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為了推廣這次的新一代六列鍵盤,還煞費苦心地取了一個名字,稱為「Precision Keyboard」(精準鍵盤),意指改良過的六列鍵盤可讓使用者減少打字錯誤。可能是無法講先前七列鍵盤的缺點吧,原廠只能強化宣導六列鍵盤的長處。例如前幾年Lenovo曾進行大規模網路市調,最後決定將七列鍵盤上的「Esc鍵」與「Del鍵」放大,到了六列鍵盤時…呃…如下圖所示,的確也有放大啦,但卻改成「橫向放大」。而且在原本的七列鍵盤上,Esc鍵、F1~F4、F5~F8功能鍵都是隔開來的,現在卻都全部連在一起,這點改變讓人百思不解。至於原本獨立的音量控制鍵倒是有保留下來。

Continue Reading →
▼今年(2012)適逢ThinkPad二十週年紀念,ThinkPad全系列也來到了時代的轉捩點。回首ThinkPad十週年時,當年的IBM放棄了「TrackPoint Only」設計,開始在T-Series導入觸控板(TouchPad),Lenovo則選在ThinkPad二十週年時放棄了傳統七列鍵盤,全面導入六列孤島式鍵盤,讓人不由得感慨造化弄人。由於剛發表的W530/T430/X230-Series外型幾乎與前一代無異,熟悉ThinkPad標號命名原則的網友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何不乾脆命名為W521/T421/X221-Series,站長個人推測除了在鍵盤有很大的變化之外,2012年新推出的ThinkPad搭載了硬體電源晶片,也全面換裝支援硬體認證的新款電池,甚至連PortReplicator與Mini Dock也將推出支援USB 3.0的新款式,因此即使2012版的ThinkPad外型與前一代雷同,兩代之間的差距仍不小,乾脆重新命名。但研發代號(Code Name)仍承接同造型之機體編號,以X230為例,代號即為Dasher-2。由於同樣的外型設計通常只使用兩年,而且明年Intel將會推出全新架構的處理器「Haswell」,站長預估明年可能會推出新設計的機體,屆時應該又會回歸命名原則,列為X240-Series吧。
Continue Reading →
[著者:oiko]
因為諸多優點,ThinkPad X220已經變成筆者主力工作機,用到現在為止,如果要抱怨X220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那大概是只能安裝7mm的硬碟或SSD。雖然因為機體剛性與鍵盤的穩固性考量,X220內部採用框架設計的機械架構,無形中壓縮硬碟安裝空間。在不加厚機體的前提下,就只能提供7mm厚度的硬碟空間,這是一個可以被理解的設計取捨。不過目前7mm厚度的硬碟或SSD,選擇性還是不夠多,很多時候你看到SSD特價了,卻只能看著價錢乾瞪眼,因為自己的X220無法安裝,這時候最讓人扼腕。
▼擴充底座是ThinkPad賣點之一,雖然X220內建的硬碟槽只能安裝7mm厚度硬碟或SSD,但藉由擴充底座搭配Ultrabay硬碟轉接盒,就能在X220上使用9.5mm的SSD。

Continue Reading →
[著者:oiko]
稍微有關心SSD技術的使用者都知道,主控晶片與韌體的演算法,對SSD重要性其實不亞於flash記憶體的好壞。在目前SSD市場中,如果要說哪一家主控晶片最受擁護,那毫無疑問的是Sandforce。它的效能不錯,不但大廠愛用它製作出高階產品,而且靠著寫入資料壓縮特色,對flash晶片也降低不少寫入負荷,某些「鋌而走險」的廠商也看上這個特性,也愛用它搭配品質較差的flash記憶體,製作出價格較低的經濟型產品。
不過在此之前,SSD市場的兩大廠商Micron(Crucial)與Intel,仍然有它們自己的堅持。例如「Intel牌」的主控晶片,便在自家產品連續使用三代(X25-M、X25-M G2、320 Series),內部搭配flash所採用的半導體製程,也從古早50nm延伸至目前主流的25nm。而Micron在這兩年推出C300與C400(m4)系列產品,以中階價格提供高階效能的高性價比目標,也儼然成為Marvell主控晶片的最佳代言人。不過隨著Intel發布SSD 520與SSD 330系列後,也正式宣佈跟進Sandforce主控晶片的潮流,而獲得規模這麼大的客戶,也宣告Sandforce版圖又再擴大一步。
▼這次要介紹的SSD 520系列,是被Intel歸類在「消費級最佳性能」的500家族當中,簡單來說就是中高階定位,當然價格也不低。

Continue Reading →
[著者:oiko]
本站在今年1月時,刊載了2篇介紹mSATA SSD的文章(請參閱:筆電絕配,認識mSATA SSD 、mSATA直接攻頂,Memoright MS701 120G SSD效能實測 ),雖然Memoright MS-701支援到SATA 6.0Gb/s的速度,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測試平台ThinkPad X220,它的mSATA介面只提供SATA 3.0Gb/s的頻寬,似乎有點測不出SSD極限的感覺。這次靠著mSATA轉SATA轉板,再借助ThinkPad X220的SATA 6.0Gb/s介面,總算有機會一窺mSATA SSD在傳輸頻寬不受限下的真正效能表現。
▼這次我們請出的「怪給西」是將mSATA介面卡轉接成標準SATA介面的轉板,把Memoright MS-701 mSATA SSD轉接到ThinkPad X220的SATA 6.0Gb/s介面,將可以測出這顆mSATA SSD的真正實力。

Continue Reading →
原本站長以為Lenovo會等到Intel正式發表「Ivy Bridge」世代處理器(第三代Core i家族)之後,就發表M92p USFF桌上型電腦。沒想到出乎意料之外的,Lenovo-JP竟在今天發表了全新設計的ThinkCentre「Tiny」系列迷你桌上型電腦。Lenovo準備推出三款,分別是ThinkCentre M92p/M92 Tiny以及ThinkCentre M72e Tiny。雖然同樣是Tiny系列,但M92p、M92、M72e差別在是否支援vPro、主機擴充功能等。因此站長接下來便直接以最高階的「ThinkCentre M92p Tiny」來向網友介紹。
「ThinkCentre M92p Tiny」堪稱ThinkCentre史上體積最小的桌上型電腦,主機尺寸為「179×182×34.5mm」,日本PC Watch甚至拿來跟任天堂遊戲機「Wii」相比,M92p Tiny比Wii更薄,機殼深度也比Wii短一點。雖然主機非常迷你,但效能以及功能層面卻不馬虎,M92p Tiny搭載Intel「Ivy Bridge」世代的Core i3及Core i5,聽說CPU的TDP為35W,但不清楚是Mobile CPU還是桌上型「T結尾」的省電型CPU,但肯定都是「一般電壓版」CPU,也就是M92p Tiny不會為了輕薄化而犧牲了效能。以往一公升機殼的主機,最常搭配的處理器是Atom系列,M92p Tiny是市面上極少見迷你型機身卻搭載一般電壓處理器的主機。
Continue Reading →