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to Lab最新力作—ThinkPad X200先睹為快!(中)

如果網友還有印象,過去只有「X60s/X61s」能夠裝配4-cell的薄型電池,X60/X61無法安裝的理由是「電池槽較短,塞不下」。到了X200時代,由於機身加寬了,結果就如下圖所示,連X200都能安裝4-cell(方形)電池(但此為X200/s專用,無法用於X60-Series!)。有件事滿有趣的,原廠宣稱X200比X61「更輕」,單就數字而言是正確的,因為X200主機重量約1.34公斤(裝配4-cell方形電池);X61則是1.41公斤(裝配4-cell圓形電池),關鍵就在兩台主機所使用的電池cell不同。X200所使用的方形cell每顆僅2000mAh,X61採用18650圓形cell每顆可達2600mAh。所以X200可以說是贏了帳面上的重量數字,但續航力會比X61短一些。官方宣稱的X200(4-cell)續航力為3.3小時(WinXP)或是3.1小時(Vista),X61(4-cell)則是3.9小時(作業系統不明)。

X200畢竟是新一代機體,Yamato Lab為了有效增強續航力,故特地提供6-cell(圓形)電池與9-cell(圓形)電池。值得一提的是,當X200裝配9-cell長效電池時,主機總重為1.63公斤,反觀X61使用8-cell長效電池時的總重也剛好是1.63公斤,可說是「多加一顆cell、不加重量」。如此一來,使用者換成X200時就能獲得更長的續航力,由X61所提供的7.8小時大幅延長為9.8小時(WinXP)或是9.4小時(Vista)。當然官方數據通常僅能參考用,實際有效使用時間大概除以二。從這角度來看,X200(配備9-cell電池)已經比X31(配備6-cell電池)稍微輕一點(1.63公斤 vs. 1.64公斤),卻提供更佳的運算效能與續航力,如果再將X200 Ultrabase有提供Display Port數位輸出(可使用轉接線連結至DVI螢幕)列入考量,X200值得列入機種更新規劃。

請參閱下圖,Yamato Lab將電源接頭與LAN(RJ45)移至X200機身左側,同時「無線網路硬體開關」也從X60-Series位於主機前端的設計移至主機左側,相信會更易於操作。X200也捨棄了PC Card,改用ExpressCard,且同時支援/54(寬卡)與/34(窄卡)。想當年X60剛推出時,台灣各大電信業者也正推廣3G網卡,當時華為的E612網卡普遍被電信業者拿來搭售,有的notebook因為「太先進」了,僅有ExpressCard而沒有PC Card,還無法使用E612。過了一年多,notebook陸續改用ExpressCard,在這個青黃不接時期,華為的E220網卡又出頭了,由於採用USB介面所以不用擔心相容性。但站長一直覺得掛著一個「尿袋」到處趴趴走實在不是很理想。現在電信業者所搭售的3.5G網卡也邁入新世代了,雖然還是華為生產的(苦笑),至少是ExpressCard規格,然後可以搭配「刀鞘(轉接卡)」轉接成USB介面,型號是E800。隨著X200的推出,既然主機內建WWAN(HSDPA)短期間有困難,至少可以搭配ExpressCard介面的3.5G無線網卡,不用再屈就於E220外接式無線網卡了。

如下圖所示,X200機身右側顯得簡潔許多,前端配置一個USB Port、耳機接孔、麥克風接孔、RJ11(數據機);後端則是一個防盜鎖孔。機身中間是硬碟槽。X200主要搭配2.5吋的SATA硬碟,也支援1.8吋的SSD,但此時原廠會將SSD裝在一個轉接盒內,因為ThinkPad所使用的SSD均為「Micro SATA」接頭,除了X300-Series可直接安裝外,其餘機種都必須使用轉接盒,將Micro SATA接頭轉換成標準SATA規格。早期聽說X200有意採用1.8吋的硬碟或是SSD,幸好最終仍選定2.5吋硬碟,以免重蹈X40-Series效能不彰的覆轍,或是被迫使用1.8吋SSD造成售價暴漲。

站長特別將X60t鍵盤與X200鍵盤進行對照,很明顯地X200鍵盤長度比X60t鍵盤多出一截,不但字母鍵變大,連帶「Backspace」、「Enter」與「Shuft」等鍵也加長許多。更讓人高興的是小紅點按鍵也恢復為舊款造型,並將「紅藍條」一併恢復了。站長個人則是對於「音量鍵」與「電源開關」由原先的銀色改回黑色感到欣慰。

將鍵盤與Palmrest取下後,便看到主機內部概觀。CPU與北橋晶片位於主機板背面,故在下圖中只能看到位於主機板正面的南橋晶片。站長已經把各部元件均標示出來。X200雖然機體嬌小,卻沒有因而犧牲了擴充性。X200不但內建了兩組Mini PCI Express擴充槽,還有一組Half-Mini PCI Express擴充槽供Turbo Memory或UWB模組使用。故X200在捨棄Turbo Memory的狀況下,規格上可達到「Full Wireless」的境界,也就是同時內建;WLAN、WWAN(WiMAX)、UWB、Bluetooth。

很多網友都十分關心X200的Palmrest是否仍會像X60-Series那麼熱。站長實測的答案是;「(左側)還是還有點熱,但比X60-Series溫度低」。X60-Series發熱的元兇是位於Palmrest右側下方的無線網卡。雖然X200的網卡也是位於Palmrest右側,但相較於X60-Series的Palmrest較貼近無線網卡,X200的無線網卡「埋」的比較深,與Palmrest相隔一段距離,故即使透過WLAN傳輸大量資料時,Palmrest右側其實是涼的。反諷的是,這次X200換成是Palmrest的「左側」溫度會高一些。

網友可能會覺得奇怪,Palmrest左側下方並沒有熱源,頂多是ExpressCard的金屬支撐架而已,為何會造成溫度上升。這次的元兇其實就是南橋晶片,「幫兇」則是Palmrest內側的金屬散熱片。南橋晶片發出的高溫傳遞到位於Palmrest左邊內側的金屬片上,造成Palmrest左側溫度升高。但溫度還是低於X60-Series的Palmrest右側溫度。只是不像X300的Palmrest完全是涼的,X200的Palmrest左右兩側仍有溫差。

下圖是X200的Palmrest右側特寫。首先請留意第二組空的Mini PCI Express擴充槽就位於WLAN網卡隔壁,而且已經預留紅色與藍色的WWAN天線。X200這次採用「I/O Sub Card」( I/O子卡)設計,也就是讀卡機與數據機模組並不是位於主機板,而是放在一塊單獨的電路板上,再透過排線連接到主機板。第二組Mini PCI Express擴充槽上方的橘色軟排線就是用來連結I/O子卡的。讀卡機位於子卡將有助於降低維修成本並提升更換速度,以免讀卡機故障時必須勞師動眾更換主機板,既費時成本又高。

下圖是X200機體底面特寫。X200的記憶體擴充槽就位於機體底部,解開兩顆螺絲就能開蓋進行換裝,非常便利。要留意的是,如果使用者僅安裝一支記憶體模組時,必須安裝在左側,而不可裝在右側,不然開機時會有錯誤訊息。X200已經使用DDR3(1066MHz)規格的記憶體,站長曾借過「創見資訊」於官網上販售的DDR3模組,在X200上面可正常運作,有趣的是創見與X200原廠記憶體模組用的記憶體顆粒完全一樣,可能是DDR3產能不多,大家都跟Samsung取貨吧。以七月底的創見官網報價,2GB的DDR3模組一支為NT$3,490元,假設X200出廠預設為2GB,再加一支湊成4GB的開銷並不會太高。

X200這次有項創舉,主機提供「三個」排水孔!站長已經在下圖中將三個排水孔位置標示出來。其實站長看到X200在排水機制上更上一層樓,同時鍵盤也改為全尺寸時,不禁感慨,這年頭的notebook除了外觀、效能之外,越來越少的原廠願意像Yamato Lab一樣不斷在使用舒適度上下工夫了,畢竟當notebook微利化、低價化時,很難要求其他原廠再去顧慮到這些。至少Lenovo仍舊讓Yamato Lab全力開發的空間,這次的X200便是明證。講到使用舒適度,X200針對以往機種的四項弱點加以改進:

  • 鍵盤太小(改成全尺寸七列鍵盤,堪稱12.1吋寬螢幕機種之最了。)
  • Palmrest右側過熱(右側這次是涼的,但變成左側溫度會高一點。)
  • 風扇運轉噪音(X200在降低運轉風扇噪音上也有新的對策,這點容後詳述。)
  • 不支援DVI輸出(這次可由X200 Ultrabase底座輸出Display Port訊號,也可以轉接至DVI螢幕。)

X200採用一般電壓版CPU,機體底部會「凸」出一塊以容納散熱片,原本站長以為X200s的底部便會是全平的,但聽說X200s如使用低電壓版CPU時,機體底部仍會凸起,必須改用超低電壓版CPU才有機會全平。但如此一來CPU效能就會大打折扣,以台灣消費者的喜好,是寧願選擇效能較好的LV-Penryn(SL9400/1.86GHz/1066 FSB/6M L2)但須忍受底部突出,還是寧願忍受效能較弱的ULV-Penryn(SU9400/1.4GHz/800 FSB/3M L2)但主機底部是平的呢?其實這問題只有在安裝方形4-Cell電池時比較容易凸顯,如果安裝6-cell或8-cell電池時,電池厚度都比4-Cell高,即使X200底部有凸起也不會那麼明顯了。

本站也不免俗地將DDR3/DDR2記憶體模組拍一張對照圖。DDR2模組工作電壓為1.8V,DDR3模組則是1.5V,而且插槽缺口位置也不一樣,可避免使用者誤插。站長個人認為DDR3要完全取代DDR2的難題在於「32位元系統限制」,也就是大家常聽到4GB記憶體只能抓到3GB的問題。目前DDR2單支2GB模組的價格已經跌到NT$2000元不到,DDR3理應朝單支4GB發展,但很諷刺地,目前仍是32位元作業系統的天下,不管是WinXP或是Vista,只要是32位元版本,就無法直接運用3GB以上容量。縱使DDR3有再多的好處,反正裝到4GB就「碰頂」了,又有誰在乎那麼一點的效能差異呢。但隨著虛擬機器的盛行,記憶體總是多多益善,站長甚至希望有機會在PC上面開個5GB的RAMDrive來執行P2P軟體,避免硬碟「操勞過度」呢。可惜即便是微軟也沒看到在認真推廣64位元作業系統到一般市場,難怪DRAM廠商生意難做呀….XD。

Yamato Lab的「第三排水道」竟然隱藏在Palmrest裡面。請參閱下圖,首先是Palmrest中間原本用來承接小紅點按鍵的位置,這次特別加上導水「渠道」,讓液體能夠順流朝左下方流進去。接著翻到Palmrest背面觀察,原來在Palmrest底部真的有一個排水管,用來連接機體底部的排水孔。這樣的導水設計在ThinkPad可能也是第一次,但ThinkPad畢竟是「防潑水」而不是「防水」的,還請網友務必愛惜使用。

下圖Palmrest內側特寫便顯示出Palmrest貼著一塊黃銅色的金屬片(材質不明),但另一側便沒有。這也是為何X200的Palmrest左側溫度會較高的原因之一了。或許是希望透過這種「隔空導熱」方式讓南橋晶片「間接散熱」??這點有賴網友不吝指點。

最後比較一下T40與X200的差異。兩台都配備全尺寸七列鍵盤,X200雖然採用12.1吋寬螢幕,已經盡量維持Palmrest的寬度,螢幕上方也順勢內建WebCam。以往想使用全尺寸鍵盤的ThinkPad,又希望重量輕一點時,T-Series是唯一的選擇。隨著X300、X200-Series的推出,讓全尺寸鍵盤不再是14.1吋以上機種的專利了。

《本文簡體版轉載於「IT168」網站!》 

《本文簡體版轉載於「51nb.com」專門網!》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amato Lab最新力作—ThinkPad X200先睹為快!(上)
Yamato Lab最新力作—ThinkPad X200先睹為快!(下)

Comments

  1. 期待下集和x200的正式發表。

  2. 等待多日,終于見到站長的心發評測,很過癮,站長每次總能從最基本的設計點出發,用平實的語句道出其中的奧秘,等待下篇的到來!

  3. 不知道站長測試的這台X200的右Palmset溫度中,右Palmset下,所搭配的網卡是Atheros,還是Intel的網卡呢?也期待下集的X200的發表,謝謝.

  4. 站长写得太好了,真是“体贴入微”啊,赞一个!

  5. 太好啦~
    謝謝站長,每次的文章都很詳盡,
    對TP有興趣的消費者而言,
    都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6. “這次可由X200 Ultrabase底座輸出Display Port訊號,也可以轉接至DVI螢幕。”
    問題在於, Display Port顯示器太少, 轉接至DVI的話, 就不像HDMI與DVI之間只是單純的pin2pin轉接就行, 還需要數字訊號轉換, 也就是說這個轉換器需要供電, 方便程度大減, X200 Ultrabase沒有內建此功能, 從功能方面想全無道理, 我想, 這應是Intel與Lenovo有協議在吧.

  7. 看來還好
    有找到 DisplayPort2DVI 的線,無須供電的
    http://www.hardspell.com/doc/hard/68517.htm
    http://www.ycscsi.com/b2b_cpinfo.asp?id=1727
    就是 $$ =.=

  8. 無須供電@_@ 好神奇…

  9. 我以為X200會用半高的PCI-E網卡@@

    之前看報導…半高網卡竟然跟50元差不多大而已

  10. 一直很好奇x200 A盖的上半部分的材质,站长前面发的照片里面能看到一点点细节,不知能否在有一些更详细的叙述呢? 谢谢大大做这么细致的评测~!

  11. 就希望出来的时候价格不要太贵了。。。我就指望它了!!!

  12. 美國聯想上架了

    起價1434美金, 暫時和X61/s並列發售, 過一陣子應該會把X61/s下架然後X200打折
    怪的是OS只有選64位元時, RAM才可以加到4G, 否則選項都只有到3G而已
    (這個問題不是加個附註就好了嗎? 要不要加到4G應該給使用者自己決定吧!)

    還有加830美金可以換成64G的SSD(這種價錢不如買X300)
    X200 ultrabase賣200美金

發佈留言

TPuser非官方情報站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