一味替x200丑陋的厚边框开脱,丑就是丑嘛,居然扯什么向560-Series 致敬,要致敬直接把屏幕也换回4:3……..
    X200終於能在12.1吋寬螢幕機身中,裝入全尺寸鍵盤了。至于全尺寸鍵盤,12寸的机器本来就追求体积小巧,应该是在不影响尺寸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键盘 而不按照键盘大小造机器,否则x200就应该改叫 X全鍵盤。。。。
    按照这个思路把12。1屏幕换为11寸 也就实现終於能在11吋寬螢幕機身中,裝入全尺寸鍵盤了

  17. 这边框无比丑,无语

發佈留言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