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去年購入了兩台ThinkPad P1 Gen5,其中搭載A2000獨顯的機種,是搭配Intel Core i7 12700H處理器,剛好跟Neo 14與T15p Gen3同款。反而是內顯版的P1 Gen5不知何故,原廠只開放i7 12800H以上等級的處理器才提供,所以站長便購入了i7 12800H給內顯版使用,雖然再上一階是i9-12900H,但這用在內顯機種上實在太奢侈了一點。另一方面,i7 12700H/12800H與i9-12900H這三款處理器都是6P+8E設計,也就是擁有六顆性能核(大核)與八個能效核(小核),主要差別在於時脈以及是否支援vPRO等,站長購入內顯機種的目的是為了驗證電池續航力,買到最高時脈版的i9機種反而有點背道而馳了。

Continue Reading →
▼在介紹過多款14吋機種之後,相信大家對於ThinkPad Neo14的強大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Neo 14只用上了NVIDIA GeForce RTX 2050,站長後來陸續購入了P1 Gen5(NVIDIA RTX A2000)以及T15p Gen3(NVIDIA RTX 3050),可以跟先前測過的P1 Gen4(NVIDIA RTX 3070)相互比較一下。
P1這系列從2021推出的第四代機種(Gen4)就導入16吋的16:10面板,但T15p這系列到了2022年的第三代機種(Gen3)仍採用15.6吋的16:9比例面板,從下圖中能看出P1 Gen5的螢幕尺寸明顯大於T15p Gen3一圈,其實T15p Gen3是這系列的末代機了,而且往年T15p與P15v共用機體外殼的「姊妺機」設計也將畫下句點,今(2023)年原廠已推出P16v Gen1來替代P15v Gen3,故不會再推出所謂的「T16p Gen1」了,而且P16v Gen1不會搭載GeForce RTX系列獨顯,而是A系列的工程繪圖獨顯,如果沒有堅持非16:10面板不可,但希望至少能有RTX 3050等級獨顯,且擁有雙記憶體、雙SSD的擴充性,T15p Gen3其實會是不錯的末代機(當然也要看價格是否划算)。
站長這次也另外購入了「內顯版的」P1 Gen5,主要目的是驗證電池續航力表現。因為市場普遍認為「大螢幕」機種就該配個中高階獨顯,但站長個人每次在飯店用ThinkPad看影片時,卻希望螢幕如果能再大一點那該有多好(笑),因此大螢幕的內顯機種,如果能進一步降低主機的重量,且延長電池續航力,可能也是另一塊商務機種的發展方向。

Continue Reading →
隨著COVID-19疫情的「流感化」,世界各國也紛紛重新開放國門,同時讓社會經濟運作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熱絡程度。距離上次的Yamato Lab參訪行程已歷四年,隨著AI運用的爆炸性興起,ARM精簡指令集架構CPU也踏足筆電市場,以及Intel即將推出新製程CPU(甚至會搭配Windows 12),整個筆電業界終於迎來了新一波的變革。為了瞭解ThinkPad在這段期間的創新,以及如何形塑未來的商務筆電,站長向Lenovo-tw表達,希望舉辦本站第九次的「Yamato Lab參訪團」活動,與網友一起到ThinkPad日本研發中心,傾聽ThinkPad工程師們的設計哲學與巧思。
非常感謝原廠Lenovo-tw全力支援本站,在與Yamato Lab聯繫之後,日方同意今年的參訪活動,因此在今年11月底深秋之際,本站即將再次舉辦「Yamato Lab Tour」,有興趣參加的本站網友請勿錯過~!
本次活動的參訪行程暫定如下:
參訪時間:2023/11/22(星期三)
Agenda(暫定,部分行程尚待確認)
10:25-10:35 Opening Greeting
10:35-11:20 (To Be Determined) …
11:20-11:25 Break
11:25-12:10 ThinkPad Mechanical Design & Material Development
12:10-13:00 Lunch
13:00-13:45 ThinkPad Thermal Design
13:45-15:30 Test Facility Tour includes ThinkSpace
15:30-15:40 Back to Conference Room & Break
15:40-16:40 Interview w/ ThinkPad X1 Carbon Team
16:40-16:45 Closing & Adjourn
活動內容主要由「聽取簡報」與「ThinkPad開發團隊成員會談」所組成。全程簡報與會談時間均以英文溝通,也歡迎會日語的朋友直接以日語發問、溝通。如果您想了解ThinkPad在機構、材質以及散熱上的精彩設計,或是對於次世代ThinkPad開發有相關建議,都非常歡迎加入本次活動。
考量Yamato Lab會議室容量以及遊覽車車位,本次活動員額暫定為19人(包含站長),開放給持中華民國護照的TPUSER網友報名。本活動可攜伴參加,如未滿18歲網友有意參加,建議與監護人同行。但攜伴或監護人都會列入20名員額之中。
報名成功的網友請自行安排日本的航班與住宿事宜,並於11月22日(星期三)上午9點30分前,至站長下榻的飯店會合即可,然後大家一起搭乘遊覽車前往Yamato Lab。站長本次下榻的飯店是「Conrad Tokyo(東京康萊德飯店,位於東京都港區)」。叮嚀要參加的網友,到日本短期旅遊是免日本簽證的,但請務必確認一下護照是否過期。
報名期間:2023/5/28起至2023/6/30晚上十二點止。由於名額有限,本站保留受理報名之權利。
報名方式:請統一發信至站長的信箱( galaxylee@gmail.com),信上請提供下列報名資訊:
- 中文姓名
- 英文姓名
- email
- 手機號碼
- 任職的公司或目前念書的學校(中文與英文)
- 職稱或頭銜(中文與英文)
如發信後24小時未收到站長回覆,請於本版留言,感謝~!

▼Intel公司在去年推出的第十二代Core處理器上,大量導入了「大小核」設計,站長俗稱的「大核」原廠稱呼為性能核(Performance-core,採Golden Cove核心);「小核」原廠則稱為能效核(Efficient-core,採Gracemont核心)。以下圖中的i7 1260P為例,核心數(Cores)寫法為「4P + 8E」,代表Core i7 1260P擁有四顆性能核(大核)與八個能效核(小核)。而且性能核才有支援超執行緒(Hyper-Threading)功能,能效核並不支援,所以總執行緒(Threads)數量就會是4 x 2 + 8 = 16。所以就Intel平台而言,其實是滿重要的一次改朝換代設計,甚至Intel還會建議使用者最好安裝Windows 11,以完整發揮「大小核」設計的實力。
另一方面,AMD在去年推出的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開發代號:Rembrandt),則是採用了Zen3+核心架構,同時改用台積電的6奈米製程,與前一代5000系列相比,Ryzen 6000系列除了改進電路設計、製程技術之外,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內顯晶片改用RDNA 2繪圖核心。由於Ryzen 6000系列並未採用「大小核」設計,因此以Ryzen 7 PRO 6850U為例,就具備八顆處理器核心(十六個執行緒),這在純CPU運算上的確比起Intel第十二代Core處理器(開發代號:Alder Lake)更有優勢,更讓站長驚訝的是AMD Ryzen的電池續航力竟然超越了Intel Core處理器,這也是為何站長後來隨身主力機改用AMD Ryzen的主要原因之一。

Continue Reading →
▼很快又到新年伊始之際,去年(2022)ThinkPad在14吋的機種上其實變化不少,例如T14s Gen3、T14 Gen3甚至連L14 Gen3都採用Clean sheet的全新造型設計,另一方面則是Intel平台機種也導入了首款「大小核」架構的第十二代Core處理器(代號:Alder Lake),但或許是受到X1 Carbon Carbon Gen10仍採用前一代造型的影響,坊間或是網路上對於2022年的14吋ThinkPad討論並不是很熱絡,站長便自購了幾款ThinkPad跟網友分享一下實測的心得與感想,因為展望2023年,14吋機種絕大多數都會繼續沿用今年的外觀設計,所以我們不妨利用這機會熟悉一下2022年的各款14吋ThinkPad特色,同時也作為2023年購機選擇時的參考。

Continue Reading →
Lenovo-tw準備在11/19(週六)下午舉辦ThinkPad 30周年慶祝活動,而且是邀請ThinkPad愛用者們直接到Lenovo-tw台北辦公室,這次還特別邀請到LCFC的ThinkPad開發團隊,向大家講解最新一代ThinkPad的研發秘辛~!
有興趣的TPUSER網友請點選下列連結,現場座位有限,請儘速報名,感謝~!
《活動報名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